天天看點

阿裡新财年Q1财報解讀:阿裡為什麼實作穩定高增長?持續投資未來

阿裡在8月15日釋出了2020财年Q1财報,即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資料靓點頗多:如,本季度阿裡營收1149.24億元,同比增長42%;如,淘寶、天貓月活躍使用者7.55億,較上季度新增3400萬。

阿裡新财年Q1财報解讀:阿裡為什麼實作穩定高增長?持續投資未來

上季度,淘寶天貓新增月活躍使用者數2200萬,也就是說,阿裡中國零售平台在2019上半年新增了5600萬的月活躍使用者,至此阿裡已經連續8個季度新增月活平均超過2600萬。本季度3400萬的新增背後動力源自——2019年天貓618的暑期促銷,以及面向下沉市場的一系列舉措,如聚劃算、天天特賣的持續發力。2018年雙11所在的季度,阿裡獲得了3500萬的新增使用者,天貓雙11與618,遙相呼應。

阿裡CEO張勇在分析師會議上稱,新增的活躍使用者中70%來自下沉市場。

42%的增速,高于微軟、亞馬遜、谷歌、Facebook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即便是國内,也是遠高于騰訊與京東——京東與騰訊,在自然年2019年Q2收入增長分别是22.9%和21%。阿裡本季度收入1149.24億,騰訊為888.2億,與此同時,42%的增速正好是騰訊增速的兩倍。上一季度,騰訊營收854.7億,增速16%,同期阿裡為934.98億,增速51%。

2018年,騰訊公司20周年,随着管理架構調整的全面調整,也抛出了“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産業網際網路”的戰略呐喊,這一系列舉措,有着很明顯的“阿裡印記”——從2019年上半年騰訊阿裡兩家公司财務資料來看:2019年,将會是阿裡與騰訊,兩家公司的分水嶺。阿裡多年以來錘煉的組織力,保證了阿裡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個風口,還自己主動創造風口。

相比較阿裡,騰訊在戰略與組織上的“滞後”,未來将會更多的在兩家公司财務資料上一一浮現。

阿裡為什麼能夠實作穩定的高增長?

這次财報上阿裡CEO張勇與CFO武衛的表态,或許能給出答案:張勇表示,阿裡将在技術和服務上投入,幫助全球數百萬企業實作數字化轉型;武衛說,我們将繼續投資于長期增長,同時提升投資領域的成本效益。

我們回到阿裡的财報中來,資料更能印證這一答案。阿裡核心營收中,Customer management 419.54億,增速27%,Commission169.02億,增速23%,包括新零售在内的“Others”為營收167.45億,增速134%。傳統電商的廣告、傭金之外,還有新零售。此外,阿裡本地生活服務營收61.8億,增速是137%。

阿裡新财年Q1财報解讀:阿裡為什麼實作穩定高增長?持續投資未來

馬雲在很早之前有個說法,“在阿裡巴巴這個家族裡面,阿裡巴巴是大哥,是個泥腿子,弟弟妹妹們上學都靠他來供;淘寶是妹妹,性格活潑,可以拿着大哥給的錢買花裙子,已經國中畢業,将來要念複旦大學,老三是支付寶,才上國小,但它最有志氣,要在未來扛起養家的重擔”。到現在,阿裡大家庭裡,有了更多成員,淘寶妹妹長大了,支付寶也長大了,有了阿裡雲、菜鳥、新零售、餓了麼口碑、淘票票。

阿裡新财年Q1财報解讀:阿裡為什麼實作穩定高增長?持續投資未來

阿裡有“履帶戰略”,我們看到阿裡核心營收保持着40%的增長同時,也湧現出134%增速的新零售、137%增長的阿裡本地生活服務,當然此外還有保持50%增速的菜鳥、66%增速的阿裡雲。成熟業務如淘寶、天貓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也努力擷取新增使用者,半年新增5600萬——值得注意的是,下沉市場的努力,阿裡早在2015年就開啟了“農村淘寶”戰略,也是在2015年,阿裡開啟了“大中台,小前台”的面向移動時代的組織管理架構的調整。始于2015年的“長期投資”,最終在2019年的财報上有了更為直接清晰的數字展現。

應該說面向未來的長期投資與戰略布局,是阿裡的“傳統”,10年前,在其他公司還看不懂、不相信的時候,阿裡成立了“阿裡雲”,BAT中阿裡是最早涉足雲計算的公司,牢牢占據了國内雲計算第一的位置,也是全球第三大雲計算公司,僅次于亞馬遜與微軟。阿裡商業領域的成功掩蓋了它在技術層面的投入與成就。

本季度阿裡雲營收77.87億,增速是66%,值得注意的是,它從上季度虧損1.64億,無限接近盈利的狀态,情況陡轉,本季度虧損3.58億——擴大虧損原因很簡單,阿裡并不急于雲計算領域太早盈利。

2018年11月馬雲緻股東公開信中說,“最近,全球經濟正在遇到困難…沒有曆史性挑戰,何來曆史性機遇?阿裡巴巴是一家善于把握逆境的公司”。

在2020财年Q1,阿裡把握逆境,除了3400萬的新增使用者之外,也有成本的嚴格控制:一般管理銷售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産品研發費用在總營收占比都降低了——一般管理銷售費用處于近兩年來最低的5%、市場營銷費用首次降低到了9%,此前“市場營銷費用占營收比”均在10%-12%區間。

阿裡CFO武衛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說,“在去年年底,我們開始強調各方面的成本效率,這不光涉及到營銷成本,還涉及到員勞工數、花在内容上的成本等等。是以,我們确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且我們還在計算每一項支出的投資回報率”——外界往往解讀阿裡也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但其實,阿裡一直如此。

武衛的第二段話,更值得解讀:“我們有注意到協同效應大範圍出現,不僅是集團内的協同效應,還有與我們姊妹公司之間的。關于營銷費用,我們正在瞄準2至3億可能會被我們的平台吸引的潛在新使用者。這同樣也是Ant Financial(螞蟻金服)的目标。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合作起來,共同努力。他們在從三四線城市吸引新使用者方面有優勢,而我們的優勢在于讓這些新使用者留下來。是以,我們并不需要重複性地花錢”。

2018年雙11期間,阿裡CEO張勇提出“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2019年1月,阿裡釋出了“A100”戰略合作夥伴計劃,旨在為企業提供全面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作數字轉型。2019年7月12日,張勇宣布阿裡數字經濟體已經初步完成了全方位的統一作戰,以及面向未來創新的組織架構更新,“接下來我們将聚焦于組織的效率和活力,通人才、通政策、通技術”。

阿裡新财年Q1财報解讀:阿裡為什麼實作穩定高增長?持續投資未來

簡單概括說就是:阿裡巴巴将以它體系内的支付寶、包括釘釘在内阿裡雲智能、菜鳥、阿裡媽媽等為基礎,協同它的商業闆塊(淘寶、天貓、聚劃算、Lazada、及盒馬、銀泰等新零售闆塊等)、服務闆塊(餓了麼口碑、飛豬、淘票票等)和娛樂闆塊(優酷、大麥、UC等),融合內建為“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幫助更多企業達成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通人才、通政策、通技術,除了是為了面向企業用戶端向企業提供“标準化、定制化”服務,對阿裡來說,“三通”價值就是這樣更省錢。

阿裡數字經濟體的打造,既可以一站式滿足客戶需求,同時也能“并不需要重複性地花錢”。

曆史來看,阿裡并不拒絕不同團隊在相同軌道上的類似創新,但會快速的會師。一般而言,随着公司組織架構變得龐大,大公司不重複造輪子是很難的。如何避免?如何省人力省錢更重要的是别錯過機會?阿裡的方法是:經濟體内通人才,通政策,通技術。背後則是阿裡強大的組織力,才能讓所有人能接受“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才能阿裡即使發展到這麼大的體量,也能跑得輕快。

相比較财報資料,我更關注阿裡公益方面的一些資料。很多公司将做公益視為“姿态”,但更可持續的方式是将公益視為公司營運的一部分,将社會責任融于商業模式中。

2019年7月30日,阿裡釋出了《阿裡巴巴集團脫貧工作報告》,截止2019年6月30日,阿裡“興農扶貧”計劃已覆寫全國31個省工860個縣,包括242個國家級貧困縣,相關特産的GMV累積達1152億人民币,較去年底的630億高出522億元人民币。此外,全國貧困縣220萬農民通過網商銀行獲得了超過1600億元貸款。

阿裡巴巴的公益曲線與它的财務曲線正相關——阿裡的公益與商業,相輔相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