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晚,蘇甯易購釋出了2019年上半年财報,資料顯示,上半年蘇甯易購營業收入為1346.18億元,同比增長21.63%;全管道商品銷售規模為1842.15億元,同比增長21.80%,實作歸母淨利潤21.39億元。在經濟形勢緊迫的當下,蘇甯易購是零售業萬花叢中一點紅。

據蘇甯易購2019年一季度财報顯示,當季度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36億元,若此推算,二季度蘇甯易購淨利潤為20.03億元,環比顯著提升。
2019年上半年,蘇甯易購大事不少,包括收購萬達百貨和家樂福中國。而在6月底,蘇甯易購宣布蘇甯小店正式剝離上市公司報表。
蘇甯易購業績快報還披露,截至6月底蘇甯小店及迪亞天天自營店面合計5368家,如果考慮到蘇甯小店從2018年才開始發力開店,這一速度算得上“極速”。
一方面是迅速開店,一方面是剝離出上市公司,着實讓人迷惑。
2018年10月14日,蘇甯小店完成了3億美元融資,今年5月,蘇甯小店三個股東再次增資,完成了4.5億美元的融資。當然,與其他迅速擴張的創業公司一樣,蘇甯小店尚處于投入虧損期。
線下迅速擴張、戰略性虧損以及融資與增資,幾件事情聯系起來便是,上市公司蘇甯易購對蘇甯小店進行了“保護性”剝離——讓蘇甯小店遠離資本市場嚴苛、短視的增長與盈利要求,更聚焦在自身戰略與業務之上。
資本市場對上市公司的增長有嚴苛要求,但國内A股與美國資本市場不同,它們在追求增長同時,尤其也看重公司的盈利水準。盈利的嚴苛要求,容易造成企業的戰略短視,隻顧當下,難以做更為長期的戰略性投資。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敢于做長期戰略性投資,也敢長期虧損,這類奇迹,在國内A股,很難上演。
與其将蘇甯小店推向前台,受無明争議,不如韬光養晦。高築牆,廣積糧。
蘇甯易購對蘇甯小店寄予厚望的同時,不僅是扶上馬,還要再送一程。
蘇甯小店這樣的“扶上馬,送一程”的獨立故事,在蘇甯有過,算是傳統。如蘇甯金融,又如PP體育。蘇甯易購剝離PP體育之後,PP體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體育全媒體平台,也在2018年獲得了阿裡與高盛的6億美元融資。
2018年經濟大勢走弱,不少零售企業普遍采取了停招、裁員、關店等措施,蘇甯卻是2018年逆勢擴張,新開門店8000多家,這其中,新開門店最多的便是蘇甯小店,蘇甯小店算是“含着金鑰匙出生”,它的背後有蘇甯供應鍊與整個蘇甯體系的支撐——蘇甯小店能夠共享蘇甯供應鍊與物流,它包括商品、人員、倉庫物流等資源,同時與蘇甯拼購、蘇甯超市、紅孩子等關聯協同。這也意味着,它在溢價能力、店面管理成本上等都有很強控制能力。
截止2018年12月31日,蘇甯小店覆寫全國70座城市、20000個社群、15000個社群、6000萬使用者,全國門店超4000家。在北京、上海等零售重鎮,蘇甯小店也得以迅速切入,根據蘇甯2018年财報資料顯示,蘇甯小店在一級市場共有3231家店,二級市場865家店,三級市場81家店,按照蘇甯開店規劃,蘇甯小店今年開店重心應該是二三級市場。
目前蘇甯智慧零售叢集為“兩大、兩小、多專”,兩大為蘇甯廣場、蘇甯易購生活廣場,兩小為蘇甯小店、蘇甯零售雲店,多專則包括蘇甯易購雲店、蘇甯極物、蘇鮮生、蘇甯紅孩子、蘇甯影城、蘇甯體育、蘇甯汽車超市等垂直業态。過去幾年,蘇甯的擴張邏輯是:線上到線下,城市到縣鎮,核心商圈到居民社群的“全場景”布局。蘇甯小店,是核心商圈、居民社群等重要“節點”,這與阿裡做盒馬,投資三江購物等邏輯一緻,通過線上與線下融資,線下占據關鍵“節點”,反哺線上。
今年的蘇甯易購818購物節,蘇甯小店也亮相了它的3.0模式,蘇甯線上對蘇甯小店的重視,可見一斑。新的蘇甯小店3.0版本專設廚房區、用餐區,廚房與用餐區餐飲将成為引流、形成品牌化、差異化帶動利潤的重要因素。
蘇甯小店不是傳統的便利店,更像是傳統便利店的更新,它提出的“生活幫”理念,也是蘇甯更進入消費者心智的重要一環——蘇甯小店對線上的蘇甯易購也将“反哺”。除了主打的生鮮、果蔬、熱鮮食等品類,蘇甯小店更像是每個生活社群的“共享冰箱”與“共享廚房”,此外,蘇甯小店也還有“幫客”、彩票、房産等到店增值服務。高頻商品、快速消費品與增值服務以及生活社群位置,這些的集合,對線上的蘇甯易購來說,無疑是一份巨大且持續的使用者資源。
從上市公司剝離出來,更像是蘇甯小店的一次成人禮。未來,它更将承擔着蘇甯零售體系中連結城市社群管家服務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