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1,它改變了潮水的方向

移動網際網路的醞釀,是在2010年,新年伊始,Google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年末有3Q大戰守關,也是2010第四季度,智能手機首次超越PC——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1.009億部,PC出貨量9210萬台。

手機出貨,諾基亞依舊是最多的,其次是蘋果,RIM第三,再是三星和HTC。2011年4月7日,HTC市值高達338億美元,超過諾基亞的328.4億美元,網際網路依舊保持BAT格局,這一年百度與騰訊市值交替領跑,最高探近500億美元。

全球上市公司市值排名中,埃克森美孚以4072億美元領跑,前十的公司中有5家企業與石油、礦産有關,有兩家中國銀行,科技公司隻有蘋果和微軟,分别是3242億美元、2157億美元。谷歌以1858億美元排名17位,這個規模與排在15位的沃爾瑪相去不遠,與此同時,而排在79位的亞馬遜市值為760億美元。

500億美元市值區間的騰訊與百度,尚未進入全球市值百強的名單。

也是2010年,“連線”雜志執行主編,再次以預言者的姿态發表了“the web is dead,long live the internet”的斷言,喬布斯的iPhone給了安德森很大啟示,“網際網路正在衰落,因為更簡單、更時髦的服務,比如APP——更少關注searching ,更多關注getting”。

從searching到getting,變局開啟在2011年,2011年,農曆是辛卯年,無閏月,這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第一戰

2011年新年不久,騰訊破天荒地邀請業内人士與媒體,參加了幾場“問診騰訊”的大會,2010年3Q大戰是騰訊創業以來受到的最嚴重的一次公衆危機,騰訊公司,痛定思痛,希望挽回聲譽的同時,也借這機會,籌劃公司的戰略。

“問診騰訊”的議程同步的,還有騰訊管理團隊的内部反思,重新認識騰訊。反思的結果是,騰訊要走向“開放”與“共享”,這對應着騰訊的核心優勢——“流量”與“資本”。1月24日,騰訊宣布設立“産業共赢基金”,為網際網路及其相關的行業優秀創新企業提供支援,目标投資規模50億人民币。

“開放”與“共享”、“流量”與“投資”,确定了此後數年騰訊的戰略基調——投行化,但真正奠定騰訊移動大局的是同一天上線安卓市場的一款名叫“微信”的産品,1月24日,微信1.0測試版在Android平台推出,3天前,微信登陸了IOS平台,在此後,微信的每個版本都保持着IOS先于Android的傳統。

微信由騰訊廣州研究院研發,負責人是張小龍。微信1.0,很粗糙,是倉促上線,為了這款産品,廣研院的張小龍除了與騰訊内部競争者比賽,還需要與北京小米公司旗下的米聊競争,張小龍與小米創始人雷軍是舊相識。

2011年的雷軍,謀篇頗多,多線作戰:小米公司創業沒多久,他的“軟體+硬體+網際網路”的鐵人三項,MIUI最早啟動,米聊是個突破口,此外還有研發中的小米手機,筚路藍縷,千頭萬緒;小米之外,雷軍還有金山軟體一攤事,金山上市後雷軍辭去CEO一職,轉做天使投資,2010年,金山進入轉折點,營收連續下滑,遊戲業務低迷,安全軟體則遭遇到360的挑戰,雷軍是金山軟體第三大股東和副董事長,張璇龍與求伯君頻繁與雷軍溝通,邀請他出山,2011年的時候,雷軍在幕後以“顧問”的形式,開啟重組金山的布局。

“我對金山懷有很深很深的感情,這個感情無法用語言和文字表達”,雷軍說,“無法用金錢衡量”。

再造金山,騰訊是戰略盟友,與此同時,米聊的最大競争對手也将是騰訊。

“如果騰訊介入這個領域,那米聊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介入得越早,我們成功的難度越大。據内部消息,騰訊給了我們3個月時間”。這是雷軍在内部給團隊做的預警。2010年12月10日,米聊釋出了Android版,12月23日釋出了iPhone版,雷軍創辦小米,賭的是Android的“大運”,是以米聊是先有Android,再适配IOS,這與張小龍不同。

當然,騰訊沒有給米聊3個月時間,雷軍忽視了廣研院張小龍。

2010年10月19日,KIK Messager出現在蘋果和安卓市場,這款基于手機通訊錄的社交軟體,可以在本地通訊錄直接與聯系人連接配接,并在此基礎上實作免費短信聊天。雷軍看到了未來,笃定這将是下一個百億甚至千億美元的機會,黃吉江帶隊隻用了1個多月時間就有了與KIK相似的米聊。

同樣看到未來的還有張小龍。張小龍是在2000年以1200萬元價格将Foxmail賣給了博大公司,2005年騰訊收購Foxmail,張小龍加盟騰訊,擔任廣州研發部總經理,負責QQ郵箱。張小龍在騰訊,屬于“邊緣”,他在廣州,每兩周開車去趟深圳開例會,但鮮有留宿深圳。張小龍是在2010年10月一個深夜郵件馬化騰申請研發“微信”的,2010年11月20日,微信正式立項,騰訊内部其他幾個團隊也在做着類似的研發,騰訊崇尚内部競争。

2011年幾乎所有IT圈的大佬都在微網誌,當然,馬化騰是在騰訊微網誌。新浪微網誌是在2009年9月上線的,2010年11月16日,曹國偉宣布,新浪微網誌使用者達1億,每天有2500萬條微網誌發出,38%來自于移動端。騰訊微網誌是在2010年5月上線,晚了8個月,騰訊微網誌的政策是跟進新浪微網誌,還是明星與意見領袖先行,打通騰訊旗下各個産品,半年後2011年2月,騰訊宣布騰訊微網誌使用者數達1億,張小龍說,“騰訊最不缺的就是注冊量了”,張小龍不是很喜歡微網誌,無論是騰訊微網誌抑或是新浪微網誌,他更熱衷飯否,但微信的産品設計,研究最多的其實是新浪微網誌,他并不在意米聊、飛聊、翼聊。

新浪微網誌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第一款現象級産品,2011年1月11日下午,一本名為《微網誌:改變一切》的圖書在北京首發,這是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複的新書,張小龍的評價是,“我很佩服他竟然能就微網誌寫出那麼厚一本書出來”,“微網誌改變了什麼嗎?改變了工作?房價?生活?交友?輿論”?一天後,2011年1月12日晚上張小龍向App store送出了上架申請。

微信的正式上線是在2011年1月20日。2010年12月10日米聊上線,騰訊留給米聊其實隻有一個月的時間。雷軍判斷錯了,随着微信上線,開始導入QQ關系鍊,宣告這場競賽的走向與結局。

騰訊做微信,比小米做米聊,勝在經驗。導入QQ關系鍊,為微信奠定了大局,2011年,上線略倉促的微信不斷疊代,産品疊代與體驗的更新,也是這場競賽的關鍵:2.0版本支援語音,6月8日上線2.1版本比對通訊錄好友,8月3日上線2.5版本推出“檢視附近的人”,10月1日上線的3.0版本則推出“搖一搖”、“漂流瓶”,12月20日3.5版本則推出二維碼。

小米與微信競争的同時,再造金山的卻是雷軍與騰訊合作的親密無間。2010年4月15日,金山剝離安全業務,成立“金山安全軟體有限公司”,3Q大戰後不久,2010年11月,金山安全與可牛軟體合并,成立金山網絡,王欣、陳睿與傅盛、徐鳴組成團隊,萬事俱備,隻欠東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傅盛是360安全衛士的創始人之一,也曾是最熟悉周鴻祎人,曾是周鴻祎的“接班人”。

2011年7月6日,騰訊宣布戰略投資金山軟體,求伯君出售9.79%股份、張璇龍出售5.88%股份,騰訊獲得15.67%的金山股份,一天前,雷軍出任金山軟體董事長,求伯君、張璇龍分别将自己股份委托給了雷軍,雷軍占股22.89%,成為金山軟體第一控制人。

2011年8月7日,雷軍釋出了一條微網誌,“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第二天,張小龍釋出了一條飯否,“僅僅兩個多月的時間,戰局已定。即使身為業内人,也感歎移動數字時代的節奏之快。别人看是理所當然,實則波瀾起伏”。

張小龍宣布“戰局已定”的同時,一款名為“陌陌”的社交産品登入APP Store,主打LBS陌生人交友,創始人是張小龍的湖南老鄉,從網易門戶總編輯離職的婁底人唐岩。2011年4月18日,網易任命唐岩為網易門戶總編輯,但其實陌陌科技在3月已經開始籌備,面對移動網際網路,唐岩的荷爾蒙已經無法在網易安放。

微信、陌陌等加入LBS交友,也有人建議米聊應該增加這一功能,雷軍希望把米聊做成熟人的社群,“陌生人交友混進來,讓社群會比較混亂。好的社群是熬出來的”。

“舍得”是否指向小米與米聊,事後雷軍也未有過回應,兩天後雷軍又了條“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微網誌,微網誌尾巴顯示來自“小米手機”,對雷軍來說,米聊與微信的競賽還在繼續,小米手機的釋出,更迫不及待。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1釋出,價格是1999元,頗有壯士斷腕的決絕。

本命阿裡

“今年是阿裡巴巴十二周年,我從來沒想過會這麼難,這麼痛,這麼苦,我真沒想到”,2011年9月10日的網商大會上,馬雲是這樣描述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也是這幾天,雅虎CEO卡羅爾·巴茨因為“搞砸了公司與阿裡巴巴的關系”,被雅虎董事會電話通知炒掉。

2011年是阿裡波瀾壯闊的一載。

2011年2月,阿裡巴巴宣布公司在2010年清理了約0.8%逾千名涉嫌欺詐的“中國供應商”客戶,阿裡巴巴公司CEO衛哲和COO李旭晖承擔責任,引咎辭職。阿裡巴巴稱,“我們絕對不允許觸犯商業誠信和公司價值觀底線”。這是阿裡巴巴曆史上第二次高層人事動蕩。

5月26日,支付寶獲得央行頒發的國内第一張《支付業務許可證》,在此之前的5月11日,雅虎向美國SEC遞交的2011年第一季财報中披露,阿裡巴巴集團将支付寶所有權轉讓給了馬雲控股的另一家中國内資公司,由此揭開了支付寶VIE事件大讨論,确切地說是“聲讨”。

馬雲回應稱,阿裡董事會四名成員楊緻遠、孫正義、蔡崇信和他本人三年前就開始讨論支付寶控制權問題,董事會在2009年7月24日形成紀要,“授權管理層采取措施擷取支付牌照”,馬雲說,當董事會、大股東不同意時,他作為CEO必須考慮到國家法律、使用者和阿裡的2.2萬名員工,盡管這個決定不完美,甚至“可以說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它是正确的”。

2011年7月29日晚,阿裡、雅虎、軟銀宣布就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正式簽署協定,VIE風波暫告結束。與支付寶VIE事件同步的,還有淘寶的一拆三,2011年6月16日,淘寶拆分為三家公司,一淘網、淘寶網和淘寶商城。

拆分後的淘寶網既是原有電商戰略的核心基石,也将延續C2C定位,一淘網則是定位購物搜尋,面向全網,牽制外網B2C,淘寶商城則是定位B2C,與外網B2C直接競争。淘寶商城是在2010年11月1日宣布獨立,在此之前淘寶商城有過兩次“獨立”:第一次是2008年4月,淘寶商城首次由黃若帶隊首次獨立營運,但還在淘寶體系,是個獨立事業部,當年10月,商城事業部解散,黃若離職;2009年8月,淘寶商城事業部恢複,由淘寶CFO張勇兼任商城總經理,張勇在2009年11月11日做了第一個雙11,銷售額是0.5億,這一年淘寶全網GMV是2083億,“雙11”的第一次成功,讓阿裡看到了電商平台更新的必要性,最終有了2010年11月1日的淘寶商城獨立,十天後的“雙11”GMV9.36億。

2011年淘寶商城“雙11”的GMV為33.6億,幾個月後的2012年1月11日,淘寶商城正式改名“天貓”。

淘寶一拆三,天貓的獨立,勢在必行,也遭遇了不小阻力,也就是淘寶的“十月圍城”。2011年10月10日,淘寶商城宣布正式更新商家管理系統,調整中,消費者一旦購買到假貨将獲得“假一賠五”賠償,同時商家違規行為對消費者補償幅度也将大大增加,原有商家需繳納的每年6000元技術服務費,提高至3萬元和6萬元兩個檔次。這一政策,遭到不少商家的抵制,2011年10月11日,近5萬名網友集結在YY語音34158頻道,有組織的對淘寶商城大賣家實施“拍商品、給差評、拒付款”等報複操作。

經過雙方對話與溝通,以及商務部介入,阿裡與淘寶商家達成妥協,已在Tmall的商家新規則延後執行,新商家不會延後,所有商家保證金可減半,阿裡追加10億投資進入消費者保障基金,并聯合銀行機構對商家提供貸款擔保,此外,商城不再續約商家可轉入淘寶C店經營。張勇說“對假貨零容忍是淘寶商城的底線,不可能有絲毫的退讓。但是堅持原則的同時,我們必須要學會傾聽,去傾聽我們的使用者的聲音”。

中國電子商務正面臨産業更新,擴大内需和産業轉型需求的不是口号,是行動,“要行動就一定會痛”。

淘寶十月圍城,歡聚時代旗下的YY成為意外赢家,它從最初的遊戲人群開始進入公衆視野。2011年,YY語音注冊使用者突破2億,全年語音服務市場4210億分鐘,超過同期Skype,“十月圍城”一年後YY母公司歡聚時代向美國SEC遞交了IPO申請,在2012年11月21日登陸納斯達克,YY的天使投資人是雷軍。

或生,或死

2011年還有“千團大戰”的硝煙彌漫。

2011年7月25日,淘寶聚劃算一周年慶,淘寶宣布聚劃算頻道啟用獨立域名,這是繼天貓獨立域名後,淘寶下屬頻道的再次啟用獨立域名。團購大戰,源起2010年大洋彼岸的Groupon,2008年11月創立的團購公司,2010年包括美團、拉手、窩窩團等如雨後春筍湧現,有了“千團大戰”,也是2010年新浪微網誌引來了搜狐、網易、騰訊的微網誌對抗賽。

美團在2011年的“千團大戰”活命錢來自阿裡領投的5000萬美元。推動阿裡入股美團的,是屈田,2007年還在做校内的王興在清華演講,屈田找到王興,要了電話,第二次見面時2009年,王興做海内網。從校内網到飯否、海内網,美團算是王興的第三次創業。2011年3月,32歲的王興在杭州第一次見馬雲,王興問馬雲,“你最強的是什麼”,馬雲反問王興,“你覺得呢”?王興說,是戰略和忽悠。馬雲很認真的告訴王興,其實他的強項是管理,王興說,我相信。再然後的7月美團順利拿到阿裡和紅杉的5000萬美元投資。

9月7日,王興第一次因航班延誤領到了免費餐,第二天的晚宴,馬雲請吃飯,王興的iPhone摔在杭州石闆路上,所幸損傷并不大,晚宴上桌喝完第一杯開餐酒,馬雲花了半個小時講茅台的故事。9月9日,王興在支付寶見彭蕾,彭蕾告訴他,阿裡巴巴是1999年9月9日那天領的營業執照,王興覺得,馬雲講故事的能力确實了得,阿裡從一開始就很會造勢。

2011年王興一共6次飛往杭州,除了見馬雲,跟阿裡談投資,王興也在挖阿裡的一個高管,馬雲和阿裡身上,王興學會很多,他需要強化美團的管理。王興要說服對象,是幹嘉偉,幹嘉偉早在2000年加入阿裡巴巴,是阿裡巴巴67号員工,加盟美團是在2011年11月16日,幹嘉偉告訴王興:“長出來的肉才是自己的肉,在别人身上挖一塊肉貼在身上也長不成自己的肉”。這句話打動了王興。幹嘉偉用阿裡的管理,改造培育了美團地面部隊,王興負責美團的大腦,幹嘉偉負責美團的四肢。

阿裡的投資和管理,王興的學習能力,都是美團在千團大戰中勝出的關鍵。

2011年8月25日,斯蒂夫·喬布斯辭去蘋果公司CEO一職,由蒂姆·庫克接任,2011年10月5日,庫克主持釋出了iPhone 4S,iPhone 4S釋出後第一天,蘋果官方刊登了喬布斯去世的訃告,“蘋果失去了一位有遠見和創意頻出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出色的人類。我們當中很榮幸能與史蒂夫相知共事的那些人失去了一位親愛的朋友和一位鼓舞人心的導師。史蒂夫留下的是一家隻有他可以建造的公司,他的精神将永遠是蘋果的根基”。

iPhone4S成為“iPhone for Steve”,巨星隕落,他引導的移動時代序幕卻剛剛開始。

由喬布斯一手搭建的圍繞iPhone的手機硬體+APP Store的設定,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的遊戲規則。2011年,影響最深遠事件便是,谷歌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那一年,全球激活的Android裝置超過1.5億,每天激活的裝置數量超過55萬,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旨在解決Android的專利麻煩。

谷歌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是受到諾基亞與微軟宣布戰略合作的刺激。2010年9月,埃洛普告别微軟以及他負責微軟Office2010的項目開發,出任諾基亞執行總裁兼CEO,上任僅兩個月便宣布諾基亞全球裁員5000人并精簡Sysbian部門人數,在取消了此前諾基亞CEO所規劃的Android手機研發規劃後,2011年2月,埃洛普宣布了諾基亞與微軟公司的戰略合作,推出基于微軟Windows Phone平台的新型智能手機,微軟收購諾基亞的故事,還要等到兩年半後的2013年9月。

2011年Netflix或生或死的一年。Netflix宣布将其DVD租賃業務更名為Qwikster,并将流媒體業務和DVD租賃業務拆分為兩個不同訂閱包,這也意味着如果客戶租賃實體DVD并通路Netflix流媒體服務,将不得不支付兩項單獨訂閱費。DVD租賃一直是Netflix的利潤源泉,但流媒體業務才是未來。

Netflix的2011年戰略轉型與淘寶十月圍城有異曲同工,這一政策也讓Netflix股價下跌了80%,面對輿論的質疑,哈斯廷斯不得不站出來緻歉與澄清,“我搞砸了。我欠大家一個解釋。從過去兩個月的回報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許多成員認為我們在宣布DVD和流媒體分離以及價格變化方面缺乏對使用者的尊重和謙虛。這當然不是我們的本意,我誠摯地向你們道歉……我們進行價格改良措施以及業務分拆,并不是為了給公司創造更多盈利,而是為了緊跟時代步伐,因為流媒體必然會成為未來最重要的趨勢”。

受股價困擾的,不止Netflix,還有中概股。

2011年10月5日,中華網向美國波特蘭大破産法庭送出破産申請,中華網在1999年7月登入納斯達克,依靠“china.com”這一域名,曾一度市值超過50億美元,是當時中國最高市值的網際網路公司。不少人替中華網感到惋惜,李學淩說,“中華網挺可惜的,最早聚集了大批現金,如果用好,可能就是一個奇迹了”。中華網最成功的一次投資,是2000年300萬美元投資了盛大網絡,陳天橋成為網際網路最早的中國首富——中華網申請破産兩周後,10月17日,盛大網絡宣布私有化計劃。同年5月,盛大旗下盛大文學向每交所SEC遞交了IPO申請,兩個月後又宣布暫停IPO計劃。盛大文學,是PC網際網路時代最早的移動閱讀,也是移動網際網路先驅。遊戲業務停滞,酷6等新業務式微,陳天橋距他的“網絡迪斯尼”之夢越來越遠。2011年,盛大一直處于動蕩中,3月13日,李善友辭去酷6CEO一職,5月底,酷6發生“暴力裁員”事件,盛大天地團隊解散,也是這一年,盛大線上大裁員,分拆出盛付通、盛大雲計算。

2011年11家中概股登入美國市場,融資22億美元,但融資規模隻有2010年的一半,騎虎360、人人網、網秦、世紀佳緣、鳳凰新媒體、淘米網、洋芋網等分享了這22億美元。渾水、香橼等機構做空中概股,加上支付寶VIE事件,美股中概股成為驚弓之鳥,分衆、360、人人網都被做空,與迅雷、盛大文學,都暫停了上市程序,選擇逆勢IPO的洋芋網是在8月17日挂牌,但其實2011年視訊網站正版風暴還在繼續。

騎虎360是2011年上市公司中佼佼者,2010年3Q大戰,一直被忽視的360一舉成名,3月30日騎虎360正式登入紐交所,開盤價27美元,市值32.4億,超越盛大網絡。

2011年5月21日,第六屆中國網際網路站長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主題是“迎開放大勢,搶增長先機”,馬化騰表示騰訊将通過康盛投資站長,“騰訊被業界稱為所謂的’三座大山’,但騰訊不希望作為一座滿布岩石的大山,而是希望覆寫了很多肥沃土壤的山,讓衆多創業站長在上面生根發芽”。2010年7月,騰訊以4300萬美元價格收購康盛創想。馬化騰帶着CTO張志東、SVP湯道生等騰訊高管參加了這場大會,向業内宣講騰訊開放的政策與行動。與騰訊針鋒相對的,還有360的開放大會,時間是5月31日,在北京萬達索菲特酒店,京東劉強東、美團王興、58同城姚勁波也都參加了這場“騎虎360·第一屆網際網路開放大會”。

王興參加了騰訊的開放大會,也參加了360的開放大會,他覺得,站長年會場面很大,“投奔騰訊之後的discuz果然不差錢”,360的開放大會,王興琢磨的是,發言時說點什麼既有意思又不得罪人。

360的“第一屆網際網路開放大會”,俞永福也是嘉賓,3Q大戰與360的上市啟示了俞永福,2011年10月,俞永福在清華和北大的兩場演講上,向騰訊開火。出師之名是騰訊“故意操作了一份QQ浏覽器全面穩居浏覽器市場第一”的虛假報告,俞永福“忍無可忍”,頻頻在新浪微網誌喊話馬化騰,遺憾的是,騰訊并未正面回應。

平台的誘惑

“淘寶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淘寶在布一個很大的局,淘寶在和自己下棋,淘寶在破自己的局”,2011年1月18日,劉爽釋出了這麼條微網誌,劉爽也在破自己的局,他剛從京東戰略部離職,準備創業,創業方向是做一個電商男裝品牌。

劉爽将B2C電商比喻成“貪吃蛇遊戲”,在不觸及邊界的同時盡可能的吃豆變大,B2C對規模的追求,就像吸血鬼對血液的渴望。2010年7月,凡客憑借“凡客體”風靡一時,10月麥考林上市、12月當當IPO,加上團購浪潮以及國美、蘇甯、銀泰等入局網上銷售,電商被渲染金色産業,從業者激情澎湃。

最為意氣風發的莫過于當當網李國慶,當當網是在1999年11月,12年苦熬,終于上市。當當IPO敲鐘前夕,劉強東在微網誌向李國慶發出了挑戰書,京東宣布布局圖書電商,要打價格戰,李國慶回應說,“上市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錢”,當當“對一切價格競争者采取報複性打擊”。

在資本面前資本家都是渺小的。

李國慶自然知道充裕的資本對電商價格戰的重要性,2011年1月15日,李國慶寫了一首帶着髒字的“搖滾歌”向投行大摩表達了他的不滿,李國慶認為大摩壓低了當當股價,當當網IPO以16美元每股挂牌,交易首日股價上漲86.94%,收報29.91美元。

2010年12月,當當上市融資規模是2億美元,2011年4月,京東宣布了15億美元的融資,2011年7月,凡客宣布完成F輪融資,金額是2.3億美元。

意氣風發的還有凡客陳年,當當上市陳年心中自然五味雜陳,曾幾何時,陳年負責的卓越網與當當,堪稱B2C雙雄,不過卓越網最後賣給了亞馬遜,此後陳年做了凡客,“凡客”呼應的是“卓越”。陳年說,中國B2C平台之戰,京東勝出的幾率10倍于當當。當然,陳年并不滿足于做凡客一個品牌電商,2010年5月,凡客也啟動了V+項目,定位是“網絡上的時尚亞馬遜”,也是B2C平台。

2008年凡客銷售超過1億元,2009年5億元,2010年是20億元。順風順水的凡客,激情澎湃的行業。

2011年,凡客進入了史無前例的瘋狂擴張:3月18日上線“凡客達人”;4月宣布簽約黃曉明作為凡客帆布鞋代言人;5月,武漢、成都、西安、濟南、沈陽等多地建立倉儲并陸續投入使用,自建物流如風達;6月,上線化妝品頻道,推出自有品牌Miook妙棵;7月,投放電視台廣告,覆寫央視1、3、5、6套以及湖南衛視、江蘇衛視等多個電視台;10月簽約李宇春,推出“生于1984,我們是凡客”廣告…

2011年1月,在北京望京中央美院由《周末畫報》舉辦的“未來酷”論壇上,陳年将幾天前站長大會上提到的2011年凡客銷售目标從原定的40億上調到了60億,我問陳年,今年團購大戰廣告水漲船高怎麼辦?陳年說,凡客創業很重要的時機是2008年前後,門戶網站廣告價格很低,凡客抓住了這次機會,2011年廣告價格很熱,凡客會增加預算,再放一把火。2011年3月7日,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陳年稱,“今年公司的銷售目标是100億人民币,為2010年的5倍”。

2011年1月,凡客員勞工數5000人,而6月員勞工數超過1萬人,人員的擴張之外,還有品類的擴張,那一年,凡客除了服裝箱包之外,還有日化百貨等。2011年6月,陳年覺得凡客應該刹車,反思品類擴張之餘,決定實行末位淘汰,裁員。

擴張的,不止凡客,還有京東與當當。2011年的京東,繼續在融資,繼續建物流,當然,繼續在虧損,2010年年末,京東宣布進軍圖書領域,首當其沖的便是當當,4月宣布完成的15億美元融資,讓劉強東有了足夠的底氣,跨域當當,他的野心,不止于此。2011年的劉強東在微網誌“一呼百應”,與李國慶隔空喊話之外,也将槍口對準了蘇甯和國美,8月24日,京東商城宣布與支付寶終止合作,而10月24日再将矛頭指向拆分不久的一淘網。

京東的年中促銷名為“沙漠風暴”,當當網則叫“斬首行動”。當年6月,當當完成了事業部轉型,成立了服裝事業部、3C事業部、美妝事業部、嬰童事業部、日用百貨事業部,以及當當傳統優勢的圖書事業部和數字業務事業部。平台之戰,品類無邊界,京東、當當“為讓顧客實作一站式購物,賠錢也要做”,俞渝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當當網百貨三年内不考慮盈利”,劉強東說,“我們圖書銷售,誰提盈利我開除誰”。

2010年當當收入22.82億,淨利潤3080萬元,2011年營收36億元,虧損2.29億元;2010年京東收入85.83億元,虧損4.12億元,2011年收入211.29億元,虧損12.84億元。

2011年9月19日,淘寶商城(天貓)宣布了開放的B2C平台戰略,與38家垂直B2C達成戰略合作,包括V+、凡客、1号店、庫巴、易迅等集體入駐淘寶商城。淘寶商城總裁張勇說,淘寶商城今年GMV規模接近1000億,明年目标是2000億,希望與零售商和服務商共同分享2000億市場規模的蛋糕,“隻要有好的品牌、好的商品、好的服務,願意加入,我們都歡迎”。

一個月後的10月11日,騰訊超級電商平台“QQ網購”上線,采用類目特許經營方式,加入的包括騰訊投資的易迅、好樂買、珂蘭鑽石、1号店等。騰訊電商負責人是吳宵光,2011年騰訊電商準備“大幹一場”,2010年騰訊準備入股京東,但劉強東不願讓出控股權,最終騰訊轉投了易迅,2011年,騰訊陸續投資電商公司,如好樂買、珂蘭鑽石、千龍網、高朋團購,做B2B2C的電商平台。

2011年11月11日,“雙11”大促繼續,卻上演了刻骨銘心的“午夜驚魂”。因流量兇猛,“雙11”零點以後,天貓的支付、系統沒有問題,但是庫存系統出了問題——比如說一個商家賣衣服的,他有大中小三個号,有10個顔色,他的庫存因為系統不穩定被打亂了。時任淘寶總裁的張勇說,在這之前天貓一直很強調支付寶的安全性,強調支付穩定,但那一年我們重大的學習,我們從那時候才認識到,貨和錢一樣重要。系統故障後,便是緊急搶修,那一年張勇徹夜未眠,非常幸運在天亮之前,系統恢複正常。

淘寶商城“雙11”GMV從2010年9.36億增長到了2011年的52億。事後的周會上,張勇說:“我們要有志氣,将來一天能搞一千億”。

11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舉辦的“21世紀華人經濟領袖盛典”上,樂淘網CEO畢勝說,“電子商務是個騙局”,樂淘網是垂直B2C,賣鞋子,做到電商行業第9,鞋類垂直電商第一卻還在虧損,畢勝說,電子商務太過浮躁,“在這個浮躁行業,我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冷靜下來,把所有的事情打回到生意的本質,生意的本質其實就是要賺錢,不賺錢的生意其實就是故事,就是泡沫”。

12月,來自福建龍岩的張一鳴,辭去了九九房CEO一職,籌備他的第五次創業,新公司的名字叫“位元組跳動”。

12月31日,張小龍釋出了一條飯否,“2011年終總結:這是一個多麼精彩的混賬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