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江浙滬包郵”到“春節不打烊”,時代進步了

從“江浙滬包郵”到“春節不打烊”,這是我們時代進步的最顯著标志。世界是平的,中國經濟的二進制鴻溝,正被數字科技浪潮所彌合。

進步在哪?

“春節不打烊”,宏觀的講,這也是全球化與城鄉一體化的經濟必然。具體而言,意味着天貓電器城、天貓超市與菜鳥聯盟,完成了對京東的戰略合圍。

2017年春節,成為兩大電商模式的PK,菜鳥聯盟推出了“春節不打烊”、“年貨照常買”,同樣的服務标準與口号,京東與京東旗下的1号店,均有推出。

我們曾說,“春節不打烊”,是兩個背景:1、電商購物成為主流,人們習以為常,并且電商從一二線城市市場,向三四線甚至農村電商滲透,此前的春節期間的流量低谷已經有了很大改善;2、商超品類是過去2016年電商焦灼的戰區,商超品類的崛起,成為菜鳥聯盟“春節不打烊”的又一背景。

此次菜鳥聯盟啟動的“春節不打烊”,協同主力軍是天貓電器城和天貓超市。

天貓兩大品類BU,其實也是此前中國二進制社會的映射:年貨節,電器城的品類主要輻射三四線城市、農村電商,天貓超市則輻射一二線城市——當然,電商在彌合社會二進制割裂,城市與村鎮,同樣的網際網路,被高鐵、馬路以及快遞配送員連結在了一起。

我們曾說,中國的經濟落差,成就了中國電商,尤其是阿裡淘寶與天貓。二進制經濟對立、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平衡,最終導緻傳統零售的選擇性布局——優衣庫不可能在地級市或縣城開店,但即便如晉江系服裝企業,也不過覆寫城鎮,但這并不代表着偏遠市場的需求并不存在,相反,新一輪消費更新,真正的紅利便是在于打破這種經濟落差。

從更為宏觀的角度描述,菜鳥的“春節不打烊”,是“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曙光初照。

城市與鄉村,最終被同一張網際網路無差别覆寫,享受着菜鳥聯盟以及其他帶來的無差别的購物體驗與服務。無論是阿裡系的淘寶、天貓,抑或與之配套的菜鳥網絡、菜鳥聯盟,它們的真正價值在于,通過網際網路抹平此前的經濟鴻溝,實作商品、服務與體驗的城鄉無差别。

我們看一組資料吧:菜鳥聯盟經過短短9個月的發展,當日達和次日達覆寫區縣從300多個增長到1000多個,阿裡“年貨節”與“春節不打烊”覆寫了全國主要城市,北至黑龍江、南至廣東、西南至雲貴川、西北至甘陝、東到江浙滬。菜鳥聯盟為天貓超市提供的春節物流服務則覆寫了全國主要城市的核心區域。

東西差距,南北鴻溝,正在彌合。

另一組資料是,為了保障“春節不打烊”的服務與體驗,菜鳥平台上春節值班的快遞員是去年的兩倍多,他們将在春節後獲得補休——也就是說,人們越來越習慣電商購物,無論是城市抑或村鎮,并且,這一趨勢在不斷強化,電商基于網際網路與菜鳥聯盟的配送體系,讓“世界小得像身邊的街”。

最後再來聊下宏觀之外的,“春節不打烊”對天貓的戰略意義。

“春節不打烊”的确是一件十分艱巨的工作,盡管菜鳥聯盟經曆過“雙11”的曆練,5天内發貨超過1億件,但為了確定服務,菜鳥聯盟還推出了“年貨準時到,遲到就免單”,就是在“春節不打烊”城市的核心區域,天貓超市的包裹可以確定訂單準時到達,如果包裹遲到了,消費者可以獲得貨值減免,每單最高可以減100元。這個舉措可以說菜鳥聯盟對春節物流有信心,也可以說,菜鳥對這一次活動有很大的期冀。

因為“春節不打烊”标志着,菜鳥聯盟+天貓電器城+天貓超市,完成了對京東的戰略合圍。

京東的核心優勢線上下,有倉促配送,通過3C、家電起家,向其他品類擴散,覆寫一線城市,從一線城市開始管道不斷下沉,做到局部最優,這是京東的打法。

天貓電器城與天貓超市的優勢線上上,有天貓的流量與龐大使用者群。這短短兩三年,菜鳥網絡也不斷通過大資料,優化端到端的物流鍊路,更把合作夥伴的優質服務能力聚合到一起,推出了“菜鳥聯盟”這個服務品牌,可以說是直接對标京東物流。阿裡的打法是,線上有流量向以天貓電器城、天貓超市作為突擊隊,線下菜鳥聯盟提供優質物流服務,“線上+線下”合力合圍。

很顯然,推出“春節不打烊”,是天貓與菜鳥能力繼“雙11”之後的又一次實戰突擊。線上與線下的聯手,馬雲所說的新零售,大概也就不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