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備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為何最終卻在獻帝退位後,自己登上九五?

衆所周知,東漢末年群雄并起,各路諸侯都開始紛紛因為董卓之亂而開始用兵一方,特别是在會盟初期,十八路諸侯讨伐董卓,也因為各自的利益,都不願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作為當時的曹操,也是靠着自己的五千人馬走向争霸之路,

劉備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為何最終卻在獻帝退位後,自己登上九五?

同樣在争霸之路上,曹操靠着自己的權術和兵法也是在各路諸侯裡面,開始不斷的開疆拓土,同樣曹操也因為自己的胸襟,對于人才的渴求也是非常的重視,特别是其手下謀士毛玠就為曹操立下戰略規劃,建議曹操迎奉獻帝入許縣,并且依靠獻帝的力量來達到消滅諸侯,謂之奉迎天子以令不臣。

劉備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為何最終卻在獻帝退位後,自己登上九五?

同樣曹操的做法也遭到了其他的對手的看重,一時之間在對手在和曹操對陣的時候,總是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認為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并且靠着這個大旗,可以把自身的勢力不斷擴大,但是可惜的是每個人在道義上就矮了曹操半個頭。同樣在多年将漢獻帝困于自己的許縣,曹操自己一直都是保持着沒有篡位,究其原因,應該還是自己想把漢朝交給自己的兒子曹丕,其次就是曹操稱帝以後,是作為對手的劉備,就很有可能以篡位的借口發兵讨伐自己,是以曹操不希望落下這樣口實,并且成為對方發兵的理由。

劉備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為何最終卻在獻帝退位後,自己登上九五?

而直到曹操去世後,都沒有稱帝,而劉備也是一忍再忍,在蜀漢來說的話,劉備的軍事集團在和當地人打交道的時候,也是總需要一個正義的旗幟,那就是自己匡扶漢朝的心理,不過很多的老百姓對于這一點并不看重,對于劉備來說,由自己的正義觀點,還是到自己的真正的登上皇位,都是自己的一手策劃的。

劉備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為何最終卻在獻帝退位後,自己登上九五?

其實劉備本身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幹一個無為的君王,從時間表可以看出,劉備實際上還是想當皇帝的,因為在曹丕稱帝後,自己也是迫不及待的去看看環境。所謂的匡扶漢室,隻不過是劉備用來招降納叛的手段聚攏人才。靠着這樣的技術,劉備依然是收服了諸葛亮,趙雲等等這些一流的戰将。

劉備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為何最終卻在獻帝退位後,自己登上九五?

同樣劉備在後期的過程裡,也是因為自己在蜀地所做的措施,以及擁有荊州和益州,和曹操孫權都可以三足鼎立。從這裡也不得不說曹操的方法和手段還是将劉備的心胸所比了下去,不過在後來的較量中,劉備還是一改之前匡扶漢室的理想,徹底将自己的君王夢想表達出來,特别是關羽因為荊州的戰役中陣亡,更是讓劉備在稱帝以後,急于拿東吳開刀,其目的就是彰顯自己的能力和威望,并且寄希望于重新奪回荊州,确立自己的霸業地位。

劉備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為何最終卻在獻帝退位後,自己登上九五?

當然,劉備在創業早期一直都是說自己匡扶漢室為己任,真正令他改變的還是赤壁之戰後,劉備獲得了荊州,才将匡扶漢室的理想,變成了為自己奮鬥的現實。或許這個理想不一定能夠做到一統天下,但是劉備本身來說的話,還是非常想成為割據稱王。

參考文獻:

《三國志》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