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趨同”的雲服務賽道,百度智能雲将以“雲+AI”全速發力

中原標準時間8月20日,百度釋出了2019年第二季度财報。

财報顯示,在2019年第二季度,百度總營收達到263億元人民币,淨利24億,成功扭虧為盈恢複增長,營收表現超出華爾街預期。在随後的财報電話會議中,百度智能雲第二季度業績數字公布,營收16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92%。

截止8月20日18:30,百度股票盤前出現大幅上揚,已漲至115美元。這份财報似乎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

“趨同”的雲服務賽道,百度智能雲将以“雲+AI”全速發力

早間,李彥宏釋出内部信表示,從今天的财報來看,一些好的迹象正在呈現,公司業績企穩回升。

很顯然,在雲+AI雙線并進的快車道上,百度智能雲正在成為百度商業化新的增長引擎,而這份2019年Q2财報也像是檢驗百度變革成績的答卷。

财報新亮點:雲+AI戰略成績亮眼,同比增92%,國内增速第一

在财報中,我們看到在其他收入方面營收達到71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44%,按照百度的說法:主要原因在于愛奇藝的會員服務,與雲及智能裝置的強勁增長。

如果再去拆分,依照上面提到的百度智能雲營收16億元人民币,同比增長92%的資料看,這已經是百度智能雲連續三個季度近三位數增長,成為百度财報新的亮點。這也意味着,百度AI to B 業務商業化進展順利,成果不錯。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在内部信中總結到,憑借着“雲+AI”戰略,百度智能雲發展迅猛。這要歸功于百度在AI基礎能力方面的長期先發優勢,以及AI給雲服務帶來的産業重構機會。

而且再對比國際市場,同季度亞馬遜AWS營收增長37%、微軟Azure增長64%、阿裡雲增長66%,全球前三巨頭增速都出現相對下滑的當下,百度智能雲依然還有92%的增長,實在難得。

難怪李彥宏說,在産業智能化浪潮來臨之際,百度或許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最佳位勢。

此前,IDC釋出了《2019年Q1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跟蹤報告》,報告顯示,在IaaS+PaaS市場,前五名分别為阿裡雲、騰訊雲、中國電信、AWS和百度智能雲。

根據英國Canalys和美國Synergy Research兩大國際機構的調研資料來看,6月份百度智能雲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8.0%,位居國内第四名,跻身第一梯隊。

“趨同”的雲服務賽道,百度智能雲将以“雲+AI”全速發力

是以,無論是百度的Q2财報資料,還是行業内權威機構的資料報告,都展示了在目前的國内雲服務市場上,百度智能雲的發展正處于一個高速增長的階段,勢頭正猛。

全速發力的百度智能雲搶占“有限”的雲賽道,成為最亮眼玩家

盡管雲服務市場的頭部效應十分明顯,但是就目前國内整體雲服務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雲的普及率并不高,預估在10%左右,國内公有雲的市場增速仍保持在50%以上。最重要的是,視窗期還在,目前市場的供給遠遠未達到需求的限度,to B或to G的雲服務仍是有待挖掘的冰山。

巨大的增長空間為新晉的雲服務提供商提供了足夠多的發展機會,多家企業正在崛起,百度智能雲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就目前的雲計算發展來看,商業化的核心賽道是有限的。表現有三:

其一,真正的核心技術有限,目前,雲計算捆綁AI、大資料、物聯網等技術正在進入大規模突破與普及應用階段,但技術的組合與應用還在尋求最優解,雲計算廠商必然會去争搶最核心的技術高地并嘗試快速應用落地。在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華為宣布各自旗下的飛槳深度學習平台(PaddlePaddle)與麒麟晶片達成合作,要為AI時代打造最強算力和最流暢的應用體驗,就是很切實的案例。

其二,核心場景有限,行業場景的複雜性與差異性需要雲計算在應用上做出調整,不存在一招鮮吃遍天的可能,但是目前可進行商業化的核心賽道也主要集中于零售、金融、制造業、交通與城市治理等,這也是阿裡雲、百度智能雲等在寸土必争的場景。

“趨同”的雲服務賽道,百度智能雲将以“雲+AI”全速發力

其三,市場給的時間有限,盡管我們清楚從技術到應用需要時間的沉澱與檢驗,例如完成一個智慧城市項目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但雲計算已經競争到分秒必争的程度,這就要求必須出手快,進展快。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度、騰訊、華為等大企業必須有的放矢,快速落子,完成雲計算的行業布局。好在,百度智能雲等在業務布局上正在追平頭部玩家。

目前,百度智能雲擁有260多個産品,在計算、存儲、網絡、資料庫、中間件、伺服器、安全等領域都擁有極具競争力的系列産品,并全形态輸出210多項AI能力,為行業提供近40款解決方案,覆寫零售、金融、工業、農業、交通、視訊、金融、傳媒、營銷等等諸多領域。

其中,在視訊雲領域,易觀國際釋出的《2019年中國視訊雲行業專題分析》報告顯示,百度智能雲進入前三,跻身第一陣營。從産品矩陣和服務品質來看,百度智能雲正在拉近與第一第二的距離,勢頭正猛。

規模化複制成為百度智能雲的着力點,雲+AI成為其核心競争力

基于雲服務市場“有限”的商業賽道,雲計算廠商在細分領域、場景能力和技術上沒有太多的差異化,“商業撞車”的情況開始頻繁發生。

比如在2018年的首屆智博會上,針對重慶的制造業智能化改造便出現BAT三家同台競技的局面。阿裡雲聯手福特在重慶生産打造“斑馬智行”系統的新福特翼虎;百度攜手長安、力帆車打造新款無人車;騰訊與長安達成戰略合作,推出搭載騰訊車聯網系統的新款車型。

再比如在工業賽道上,三家在雲計算技術與場景能力的應用幾乎沒有太多的差異。

如此激烈的争奪也預示了雲計算服務市場正在邁入新的階段,開始從“技術領先階段”進入“服務規模化——樹立标杆案例并快速搶客戶階段”。企業之間的競争也從強調品牌優勢向強調規模化複制轉變,其中如何與頭部客戶達成合作,樹立标杆案例,來為自身的雲計算服務背書成為操作的關鍵。

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BAT三家都要尋求與核心企業展開合作。就目前的雲服務市場來看,沒有什麼比行業的頭部企業更适合為雲服務站台。

可喜的是,百度智能雲在這上面有所斬獲。

“趨同”的雲服務賽道,百度智能雲将以“雲+AI”全速發力

在金融領域,百度智能雲與浦發銀行合作首創國内金融服務的“數字人”員工“小浦”,旨在為銀行服務業改革新模式;在傳媒領域,百度智能雲聯手央視網,共同打造媒體産業人工智能産品,新的傳媒格局正在打開。另外百度智能雲與港口運輸領域的河北港口集團、戶外廣告領域的新潮傳媒等均有深度合作。

這些合作無疑給百度智能雲發力垂直領域打了一劑強心針,同時實踐中成功的案例也将為百度智能雲在金融、傳媒等領域樹立标杆,為其繼續“攻城略地”提供背書。

當然,盡管規模化複制正在成為雲服務商業應用的着力點,但是技術上的更新作用依舊顯著,并越來越成為核心競争力。

在浦發銀行、央視網等與百度合作中,百度智能雲的“雲+AI”賦能不可謂不關鍵。技術組合使得行業客戶可以通過百度智能雲接入AI能力,享受AI帶來的技術紅利,百度智能雲為客戶提供了一個雲與AI兩軌并進的最優解。

在李彥宏的内部信中寫道:我們有一個擺在前面遠處的、讓百度重新站上行業之巅的大機會,有充足的糧草,我們在關鍵位置建立了一些重要的橋頭堡......

毫無疑問,百度智能雲便是那最重要的橋頭堡之一。常言,如虎添翼,從這一份财報中,可見,百度的移動生态業務正在夯實,百度智能雲正在高速增長,兩翼正在蓄力,助百度再次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