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Java開發:19屆二本技術渣,校招與工作一個月辭職後的上岸之路

前言

     其實寫這一篇也是比較汗顔的,作為一個學曆差、技術渣、找的工作也隻是湊合的菜鳥,實在不太能确定我自己的經驗能有多少價值。但是呢,金九銀十就要到了,沒有上岸的19屆狀态不言自明,還有一部分19屆可能和我一樣對第一份工作不滿意,有跳槽的想法,20屆也面臨秋招,是以我覺得我的經驗多少可以用來參考,可能也能給一部分比較焦慮彷徨的朋友打打氣——畢竟我這個條件都上岸了。

在校求職

     18年上半年在找工作和考研之間不斷搖擺,到了七月下旬,才最終下決心考研。匆匆準備的結果就是到了後期完全崩掉,考研不可避免地失利。是以說,考研和工作在大三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考研,做好複習計劃,至少留個七八個月的準備時間。要工作就定好方向,盡量找個暑期實習。最重要的一點,不要錯過秋招。就我的大學而言,秋季招聘的時候去了有六百多家企業,我了解到的,有的隻會點基礎的同學都比較輕松地找到了實習,一些企業還是願意去培養應屆生的。

     西瓜和芝麻都沒有撿着,考研考砸了,秋招也沒參加,轉眼到了2019年,一月份學校要求的畢業實習。現在想起來,學校的實習是真的坑,學校傾向于安排集中實習——其實就是把人都拉到教育訓練機構,讓那邊講師給講講課。那時候不懂,其實像這種所謂實習對找工作一點用處都沒有,所謂的教育訓練拖拖拉拉,也都是很基礎的東西,是以盡量還是要自己找實習,能接觸到項目,哪怕隻是打雜,寫在履歷裡也比什麼都沒有要強。

    當然,這個所謂的實習,教育訓練沒什麼東西,但那段時間,我自己一直在自學。之前,Java我隻學了SE、EE,架構隻了解一點,在這個實習期間,我開始學習架構,那時候就知道個SSH,借了本書,照着書上抄代碼,磕磕絆絆搞了一個月,一個crud的整合demo,後來出了點問題,自己解決不了,找教育訓練機構的老師,也沒給解決,學習熱情就被挫傷,也到了實習塊結束的時候,有一段兒就沒幹什麼事兒,渾渾噩噩地混日子。

    中間還經曆了畢業設計的選題,也不太懂,随便選了一個。也不知道怎麼做,就寫了個功能設計什麼的,履歷上實在太白,沒做也寫在了履歷裡。到了三月份,春招的時候到了,這時候真的有點慌了,之前做了個履歷在拉鈎、海投網上海投,基本上也沒什麼回音,是以把希望放在了學校的春季招聘會。學校的春季招聘會招聘數量大幅縮水,隻有不到一百家,軟體相關職位隻有五個,當時都投了,有一家現場做筆試題,現在想起來基礎的不能再基礎,那時候沒下功夫,做的一塌糊塗。還有一家招聘人員現場問了幾個問題,也很基礎,答的也是一塌糊塗,這兩家自然是黃了。還有一家沒有回應。最後有一家給了回複,是北京的一家企業,是一家制造企業,軟體開發部門隻有十多個人,技術上主要用C#,電話聯系的時候說應該會要我,但是我得到北京,他那邊簡單看看,把三方帶着,沒什麼問題就簽了,那時候,沒什麼選擇,就準備按他說的時間到北京。結果後來,又有一家公司去學校做宣講,那家公司是個上市軟體公司,宣講完,現場筆試,題目也比較基礎,那時候經曆了春季招聘,做的多少要好一些。

    在三月份意識到也沒什麼其它更好的選擇了,做開發吧。那就學呗,這時候開始學SSM,了解到SSH其實已經過時,在學習過程中,挺感謝有一個學習網站——

http://how2j.cn/

(不是做廣告,真的覺得有用),這個網站上的教程對新手比較友好,比較容易上手,也挺系統全面的,當然,缺點也有,理論總結的東西比較少、很多地方講的比較淺。那時候也開始準備畢設了,之前寫的代碼實在太少,當時又想着快點做出來,也沒有去看太多的資料,完全是無從下手的感覺,怼了很久,才把架構給搭起來。寫了一點前端,第一個面試到了,就是上面說的那家上市軟體公司,當時是電話面試,面試官問了挺多項目的東西,我當時就抓瞎了,我還沒有做出來,答的支支吾吾,被面試官各種怼,當時覺得肯定涼了,沒想到就這樣磕磕絆絆還面了四十分鐘,最後還聊了一些薪資待遇的問題,當時也很迷惑,不知道這樣是有機會還是沒機會,等複試通知吧。之前投的一家輪胎制造企業也給了個面試,微信視訊形式,幾乎是上個面試翻版,也是被面試官各種嫌棄、各種怼。在校就這兩個面試,都不太好,也挺打擊人信心的。

    四月了,準備去北京看看,結果那家上市軟體公司給我發了複試邀請,也是電話形式。這次面試特别友好,後來了解到這個面試的是我所在産品組的主管,他人比較随和,他就随便問問情況,當時就拍闆說要我了,雖然他告訴我用的技術主要是C#和.net,但心裡也松了口氣,好歹混了個開發的工作。offer發的也很快,北京那個就沒有去(其實應該去的,好歹看看,找工作就應該不怕奔波)。這家offer拿到了,雖然也有點再找找貨比三家的意思,但是其實也不是太上心了,拉鈎開個智能機器人,讓他自動投,有個三兩家給面試的,後來也嫌遠沒有去(實在不該)。

工作與離職

    在寫工作之前,還得插一段學校經曆,畢業前,大部分人都是出奇得懶,我也是,嫌自習室難找,學點東西就直接在宿舍,難免受到影響,效率比較低,還是學了點SpringBoot和前端的東西,并且開始寫部落格。中間磕磕絆絆算是把自己的畢設給做完了。學着SpringBoot,看室友實在找不到做畢設的法子,就說幫他做一個,也是磕磕絆絆,緊趕慢趕地做了出來。

    就這樣,畢業,七月,懵懵懂懂進公司,其實當時心裡還是有點想做Java開發,心裡的想法就是先幹個一年,有了經驗再跳槽。沒想到,我差點連第一天都沒有呆下去,入職的時候寫個材料,職位給填的是“實施工程師”,不對啊,offer上寫的是“開發工程師”啊,看同組的兩個沒什麼疑問,我也不好再問。第一天沒有在分公司待,直接給我們産品組新入職的幾個放到同一個市項目上,因為那個項目剛好有一個同組的老員工。和老員工交流,告訴我們本産品組新員工要先幹實施,慢慢才做開發,我……當時就想走,後來問問北京和深圳的親戚朋友就業形勢,都說不太好,行,還是慫了,忍着,先幹着吧。但是許久不用的拉鈎和BOSS直聘我又用了起來。

    工作第一個月沒有安排活,先是讓配置開發環境,接着又給了些業務和技術的學習資料。在這個過程中,我又了解到了另一個坑,公司用的比較多的是一個叫M的開發語言,這個語言是公司用的資料庫的配套語言——國内幾乎隻有這麼一家在用。我……忍着。安排的學習任務我也不怎麼上心,還是在學Java,心裡想的是就幹過試用期(六個月),這段時間好好學學,做兩個開源項目。

    後來和一個老員工交流,他提了辭職,問他辭職要去幹什麼,他說Java開發,我……問了問,技術還不如我呢,他又說了一些其他的離職同僚情況,也是去做Java開發,我……這時候開始考慮辭職的事情了,重新做一下履歷,每天在拉鈎和BOSS上海投,原來想去深圳,後來發現北京機會似乎多一些,也有兩三個面試,但是實在去不了。

    真正促使我工作一個月後離開的是一個有點扯淡的由頭。七月底,公司安排兩周入職教育訓練,當時有些悶悶不樂,我要去搞公司的東西了,要整M語言了,心裡想着看金九銀十有沒有機會,結果,就在教育訓練的第二天,我誤把求職的咨詢問題發到了新人教育訓練群裡,發現的時候撤回不了了。當時那個尴尬……教育訓練的主講還在投影儀上打開了教育訓練群……當時,就一個想法,幹不下去了,想了想,問了問,去北京吧。跟主管提辭職,主管勸了我一上午,又說我辭職他不批,我要堅持他直接辭退我,後來說有轉到Java開發崗的機會,教育訓練總監了解到情況,給我聯系用Java開發相關的産品負責人,溝通後那邊說願意接收我,前提是我的主管願意放人。我離職的念頭又打消了一些,畢竟看着今年的就業形勢似乎實在嚴峻,聯系主管,想把轉崗定下來,主管沒有給準話(可以了解),我又搖擺了起來。

    教育訓練期間也比較糾結,特别是在約了三四個面試以後,剛開始偏向于留,後來偏向于走,想想,不行先去面試試,心思一動,就待不住了,教育訓練也不嚴,我就在第二周直接翹了班,直奔北京。

兩周的面試

    到北京的第一家面試是中科軟的外包,當時面的很差,但是經理還是說願意要我,給了6k,雖然是家外包,待遇也比較低,後來我也拒了,但我還是挺感謝的,畢竟多少打消了我的一些不安,大不了去外包嘛!也讓我對薪資有了個底線——6k.

    第一周六家面試,頭一天的我寫了部落格記錄,後來的本來也想記錄,但是通過面試發現自己有不少知識掌握薄弱,得臨陣磨槍,而且,隻看點面試寶典也不夠,是以就沒作更多的整理,

    第一周六家,過了三家,一家複試。

    第二周連複試的七家,過了三家,我現在入職了其中一家,工資7k,軟體公司,主要做些政府項目,要出差駐場,說起來也不理想,但是我現在最大的短闆是0經驗,這個不是靠突擊能補上的,還是先踏踏實實地先攢攢經驗,有了經驗,然後就好說了。

筆試、面試内容總結與準備

    就我這個0經驗的面試經曆來講,面試大概可以分為三類。

1、有筆試:去一家公司面試之前,可以先用看準app查一下,看一下這個公司的面試評價,如果能查到的話,多少能對面試内容有些參考。

我去的大概六家有筆試,一家隻有Java SE;一家Java SE+sql語句;一家Java SE+SSM/SSH(選做其一)+分布式(選做);一家Java SE+j2ee+sql語句;兩家Java SE+sql語句+架構(一家SSH,一家SSM);一家特别雜(這家是騙子)。如果有筆試,那麼接下來的面試會圍繞筆試+履歷來展開,對筆試中的一些題目展開問問思路,延伸開來問問,履歷就不用說了,這個就比較随機了,面試官可以對着履歷想到哪問到哪兒,是以最好還是對履歷上寫的東西負責(不過履歷不稍微美化一下可能過不了初篩),寫出來盡量都要弄清楚。

2、隻有技術面:這個就和1的面試差不多,随意性更強一點,面試官可能會看看履歷來問,也有可能想到哪問到哪,我有兩次直接挂掉的經曆,一次是問Java SE的基礎,一次是問架構的細節。

3、直接經理面:這個也有兩家,不面技術,兩家都是小型的創業公司,可能招人比較困難還是什麼,一家問問我的經曆,問問我最近在學什麼,後來說我條理比較清晰,溝通能力也不錯,學習能力也可以(???),通過了;一家問問經曆,看到我有部落格,沒問什麼,看了一會兒我的部落格,說雖然不确定我的基礎,但看我的技術熱情還可以,通過了(???)。

準備:

一個資源網站:java1234.com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是買正版的書籍,看正版的視訊,實在是條件不行了再在這個網站上面找。

1、《Java核心知識點整理》:這個對Java的整個知識體系作了一個梳理,當然,不細也不深,可以作為一個提綱式的東西看。

2、《瘋狂Java講義》:Java SE是一定避不開的,像面向對象、記憶體、常見API、多線程、流之類的基本面試都跑不掉。

3、《sql查詢的藝術》:資料庫也是基本會問的,像連接配接、索引、查詢優化,乃至深一點鎖、存儲過程、事務都是面試比較常見的。

4、sql語句練習:這個是要對付筆試的sql,csdn上練習題很多,搜一個動手敲一遍。

5、《Java EE網際網路輕量級架構整合開發 SSM架構(Spring MVC+Spring+MyBatis)》:Spirng的IOC、AOP、事務、注解,MyBatis的動态sql等等也比較常問到。

6、前端:現在的招聘要求基本都有前端,但我的面試中前端問的比較少,但是如果有全棧的能力的話可能會受到一些企業尤其是創業公司的青睐。

上面是比較常見的,如果履歷上寫了一些其它的技術(寫些深點的技術可能更容易過初篩,面試中涉及到也算個加分項),可以再看看諸如《Spring Boot+Vue全棧開發實戰》、《大話設計模式》、《分布式系統常用技術及案例分析》、《Spring Cloud微服務架構開發實戰》等等。

其它諸如看看面試寶典、牛客上看面經、刷面試題、leetcode上刷算法題就不用多說了。

求職過程遇的負能量

來自面試官:

不是每個面試官都很友好,可能有的面試會比較淡漠,有的面試官比較高傲,我還被面試官怼過你啥也不會就敢來面試,我覺得面對面試官的時候從容一點,面試過了以後就是同僚,面試不過就是路人,對面試官要禮貌尊重,但是也沒必把自己放的卑微,實在不爽了怼回去呗,不然可能有些情緒會影響接下來的面試。

來自網友:

我遇到過比較溫暖的網友,有工作幾年的老大哥提比較中肯的意見,有同在找工作的群友交流經驗,甚至還提出筆試的時候給我查答案。

但是,也有些呢,可能不是太讓人舒服。

一、說難,販賣焦慮

畢竟相比較分享面經,分享工作機會什麼的,叫難容易多了,記得有個群友讓我很不爽,他在群裡說自學看視訊什麼的,一到面試就問住了,我說你看看文檔,寫寫部落格作總結呗,他回一句你說起來倒容易。我……

其實有時候想想,不是找工作難,是自己太菜,技術差就多學習、多敲代碼、多寫部落格記錄,經驗少哪怕跟着視訊也寫寫項目、實在不行clone個開源項目把它看明白——這些做起來好像真有點難。

二、站着說話不腰疼

有時候好不容易拿到一個offer,問問網友,就有人說,你這個工資太低了吧,你這個待遇也太差了吧,我在哪裡哪裡就能拿多少,說真的,誰不想工作發展好、工資高、福利好,但是找工作這玩意兒得量力而行啊,自己心裡多少有個譜,覺得自己值多少。不能老想着和别人比,得結合現狀,就說985/211畢業的,我上家公司規定招聘人員招進去一個獎勵幾千塊錢。其它的像校招和社招、有工作經驗和沒工作經驗,這些都不一樣啊。

一些供參考的小建議

1、不要拒offer

一些公司可能會在面試通過後要求多少天内給個确切答複,真到了時間,即使不想去也不要不回複或者直接拒了,盡量想想理由去拖延一下,畢竟手裡捏着offer找工作的感覺是完全是不一樣的。

2、中午要休息好

有時候一面試就是上午下午連軸轉,可能沒有時間休息,在趕路坐地鐵或者等面試的時候可以抓緊閉目養神或者冥想,有時候中午沒休息好,很影響下午的狀态。

3、住處

面試官有時候會問住處,這個可能會成為一點場外因素,如果住的離公司比較遠,就解釋說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