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在風口,大資料未來可期

雲在風口,大資料未來可期

随着總理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網際網路+”概念的火爆,以及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推進,讓雲計算站到了風口,大資料未來和金融、工業、政務等領域結合的新生态也讓給人巨大的期許。就在今天,海關總署官網披露了一條阿裡雲中标“金關工程二期”大資料雲項目的資訊,随後,阿裡雲官方證明消息屬實,并稱将為海關總署提供雲計算和大資料服務,共同探讨建構網際網路+海關的新模式。這一合作引起業界的深度讨論,為什麼政府突然這麼熱衷雲計算和大資料?

政府嘗到“甜頭”,“雲轉”提速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最近兩年來,以阿裡雲為代表的國内雲計算提供商和政府的合作出現井噴現象。這一方面是因為“棱鏡門”事件後,國家對資訊安全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去IOE”成為主流共識;另一方面則是出于對成本、穩定、高效的追求,迫使政府采購越來越偏向于雲計算。而更重要的則是國家推行的雲計算試點城市嘗到了“甜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哈爾濱等國家雲計算創新發展試點城市,通過采用雲計算和大資料技術在金融服務、政府管理、醫療健康、氣象、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的應用,使得資料能夠作為無形資産進行統一有效的管理。通過對資料內建和融合技術,打破了政府部門間的資料堡壘,實作了部門間的資訊共享和業務協同,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有效的資料支援。

尤其是去年,随着“第一個吃螃蟹”的浙江省“浙江政務服務網”正式開通運作,政府層面主導的“雲轉”提速。标志性的案例像12306全面轉向阿裡雲和中央政府采購網和阿裡雲的合作,以及随後阿裡雲與海南、廣西、甯夏、河南、河北等多個省份簽訂雲計算方面的戰略協定。這标明政府整在全面靠向雲計算,積極布局未來的智慧城市建設,交通雲、政務雲、教育雲等公共雲服務,通過雲的彙總,實作大資料的整合,利用大資料來更好優化社會資源。

網際網路+成國家戰略,雲計算成重要基礎設施

“網際網路+”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态,即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生産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內建作用,将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産力,形成更廣泛的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和實作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态。以上是百度百科對網際網路+的具體解釋,這和阿裡雲王堅提出的雲計算資源就是“水電煤”基礎設施論完全一緻。

從最新海關總署采用阿裡雲服務,開放擁抱雲計算,利用網際網路+思維,建構網際網路+海關新模式的戰略來看,雲計算在實作網際網路+戰略思維中的基礎設施作用再次凸顯。這次的“金關工程二期”大資料雲項目将用于提升海關系統對非結構化資料的處理能力。比如通過大資料分析技術,實作對全國1800多個主要通關現場情報的實時分析;通關資料的集中,也将為全國通關一體化打下基礎,實作異地報關,而這一切都是以雲計算為依托。

雲到風口,大資料前景無限

賽迪顧問最新釋出的《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15版)》透露,2015年國内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将超過90億元,增速超過30%,雲計算上下遊産業規模将超過3500億元。雲計算在“網際網路+”計劃中的作用,政府工作報告也同樣給予了極大肯定。報告中寫到, 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網際網路+并不會搶了雲計算的風口,相反還會将雲計算帶入一個更大的風口,随着政府“雲轉”的加速,以及國家層面互聯+戰略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政府部門會陸續“上雲”,越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會開始使用雲服務,雲計算也會真的成為網際網路+戰略的基礎設施,大資料的價值也會随之綻放異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