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展望

後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展望

兩會之後“網際網路+”驟然火爆,很多人可能對這個名詞不是太了解,其實它和前一段時間的“滑鼠+水泥”的概念倒是有幾分相似,指的就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優化資源的配置,并和傳統産業相結合形成“化學反應”存生新的更健康的産業。被廣泛舉的例子是:網際網路+傳統集市最後産生了淘寶,這就是“網際網路+”,由此展開而去,當網際網路足夠發達普及之後,也就是我所認為的“後網際網路時代”,那時的商業環境又是如何?

網際網路企業可能會是兩個極端

消失。傳統行業和網際網路結合之後,一種可能的結果是傳統産業吞噬網際網路企業,進而形成“聚變”。當網際網路足夠普及和發達,我們現在所謂的傳統産業和網際網路企業之間的技術和資訊資料資源的鴻溝将不複存在,換句話說就是網際網路企業能做的事情,傳統企業也可以做,當傳統企業解決了資訊、資料和傳播的問題之後,網際網路企業存在的基礎也不複存在。比如如今的小米,它盡管是一家手機廠商,但是網際網路化的程度比絕大部分真正的網際網路企業還要高。而當未來傳統産業無數個“小米”誕生時,真正的網際網路企業的生存空間将會被極度壓縮,有可能繼而消失。

站在商業生态鍊的最頂端。“網際網路+”的核心理念就是網際網路思維對傳統産業的改造和融合,而這種改造和融合的過程中必然産生龐大的存儲在雲端的資料資源,這些資源對網際網路企業來說是最有價值的财富。未來,針對大資料的研究、分析,将會使目前網際網路企業的使命發生颠覆性的變革,網際網路企業對資料的有效管理和規整分析将會持續性地對未來産業進行優化,進而使網際網路企業居于“後網際網路時代”商業生态鍊的最頂端。

實業依舊會是核心,但和網際網路會融合

我個人認為,網際網路本身無法産生有效價值,其價值往往通過解決資訊的對稱問題而節約的産業成本來展現。實際上,阿裡巴巴一直做的就是這個事情,它就是利用網際網路手段來解決交易市場的資訊不對稱問題,讓社會資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配置。但這種資源的重配置并不會真正取代傳統事業的支撐地位,它隻能是更好地促進實業的發展,而不可能取代實業制造産生物質價值。

當然不排除後網際網路時代人工智能的發展會颠覆現有實業的生産制造體系,生産線上不再是朝九晚五的勞工而是不知疲憊地機器人,一個工廠可能隻需一個人監管,甚至不需要監管,在家裡就可以遠端指揮機器人進行生産作業,就如同我們如今在家裡敲敲鍵盤就可以在網絡上把文章發出一樣。這個時候,你再去分辨實業和網際網路企業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因為在工作流程上已經基本無差别。是以,未來也許實業和網際網路并不會像今天這樣隔離的太明顯,兩者會逐漸融合,說不定有一天再沒有實業和網際網路的概念,都是社會企業而已。

我們現在提的服務業、工業、農業三大産業的經濟結構,在未來面對網際網路的高度融合時,将會徹底消失,也許所有的經濟結構就隻剩下服務。因為那個時候由于機器人的存在,人的能動性将會徹底得到解放。生産制造将都會由機器人來完成,人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定規則,維護機器人,和開發更多功能的機器人,所有的商業活動也将通過線上完成,線下由機器人執行。真的到了這個階段,也許一切的商業規則都将會面臨重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