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春節越來越近,很多公司選在1月26日這個周六晚上舉辦年會,我的朋友圈中,就能看到有不下10家公司舉辦年會。
從年會員工抽獎獎品細節來看,今年行業确實不大景氣,除了微信按照慣例全員發放iPhone外(張小龍比較粉喬布斯),大多數公司年會都有所縮水,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奇葩“年會”。
比如微信電商生态的明星公司有贊公開宣布996工作制的年會就引發了熱議。在年會上,有贊高管表示未來将工作時間調整為早上9點半到晚上9點,周三為家庭日(意思是周三可以提前下班),緊急項目工作6天且時間可能會更長。
為什麼996會引發熱議?
“朝九晚九一周六天班”的“996工作制”,不是有贊第一家提出,此前BATH等科技巨頭在特殊攻堅時期都采取過面向部分員工甚至全員的996工作制,與有贊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卻沒有遭到這樣的反彈,原因有三:
- 一是因為BATH們采取的人事制度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搞996工作制,員工也會得到對應激勵,比如豐厚的年終獎或者加班補貼;
- 二是BATH的期權激勵或者全員分紅制度,讓員工更有主人翁精神,在關鍵時刻同仇敵忾、鬥志昂揚,996一下,為公司拼一把,本質上是在保衛自己的事業,自然不存在太大問題;
- 三這些公司推行996工作制更有同理心,比如高管會出來發表感人肺腑的内部信啦,說說公司的危機什麼的,推行前會有總動員,員工心甘情願地接受。
996隻是一種加班制度,加班就應該在勞動法架構下,将求個你情我願。

加班是職場的永恒話題。如果一個員工不能完成自己的正常任務且不願意加班,這樣的員工自然是有問題的;如果一個企業為了加班而加班,讓員工在公司耗着,這家企業以及對應的管理者也有很大問題。
就算不搞996,科技産業這些年的繁榮也離不開大量網際網路從業者沒日沒夜地挑燈夜戰,甚至一些人為此舍棄個人生活。是以,我認為加班本身不應該成為衆矢之的,但企業為什麼要加班,如何執行加班制度,企業給加班的員工又給了什麼回報,才是問題關鍵。
加班是科技企業生産力
正如我此前所言,中國科技公司能夠強勢崛起,一個核心原因就在于人力成本相對更低,不隻是勞動力密集型産業,智力密集型産業同樣如此——這是高福利國家的短闆。
人力成本低展現在哪些方面呢?國外公司相對底薪高、加班少、福利多,人力成本自然就高。
記得前幾年去矽谷參觀,谷歌和Facebook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堪稱奢侈的員工福利,辦公室密集地擺放着員工任取的飲料零食機,即便是周末機器裡也充滿了高檔飲料零食。同時,員工上班時間還可以去按摩,淋浴,理發等等。而且我周末去Facebook辦公室發現沒有什麼人加班,據朋友透露,加班更多的往往也是亞裔工程師,亞裔工程師在矽谷也有“勤奮”的美名是以很受青睐。
這種 “矽谷式辦公 ” 被許多人羨慕,在中國基本沒有一家公司具備,中國科技公司幾乎看不到這樣的福利(有嘗試過高福利的,後來基本都挂了),而且都會不同程度加班,甚至996。
厚道的公司對員工加班會有豐厚的回報,我們會看到新聞,比如網際網路公司年終獎幾十個月,網際網路公司給員工獎勵股票,網際網路公司早期員工财務自由,都是實打實的好處。
中國科技公司采取的是“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的制度,換來的員工心甘情願地加班加點,給公司付出,為公司打拼,公司的高額利潤來自于員工的創造。
如果一家公司崇尚不加班,戰鬥力将會直線下滑,在關鍵戰役中就會遭遇潰敗。
有一定規模和年齡的大公司,往往會不加班,或者說内耗式加班,即加班是用來做PPT(比如新東方)、搞辦公室政治、甚至做給上司看(就差發朋友圈@上司了),這是一家公司變老的信号,你一松懈,就會給敵人留下機會。真正擊敗大公司的對手往往不是多年來的對手,而是創業公司,它們一般處于全員戰時狀态,不隻是會996甚至可能997,團隊更有鬥志、身形更加靈活、思維更加靈活,往往會讓大公司招架不住。
盡管大家都說BAT會壟斷,但總是不斷有新的公司冒出來,而且有一些變得足夠大,分走一塊蛋糕甚至對巨頭構成威脅,比如位元組跳動,比如拼多多,它們的員工自然不會不加班,前幾天有一個位元組跳動的朋友告訴我:公司現在每一條線都像是17歲的年輕人,鬥志昂揚,活力無限,我認為未來這樣的公司一定會繼續出現,網際網路行業不會有什麼永恒的壟斷,網際網路巨頭要枕戈待旦。
是以,我認為網際網路公司應該擁抱“高價值加班”、“戰鬥式加班”和“高效率加班”,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給通宵達旦奮戰于一線的員工回報。
企業變壞從變相裁員開始
不隻是有贊的996事件,最近各種“奇葩”事件在網際網路行業并不少見。
- 某新零售公司被傳要求員工剛參加高數考試,考試不及格的将被開除;
- 某知識付費平台不發年終獎,甚至認為年終獎是管理者的“懶政思維”;
- 許多公司各種理由降薪,員工年終獎縮水,甚至有基層員工站出來喊冤……
在這一切都表明曾經陽光無限的網際網路行業越來越low了。一方面是因為網際網路本身就在傳統行業化,網際網路在中國已有20年以上的曆史;另一方面,還是因為行業有增長壓力,各方利益博弈就越來越不按照規則玩兒,順的時候好說,不順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
裁員的新聞也層出不窮,當事網際網路公司的解釋一般是“人員結構優化”。正是因為很多網際網路公司不想承認裁員,或者不想承擔裁員帶來的成本,是以又有了“變相式裁員”“套路式裁員”“創新式裁員”。
現在有些公司的996以及各種變相降薪裁員的奇葩招數,核心原因無非是因為軍糧緊缺,變相對團隊做出“優化”以節省“糧食”,優化包括但不限于人員淘汰、薪酬降低、加班增多、獎金減少、福利縮水等正常手段,以及各種奇葩非正常手段。
僧多粥少,不想餓死,還顧及什麼吃相。
企業裁員可能确實是沒辦法,如果不裁員、不壓縮、不優化,企業可能會全部挂掉,但我認為戀愛都要好聚好散,企業裁員也應該給員工合法合理的保障,不能戰鬥時動員大家無償996,困難時創新各種奇葩理由來開人。對于企業來說,員工可能隻是HR表格中的人力資源,但對員工來說,企業可能會是自己的飯碗甚至事業,特别是在環境不是很好的今天。
員工被裁,不一定是能力不行;員工犯錯,不一定是真的有錯。
想起一個故事:
《三國演義》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将”,曹操和袁紹相持,曹兵十七萬,日費糧食浩大,諸郡又荒旱,接濟不及,操軍相拒月餘,糧食将盡。曹操暗示糧官用小斛來應付士兵,作為權宜之計,每天打仗訓練的士兵看着小碗的飯,自然怨聲載道,說丞相欺騙衆人。這時候曹操将糧官暗自招來,說軍心不穩,需要和他借一樣東西以穩定軍心,這個東西就是糧官的腦袋。曹操将糧官王垕斬首,令人挑着糧官王垕的頭在軍營中示衆,血淋淋的腦袋上還貼着曹操的親筆判詞:“行小斛,盜官谷,斬之軍門。”将軍糧不足的責任完全推到了糧官王垕的身上,衆人見曹操已經将“貪官”斬首,就消了氣。
我想網際網路公司現在也有一些員工甚至高管,成了被冤屈的“糧官”。
如何才能做到不裁員?
為什麼網際網路公司動辄裁員?我們會發現資本在其中起到的關鍵作用。
資本對網際網路産業的正向推動功不可沒,正是因為資本,許多長期虧損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才能走向普及,最終改變億萬人的生活。然而資本有時候是美麗的浪花,有時候卻是兇險的波濤,現在資本的後遺症已經在多個領域展現,在裁員這件事情上,資本就脫離不了幹系。
當創業公司不斷融資或者上市公司股價好時,資金充沛,往往會大舉擴張,甚至無限擴張,突破邊界,什麼都想做,誰都是敵人,這就會導緻團隊短時間内大規模擴張,公司變得臃腫,卻是虛胖:看上去烏泱泱的人群,卻一個都不能打,甚至有很多閑人,這樣的狀态維持越久,團隊就會進一步擴張,形成惡性循環,這就給裁員埋下了伏筆,甚至形成了裁員的必然,一旦融資變難,股價不好,或者環境不好,就一定會裁員。
網際網路公司要想不裁員,就要做到理性擴張,提高抗風險能力,不要過度依賴資本,不能被短時間的勝利沖昏頭,更不能因為管理者/創業者的虛榮心,進行過度擴張。
一個巴掌拍不響,企業不是裁員的唯一原因,員工也是導緻裁員現象的重要原因。
網際網路行業每天都有風口,到處是明星公司,遍地是熱門賽道,正是因為此,很多人定不下來,在一家公司坐不住,甚至很多年輕人也變得浮躁,畢竟一段時間内工作很好找,伴随着跳槽薪酬也不斷增長。然而,如果想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行業,适合什麼企業,就不斷改變公司,往往也會給将來的職業風險埋下伏筆。
現在一些區塊鍊媒體從業者就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在區塊鍊媒體時薪酬很高,然而區塊鍊這個風口來得快去得更快,很多區塊鍊行業的年輕人開始換行業,又難以接受其他行業相對較低的薪酬待遇,高不成低不就。
總之,當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在很早期階段就以數倍于大公司的offer挖你過去時,你就應該要保持謹慎,平時存好糧食,做好被裁員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