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劉備,相信在大家不少人的印象裡面,他要麼是一個愛護手下,以仁德為主的優秀領袖,要麼就是一個僞善的奸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出身是賣草鞋,白手起家的劉備,肯定有着自己的本領,袁紹、董卓、曹操、袁術這些大諸侯,前期都是能夠一個指頭碾碎他的存在,然而劉備卻能夠獲得一幫将領死心塌地的跟随,并且開辟自己的根據地,着實不簡單。

劉備在《三國演義》裡面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若之奈何?”意思是那咋辦嘛?如果他看上去真的一無是處,自然不可能得到心高氣傲的關羽張飛還有極其具有智慧的諸葛亮輔佐。而根據真實的曆史發現,劉備的武功,或許還在關羽張飛之上。
在劉歇業三個人當中。劉備出生于161年,張飛出身197年,而關羽出生在160年,但是劉備卻是三個人當中的老大。
《三國志·先主傳》上面寫道,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是妥妥的戰将身材,而根據“髀肉複生”的典故更能夠知道,劉備平日大腿肚子上,是沒有贅肉的,他大部分時光,都是在軍馬上面度過的。
那麼劉歇業三個人又是怎麼認識的呢?他們并非像小說認識的那樣,在集市上所碰頭,劉備少年時,性格也是一個像呼保義宋公明那樣的人物,他“好交結豪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赀累千金,販馬周旋于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衆。”
劉備年少的時候,還曾經和公孫瓒在盧植門下學習過,盧植和公孫瓒,在三國曆史上都是勇武過人的名将,公孫瓒打仗更是“辄厲色憤怒,如赴仇敵,望塵奔逐,或繼之以夜戰。”讓敵人聞風喪膽,可以推斷,劉備肯定也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
可見,劉備趁着亂世,趁機拉起了屬于自己的勢力,并且他聲望還很大,是以關羽張飛是在戰亂後逃亡到涿郡,被任命為了劉備的護衛。三人也就是這個時刻認識,劉備指揮軍隊,往往不是坐在椅子上指揮,而是直接參與戰鬥,他曾經率領自己的隊伍大破黃巾軍,進軍蜀中,并在諸葛亮不在的時候指揮長坂坡之戰
更有意思的是,另外一個證據證明,劉備的才能武藝,并不在張飛關羽之下,曹操和孫權都有大規模的護衛進行保護,這在危急時刻確定了他們的安全,比如說曹操和馬超的潼關之戰,還有孫權和張遼的逍遙津之戰,但是劉備往往是獨當一面的存在,趙雲關羽張飛等人,往往都離開了他的身邊進行單方面的軍事行動。
建安196年,袁術率領大軍南下,劉備更是親自率領部隊抵抗,反而留下張飛守家,面對袁術和呂布的夾攻,劉備完全是靠自己一個人指揮作戰,苦苦支撐。後來劉備率領部隊去打呂布,結果又是張飛和關羽守護城池,如果張飛和關羽真的強過劉備,那麼劉備肯定會讓自己的手下親自前往,是以,劉備絕對不是大家想象的那個隻會說“若之奈何?”善良主公,比起号稱是三國第一猛将的呂布,劉皇叔的戰績一點也不比他差。步步艱難,從無到有,開辟蜀漢,或許劉備才是真的三國第一猛将?你們又是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