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91年8月6日,英國人蒂姆·伯納斯·李貼出了網際網路項目簡介的文章。世界上第一個網頁誕生,這一天也标志着網際網路上網際網路公共服務的首次亮相。 網際網路(WWW)的成立,意味着代表“内網”的ARPANET宣告終結,代表開放連接配接精神的WWW成為主流。此後,“開放·連接配接”被譽為網際網路精神的核心,傳承至今。 開放是網際網路精神的核心,也是網際網路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然而,随着時代的發展,各類資本不斷湧入,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WWW越來越朝着違背蒂姆·伯納斯·李和早期網際網路先賢本意的方向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座座山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某某系”。美國有微軟、谷歌、蘋果、亞馬遜、Facebook五座主要山頭,成百上千萬創業者和社會微小單元依附于這些巨頭,“二選一”或者“多選一”是常态,平台的一個小政策,會給無數人帶來光明或者滅頂之災。 中國的情況和美國類似,不再細表。 2 30年後的今天,網際網路的“開放精神”已經成為奢侈品,建構所謂護城河和競争壁壘反而成為政治正确。你封閉我、我封殺你成為了家常便飯。

如果不加管控和幹預,網際網路這樣發展下去會有什麼後果? 我還是舉個例子吧,這個例子我提過很多次。有一家名為三隻松鼠的企業,盡管做到了百億營收,但在巨頭面前喪失了自由和話語權,面對兩家巨頭的壓迫,被迫陽奉陰違作出虛假陳述(詳情參考《睜眼說假話的三隻松鼠》)。 我經常想,在一個代表先進生産力的行業,如此規模的企業都不敢說真話,說明這個行業的“吃人”現象已經發展到病态地步,不得不重視起來。同樣也說明個别企業具有支配行業發展的能力,誰敢不從,衡山派劉正風一家遭遇就是下場。 如果不加管理,長期如此發展下去會有什麼後果,就是那句話“好的社會把壞人變成好人,壞的社會把好人變成壞人。”在網際網路行業,為了生存,壞人會越來越多。
3 或許有人說,這不對吧,網際網路這些年成績很大,進入了千行萬業,改變了幾十億的生活、工作、生産方式,誕生于一大批估值幾百億幾千億幾萬億的企業,怎麼能說它的問題而忽視價值呢? 其實,恰恰因為網際網路擁有如此巨大的能量,發揮了如此巨大的價值,我們才更應該給它提出更高的發展要求,我們才更應該呼喚開放之光照耀到更多的人,真正意義上普惠鍊條上的參與者和使用者。 這幾年網際網路山頭割據,行業所謂繁榮之際,出現了新的隐憂:核心技術和模式發展層面陷入停滞。 我們可以試想,今天大衆慣常使用的各類網際網路服務,網約車、搜尋、即時通訊、電子商務、遊戲、新聞、視訊、郵箱、網絡音樂等等,從技術上來說都是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産物,最近幾年有哪些新技術或者新模式被廣泛應用嗎? 換句話說,網際網路産業規模的确越來越大,出現多家使用者突破10億,市值突破數千億美元的企業,但網際網路技術和網際網路模式正在陷入增長的停滞。炒冷飯的“元宇宙”大行其道,無數人沉迷虛無缥缈的空氣币,佐證了網際網路技術和模式的發展停滞。
4 缺乏競争,封閉大門,時代進步就會停滞甚至倒退,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倚天屠龍記》都看過吧,為什麼會有一種倚天武學水準整體較射雕、神雕下滑了一個層次的感覺?以九陰白骨爪為參照物,射雕中九陰白骨爪的使用者梅超風隻是二線高手,倚天中學會速成版九陰白骨爪的周芷若卻技驚四座,挫敗一衆高手。 在《射雕英雄傳》中,我們還能看到王重陽和一燈大師交換武功的行業高層互動,郭靖還能見證洪七公和歐陽鋒在桃花島的巅峰教學。在《神雕俠侶》中,郭芙還有機會學習南帝陣營的一陽指,郭靖也曾嘗試讓楊過去全真教修習學業,黃藥師有興緻了還會傳授程英一些技能。 《倚天屠龍記》的時期,少林和武當是江湖最大的兩個門派,雙方秉承冷戰思維,互相提防對方,拒絕開放。武當張三豐有意打破這種格局,親自來到少林寺,提出了一個開放共赢的主張:雙方把各自持有的部分《九陰真經》分享出來,互通有無,實作1+1>2的效果。
此時,如果二者能夠消除曆史芥蒂攜手共赢的話,倚天時代的武學水準總體會上一個台階。可惜,少林寺的老秃驢故步自封,怕這怕那,最後拒絕了張三豐互相開放的主張。可悲,自從《倚天屠龍記》時代之後,巨頭割據,互相屏蔽,中斷武學交往,中小門派更是沒有接觸頂尖武學的機會,金庸小說世界的武學水準是一代不如一代。 這一點是不是和咱們今天的網際網路行業類似,騰訊希望阿裡的電商可以用微信支付,阿裡提出騰訊的微信可以給淘寶小程式開大門。
少林和武當的教訓非常深刻,騰訊和阿裡也可吸取。
5 一切的态勢都在表明,如果任由巨頭割據、封閉、壟斷而不去管理的話,網際網路上的小區域網路會越來越多,很可能倒退回ARPANET時代,也就喪失了WWW創造的意義。 值得欣慰的是,各大國早已經看清這一點,相關監管部門紛紛行動起來,頻頻出手,通過強有力的立法和執法,推出一系列全新管理措施,保障市場的開放性和競争環境,讓各大市場主體能更公平的參與競争,開放壁壘,打開封閉大門,給使用者提供更多元的供給和服務。 比如美國加州作出一項禁令:要求蘋果不能禁止應用開發商在應用内提供連結引導使用者使用非應用内購的第三方支付管道。意味着法規要求蘋果放開第三方支付,不能再通過封閉的生态攫取巨額利潤。 更早之前,南韓和日本也發出類似的禁令,要求巨頭開放,激活行業競争活力。 與此同時,英國限制Facebook收購Giphy,英國方面認為一旦Facebook擁有了對Giphy的控制權,可能拒絕其他與臉書有競争關系的平台通路其GIF,或者更改通路條款,要求這些平台提供更多的使用者資料。而除了另一家大型GIF提供商——谷歌的Tenor,這些平台幾乎沒有選擇。 近期各國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都在指向一個目标:網際網路是時候回歸初心,重回“開放·連接配接”時代了。
6 綜合發展态勢和各國行動,就不難看出來工信部那場會議的行業意義。 2021年9月13日,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資訊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介紹,工信部要求企業按照整改要求,務實推動即時通信屏蔽網址連結等不同類型的問題能夠分步驟、分階段得到解決。對于整改不徹底的企業,工信部也将依法采取處置措施。
重回“開放·連接配接”并非簡單的解除屏蔽,相關的管理工作也要跟上。正如資深媒體人葛鑫所言“誰都不希望把自己日常依賴的'水電煤'變成自由市場、張貼垃圾廣告的電線杆和黑産的溫床。生态之間開放協作的'囚徒困境',還是要循序漸進去解決。” 2021年9月12日下午,我接受《環球時報·英文版》采訪時,也表達類似的擔憂。一方面我們要鼓勵開放,督促巨頭解除封閉,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防止一些企業打着開放的旗号,行擾亂市場秩序或者危害使用者權益、體驗之實。是以開放的同時,管理工作要跟上。
工信部在會議中也提到“分步驟、分階段”解決,說明了屏蔽網址連結的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更是關乎大局的系統性問題。工信部也提到采取行政指導會等多種形式來幫助企業認識到互聯互通是網際網路行業高品質發展的必然選擇,讓使用者暢通安全地使用網際網路,也是網際網路行業必須努力的方向。 寫在最後:那麼,最終“開放·連接配接”的網際網路精神何時才算真正回歸?就看一個名額,三隻松鼠這種公司敢不敢說真話、做真事!如果三隻松鼠能夠按照自我意願決定在哪個管道賣貨,而不需要看巨頭臉色,就說明我們的工作真做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