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針對社群團購的抵制聲音過後,終于在官方層面認可了這種模式的存在。

12月22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群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會議規定社群團購經營行為“九個不得”。 有朋友問我怎麼看待此事,我說社群團購九不得新規出台,一方面說明了社群團購積極擁抱監管,另外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社群團購模式的合法性。市場上,針對社群團購的各種喊打喊殺式的聲音,可以休矣。 在我看來,“九不得”規定出台非常及時,每一條都幾乎直面當下社群團購行業存在的問題,具有很強的落地實踐指導意義。 日前,在新規出台之際,我接受《商學院》《中國經營報》《紅星新聞》記者采訪,就社群團購模式熱議的相關話題和未來的展望,談了我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現在就把部分媒體關注的問題和我的回答分享出來。 1、社群團購有沒有可能會演變成像當年百團大戰,共享單車或者線上打車這般混戰,最後這個行業是否會被巨頭所收割,創業公司成為炮灰? 答:這個行業不存在“百團大戰”,因為能參與競争的全部是一線的巨頭,包括滴滴、美團、拼多多,或者是拿到巨額資本投資的行業級巨頭,比如說京東投資的興盛優選。能參與主流市場競争的企業,加起來也不會超過10家。 換句話說,2020年的社群團購風口一開始就是巨頭的棋局,留給中小創業者的機會就沒有存在過。 2、社群團購技術門檻和模式門檻都非常低,那比拼的核心競争力到底是什麼? 答:這的确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在前期的圈地階段,主要拼的就是資金、流量、組織能力這幾點,是以說目前我們看到的都是大公司來參與競争,大公司有這些優勢。 比如滴滴、美團這種企業,剛開始營運就有好幾百萬的單日訂單(傳統企業拿到這樣的單日訂單需要數年發展時間),這說明他們組織效率、資本效率可以短期内來發揮出來巨大的能量。 在後期的營運階段,核心比拼的就是供應鍊的建設,履約能力的保障。如果履約環節掉鍊子,前期大規模的推廣反而會拖累營運,适得其反。 3、有人說,社群團購企業低于成本出售的行為似乎違反了《價格法》中相關條例。是否應該限制社群團購企業的補貼行為?畢竟社群團購的爆發式發展離不開補貼,而補貼行為正在傷害小販、菜攤等其他業态參與者。 答: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讨,中國網際網路大部分的巨頭,都做過1元,1分錢,甚至免費拉新的方式,價格當然遠遠低于成本了。如果嚴格按照法律解釋來看,很多網際網路巨頭都有過價格違法行為。 是以我們的管理規定是否可以進一步細化,一方面鼓勵網際網路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包括價格政策)來提升營運效率,一方面也“把權利關在籠子裡”合理引導他們和社會各個環節共生共赢。 4、網約車行業之前搶占市場時有補貼時非常便宜,後來“壟斷”了,就開始收割市場了,價格确實貴了。那這種現象不會出現在社群團購上嗎? 答:網約車的确比以前貴了,但是網約車的快車服務的綜合成本效益,仍然遠超計程車和黑車。價格是結合了市場需求,動态調整的。 是以這個問題其實不必要特别擔心,因為市場經濟運作了幾十年,假若社群團購現在通過補貼赢取市場之後,後續不要臉的進行大幅度提價,那麼一定會喪失消費者的信賴。而同時又給其他業态留出機會,小菜販隻要有利可圖,又會繼續卷土重來。是以,要相信我們的市場經濟,市場的買方和賣方會自動保持動态的平衡。 5、這個行業會出現巨頭壟斷一家獨大嗎?未來的競争格局是怎樣的? 答:這個行業,不可能被某一個巨頭所壟斷市場,市場的競争環境是開放的。這個賽道,容量也是萬億級别的,未來能夠同時容納幾家巨頭同時發展。 不過,綜合各方因素來看,市場格局和排名會不斷發生變化,也會有一些巨頭及時退出止虧。我預測明年上半年,行業間就會發生一些兼并和重組的案例,單次金額最少在數十億級别,我們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