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側觀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第四方物流建構加速邁進

菜鳥網絡代表中國,正在全球範圍内建構第四方物流平台。

  2018年5月31日,我從北京趕赴中國杭州,參加有菜鳥主辦的GSLS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

  相比過往幾年,今年的全球智能物流峰會無論從規模還是規格上來說,都創造了曆年新高,當然這都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在于這屆峰會菜鳥釋放了太多的大招,讓人目不暇接,比如:投入1000億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建立世界級物流樞紐的計劃、啟動物流IoT(物聯網)戰略等等。

  當然在我看來,這一切的舉措,都在夯實菜鳥的初衷:建構第四方物流體系(備注:這是我個人課題研究成果,并非菜鳥官方理論)!

側觀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第四方物流建構加速邁進

  其實早在2013年菜鳥網絡成立伊始,我就撰文分析稱菜鳥網絡是第四方物流的載體。在我的研究課題中,菜鳥要在全球範圍内構件全新的第四方物流平台,統籌無數的第三方服務,為我們的消費者和業界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側觀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第四方物流建構加速邁進

  通過2018年菜鳥主辦的第三屆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來看,菜鳥正在加速建構第四方物流體系,并且已經由中國建設提升到全球建構。菜鳥将投入1000億建設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這張網将依靠技術、資料,将全球連接配接起來。換句話說,如果說2013年的菜鳥第四方物流體系是服務于中國消費者,那麼未來的菜鳥将是全球的菜鳥,菜鳥關聯合作夥伴建構的這張越發龐大的網絡,将使全球的參與者受益。

  從2013年到2018年,菜鳥網絡走過了第五個年頭,中國第四方物流的建構也随之進入第五個年頭。在我看來,随着雲服務和大資料的發展,以及各種創新科技的落地應用,在智慧物流層面,阿裡菜鳥領銜的第四方物流體系建構,已經在全球範圍内代表中國沖擊最高陣地,并且已經取得領地地位。

  而相比之下歐美大國物流可能在核心理念和基礎技術層面領先,但應用層面真的被中國超越。未來中國智慧物流的發展可能反過來要賦能給海外組織和個人,而身處其中的菜鳥網絡,大有作為。這些變革是我們今天要探讨的話題,

  第四方物流由中國進階全球 啟動全球72小時達物流樞紐

  “之前我們講過,未來中國任何一個區域24小時包裹送達”馬雲的話音剛落,響起來掌聲。還沒等現場觀衆反應過來,馬雲又喊出了更大的口号“全球任何一個區域72小時達到”。

  當所有人以為馬雲的講話更多的是“口号”時,在當天的活動上,菜鳥正式宣布了一項未來将在全球多地建立世界級物流樞紐的計劃,首批納入考慮的地點是杭州、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等五大城市,将為東南亞、西歐、俄羅斯等地帶來物流大提速。這些樞紐的落地,意味着沿“一帶一路”首先将在在全球實作72小時必達。

  在菜鳥總裁萬霖看來,不同于一般物流基地,世界級的物流樞紐将發揮地緣與技術優勢,服務全球主要市場,打造全球端到端的供應鍊解決方案。截至目前,菜鳥網絡的跨境物流合作夥伴數量已經有89家,包括燕文、遞四方、新加坡郵政、英國郵政、中通、圓通、EMS、IC、斑馬等,其物流覆寫能力可至全球224個國家/地區,跨境倉庫數量達到231個,搭建起一張真正具有全球配送能力的跨境物流骨幹網。

  我還是那句話,随着菜鳥的海外化進一步發展,相比第三方物流平台,菜鳥網絡的價值不僅僅在于搭建了一個中國商品出海的管道,更大的價值在于海外的商品走進中國、并且海外商品互相之間流通的全新平台。這張網絡搭建的過程中,有很多第三方的物流、金融、大資料企業和服務商參與進來,共享發展紅利。

  菜鳥持續開放 各方參與共享共建

  第四方物流的出現,利用其高效的IT系統進行統籌,結合大資料的分析等技術體系,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配送效率、大幅度降低成本,同樣回報到消費者頭上就是用更少的錢、更快的時間拿到了自己的貨物。

  時至今日,菜鳥走過5年曆史。發展到今天,菜鳥智慧物流體系早已經不是阿裡巴巴的獨奏曲,而是整個産業的共鳴曲,甚至更成為行業的基礎設施。在廣大合作夥伴的積極參與共建下,截止目前菜鳥已經覆寫全國250個城市配送線路超過90000條倉儲面積(峰值)500多萬平方米。

  阿裡巴巴CEO張勇在當天的發言中又一次強調了合作夥伴的重要性,并且展望了新型的的合作夥伴關系。在張勇看來,實作新物流我們要實作更充分的資源共享,我們必須堅定更大力度的加大物流智能骨幹網的建設,這個網絡屬于所有的物流合作夥伴是一個開放的融合的。我們希望通過新型的合作關系,對物流創造性的發展重新定義物流。

  基本上我們所知道的國内外和物流相關的大型企業,都已經成為菜鳥的合作夥伴。另外特别要值得一提的是,菜鳥聯盟的閱聽人面正在擴大,已經開始協作越來越多的物流行業以外的合作夥伴。當天的活動上,菜鳥宣布全面啟動物流IoT(物聯網)戰略,并向全行業釋出了全球首個基于物流IoT的“未來園區”。

  如同菜鳥一貫的開放心态,産業共赢的思維,這個園區也不是菜鳥建設,而是整個行業共享共建,包括安博中國、嘉民集團、上海豐樹管理有限公司、樂歌供應鍊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科箭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浙江南都房地産服務有限公司都将參與進來,各方合力讓物流園區更加智能、有序,安全也更有保障。

  物流發展關乎經濟發展,關乎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理論來說,未來菜鳥将真正織就一張覆寫全生活場景的網絡,為我們的消費者和産業合作夥伴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中國智慧物流 跟跑到領跑

  智慧物流的發展離不開資訊系統的支援,而資訊系統離不開晶片和作業系統,雖然到今天這兩項核心技術被美國壟斷。但正如我們前文所言,物流落地發展層面,中國已經領先全球。這裡的領先不僅僅包括中國物流包裹占據全球4成以上,而在于中國的技術、效率、體驗。

  直到今天,美國的電子商務業務,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消費者購物後往往3---5天甚至1周到貨也是家常便飯。而中國包括菜鳥、京東、蘇甯、郵政等在内的企業,像AGV自動叉車、無人物流車、自取快遞箱、自動分揀和堆垛等等技術,早已經成為行業标配。在消費者層面,當日達、次日達也已經司空見慣,三天以上包裹才送達可能會被消費者投訴。

  包括美國、日本、歐洲等國,關于第四方物流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概念階段,而中國已經有菜鳥網絡這樣落地的載體,加速第四方物流布局,已經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去年雙11期間,菜鳥體系處理了數億件包裹而不爆倉,已然說明一切。

  當然,中國的發展不在于“悶聲發大财”,而在于和各方合力共建,開放共赢。在阿裡巴巴的願景中,菜鳥網絡将利用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建立開放、透明、共享的資料應用平台,為電子商務企業、物流公司、倉儲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供應鍊服務商等各類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支援物流行業向高附加值領域發展和更新。最終促使建立社會化資源高效協同機制,提升中國社會化物流服務品質,打造中國未來商業基礎設施。

  菜鳥網絡的加速推進,就是中國智慧物流邁步發展的載體,由此我們物流産業将從過去的跟跑者角色晉升為領跑者角色。中國将成為未來全球物流産業發展中的積極發聲者和推動者,代表并且帶領全球各地的物流以及機構探索全新的價值,建構物流生态命運共同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