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菜鳥網絡系列研究】第四方物流體如何統籌第三方物流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被譽為全球科技和物流最發達的國家,此時此刻隻能望洋興歎,對中國的第四方物流效率如此之高羨慕嫉妒恨。

  在第一章第1節中,我們通過阿裡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引出了第四方物流的概念,那第四方物流的起源何來呢?具體如何統籌第三方服務的?進而如何拓展到其他物流以外的領域?這一章我們來重點闡述。

  第四方商業模式是我總結出來的一個全新概念,但追究氣起源已經有一段時間。第四方模式最早出現在物流行業,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第四方物流。公開的資料顯示第四方物流是1998年美國埃森哲咨詢公司率先提出的,是專門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提供物流規劃、咨詢、物流資訊系統、供應鍊管理等活動。第四方并不實際承擔具體的物流運作活動。

  百度百科的相關資料還顯示,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是一個供應鍊的內建商,一般情況下政府為促進地區物流産業發展領頭搭建第四方物流平台提供共享及釋出資訊服務,是供需雙方及第三方物流的上司力量。它不僅是物流的利益方,而是通過擁有的資訊技術、整合能力以及其他資源提供一套完整的供應鍊解決方案,以此擷取一定的利潤。它是幫助企業實作降低成本和有效整合資源,并且依靠優秀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技術供應商、管理咨詢以及其他增值服務商,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和廣泛的供應鍊解決方案。

  資料同時顯示,第四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可以通過物流運作的流程再造,使整個物流系統的流程更合理、效率更高,進而将産生的利益在供應鍊的各個環節之間進行平衡,使每個環節的企業客戶都可以受益。如果第四方物流服務供應商隻是提出一個解決方案,但是沒有能力來控制這些物流運作環節,那麼第四方物流服務供應商所能創造價值的潛力也無法被挖掘出來。是以,第四方物流服務供應商對整個供應鍊所具有的影響能力直接決定了其經營的好壞,也就是說第四方物流除了具有強有力的人才、資金和技術以外,還應該具有與一系列服務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的能力。

  從1998年到2013年,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其實并沒有本質變化。到了中國的菜鳥物流,他們是這樣闡述的:菜鳥網絡将利用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建立開放、透明、共享的資料應用平台,為電子商務企業、物流公司、倉儲企業、第三方物流服務商、供應鍊服務商等各類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支援物流行業向高附加值領域發展和更新。最終促使建立社會化資源高效協同機制,提升中國社會化物流服務品質,打造中國未來商業基礎設施。

  而這個中國智能骨幹網體系(菜鳥網絡),将通過自建、共建、合作、改造等多種模式,在全中國範圍内形成一套開放的社會化倉儲設施網絡。

  概念類的解釋是蒼白枯燥的,且不同國家乃至不同企業對第四方物流的了解也有偏差,這幾年中國國内的幾大物流公司又對第四方物流提出先的見解。但無論如何,包括美國、日本、中國在内的國家,關于第四方物流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概念階段,真正大規模落地的案例在中國的菜鳥物流出來之前幾乎沒有。

  要想把第四方物流運轉好,我認為需要以下8個方面的能力和理念:雲計算、大資料、連接配接一切、人人都是參與者、智慧生産(運輸、制造、研發等)、 IT綜合解決方案、博弈多赢、社交網絡。

  由于我們本章節還是講述第四方物流的起源和實施方式,是以這8大能力我們這裡略過不表,将會在第二章節重點一一闡述。

  今天筆者來講述一個微觀的案例,來具體說下第四方平台是如何統籌第三方物流體系和電商平台,進而給我們的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服務。希望我們的相關企業家朋友也能夠舉一反三,從中得出一些思路上的突破。雖然第四方平台是BAT這種巨頭型企業的專利,但作為第三方企業我們至少可以學會如何去擁抱第四方平台,進而實作跳躍式發展。

  這個案例還是由2015年雙11期間的“14分鐘”案例談起吧。

  在第一篇開篇的章節中筆者提到這個案例:中原標準時間2015年11月11日淩晨零點14分,北京朝陽區的一位買家就收到了剛剛在天貓上購買的微鲸電視。僅僅14分鐘,消費者從購物到收貨,這個新聞很小,但我們認為這個時刻應該被載入中國物流史。

  經常在網上進行購物的朋友應該對貨品的達到速度有直覺的感受,一般來說通過淘寶購物3—5天是一個正常的時間,通過京東購買京東自營産品次日達甚至當日達都有可能。但這幾種模式中,大型物流最快的也都需要幾個小時才能把貨品從出庫到使用者手中。再快就需要承受巨大的虧損壓力,2011年左右有一家名為“快書包”的電商平台,将北京城内訂單的配送時間壓縮到了1個小時以内,但最終這種不切實際的第三方物流應用在商業模式後,在使用者的一片叫好聲中走向滅亡。

  可想而知,第四方物流平台菜鳥和第三方物流公司日日順協助後,14分鐘時間就将一台電視送到使用者手來是何等驚人的效率。那這14分鐘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在解釋14分鐘效率之前,我們先來以京東為例,簡單了解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流程:

  015-10-05 16:29:38您送出了訂單,請等待系統确認客戶

  2015-10-05 16:33:32您的訂單已經進入京東北京1号庫準備出庫系統

  2015-10-05 16:33:33您的訂單預計10月6日送達您手中系統

  2015-10-05 17:40:22您的訂單已經列印完畢楊麗娜

  2015-10-05 17:48:36您的訂單已經揀貨完成王學剛

  2015-10-05 18:40:24掃描員已經掃描張鵬

  2015-10-05 18:40:25打包成功京東打包員

  2015-10-05 18:49:32您的訂單在【北京馬駒橋分揀中心】分揀完成餘梅

  2015-10-05 23:45:01您的訂單在【北京馬駒橋分揀中心】發貨完成,準備送往【北京甘家口站】餘梅

  2015-10-06 05:47:20您的訂單在【北京甘家口站】驗貨完成,正在配置設定配送員劉國

  2015-10-06 08:12:31配送員【張永潔】已出發,聯系電話【1570132*****或010-5728***,感謝您的耐心等待,參加評價還能赢取京豆呦】張永潔

  2015-10-06 09:55:36感謝您在京東購物,歡迎您再次光臨!張永潔

  通過這個流程表,可以看出這幾乎已經是中國第三方物流中,效率最高的一家公司,京東的當日達和次日達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邏輯,但是由于受限于自身第三方物流的建構體系,隻有入倉(京東自營)的産品才能實作這樣的效率,入駐京東的其他外部商戶則依然需要幾天時間才能把商品送到消費者手裡。

  而菜鳥網絡這種第四方物流的強大之處,就在于不管是你是哪家快遞公司,哪個店鋪出售去的哪個産品,在未來某一天幾乎都可以實作全中國的24小時到達。之是以要加上幾乎二字,是因為畢竟還有一些特别偏遠的山區和人迹稀少的地區,依然難以通過資訊手段去做改變。

  現在我們來具體解釋下2015年雙11期間這14分鐘具體是怎麼做到的?菜鳥物流到底和日日順以及天貓進行了怎樣的配合協作,才達到了這樣的效率?并且我們如果能深刻了解這種模式的話,未來這種高效的配送将會實作批量标準化。

  因為大資料和雲計算技術的不斷更新,在以往消費發生後才能安排派送的行為,到今天消費發生之前就可以進行了。很顯然,這次雙11期間14分鐘送到消費者手裡的微鲸電視就是在消費者下單前的半個小時或者幾個小時甚至更長久的時間之前送到了距離消費最近的日日順物流配送站。

【菜鳥網絡系列研究】第四方物流體如何統籌第三方物流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這個過程如下:

  大概在2015年11月11零點之前的某個時間段,市民王先生在早晨一大早或者下班後打開天貓手機用戶端,經過選購後把一台微鲸電視放到天貓的購物車。與此同時在北京市不同片區的不同消費者,浏覽了或者加購物車了各種各樣的大件家電。

  做為雙11狂歡節的主場,天貓做好了響應幾億消費者需求的準備,其中幾億個快遞資訊的處理協調,則成為了工作的重心。王先生在把微鲸電視加入購物車的一瞬間,在阿裡巴巴大資料技術的支援下,天貓的系統和菜鳥網絡的系統以及阿裡巴巴旗下其他骨幹系統都已經打通,各方幾乎第一時間獲悉這個資料變動,經過菜鳥網絡判斷(這個判斷過程雖然考慮到貨品屬性、運送距離、王先生的作息習慣等等多個次元,但判斷時間縮短到可以忽略),由于這是一台大家電,大家電需要找一家能夠配送安裝大額家電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海爾旗下的日日順物流所覆寫的區域有一個“網格”正好覆寫了王先生的家,就這樣海爾日日順則成為了首選。

  菜鳥物流在經過短暫的系統判斷後,把這個資訊“告知”給了日日順物流,安排日日順物流來提前完成貨品的準備。而在天貓上開店的微鲸電視也處在阿裡巴巴大資料的環節上,也第一時間得知消費者的需求,以及日日順的物流支援,提前準備好貨品給了日日順物流。

  就這樣,雙11晚上零點剛過,王先生把加入購物車的商品做了支付。第一時間,日日順物流在接到系統訂單後,将商品出庫裝車(當然也可能貨品提前到了車上),通過菜鳥網絡結合高德地圖(阿裡巴巴旗下地圖平台)路況資訊計算的最佳配送路線,才能如此快的将商品送達消費者。

  以上14分鐘的案例效率非常誇張,但絕非個例。事實上,根據菜鳥網絡大資料預測,即使消費者沒有把産品加入購物車,隻是通過各大網絡平台進行興趣浏覽,商家也會提前鎖定到區縣的暢銷型号,并把相關商品提前下沉到對應的中心、網點,讓商品距離使用者最近。因為阿裡巴巴/菜鳥網絡的大資料體系是針對全網的,這個過程中消費者不管是通過新浪微網誌還是優酷網或者UC浏覽器這樣的平台,所進行的任何搜素、浏覽行為,都被阿裡巴巴的大資料進行記錄并且分析,最終得以為阿裡巴巴的電商、金融、物流、大資料四大戰略業務服務。

  就這樣,雙11當天,菜鳥物流把幾億個包裹迅速的配置設定給四通一達、順豐、郵政、ups、日日順等多家物流公司。在雙11開始後,20分鐘後張三收到了包裹,30分鐘後李四又收到了購買的産品。這樣的案例在2015年的雙11不計其數,至于第二天一大早收到包裹的消費者就更多了。

  在中國第三方的物流公司成千上萬,以往的配送模式是以而改變。現在中國主流第三方公司,都要考慮一個事情:如何通過資訊系統群組織機構的變化,來對接第四方物流,對接未來!

  第四方放物流的出現,讓企業和企業的競争格局也發生了變化。阿裡巴巴此前和蘇甯是競争對手,2015年阿裡巴巴耗資283億入股蘇甯,成為蘇甯戰略大股東,其實看重的除了蘇甯的連鎖管道能力之外,另外一項考量就是蘇甯不亞于京東的物流布局體系了。未來,如果京東這樣已經耗資數百億建立物流體系的公司,要想更近一步,不是繼續在全國各地繼續圈地建設物流中心,而是擁抱第四方物流平台,目前看來菜鳥物流就是最好的選擇,隻是目前以馬雲和劉強東的敵對關系,這個過程需要一個時間,但筆者分析來看不會太久。

  可以說菜鳥物流作為第四方物流概念的落地展現,有數億個案例對第四方物流這個概念做了最好的闡述。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被譽為全球科技和物流最發達的國家,此時此刻隻能望洋興歎,對中國的物流效率如此之高羨慕嫉妒恨。直到今天,美國的電子商務業務,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消費者購物後往往3---5天甚至1周到貨也是家常便飯。而中國未來通過第四方物流的實施落地,通過物流資訊化的發展,為中國整體實力趕超美國提供了巨大助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