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道師:手機直播平台要破除資料量評價名額

丁道師:手機直播平台要破除資料量評價名額

最近一段時間值乎、分答等知識經濟平台紛紛獲得資本的青睐,再加上已經發展多年的豬八戒平台,說明了在我們這個領域不打擦邊球的内容也能獲得消費者和業界的認可。

  進入2016年以來,以花椒、映客、鬥魚等為主的手機直播平台借助網紅經濟的熱潮,成為業界關注的現象級産業。然而在手機直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因為直播的内容三觀不正、資料造假等問題廣受行業病垢。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基于PC網際網路時代視訊行業發生的一些問題,闡述了我的觀點“視訊行業要破除閱讀量評價名額”,沒想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繼承了PC網際網路時代的不少毛病,還是有大量的主播或者内容分享人打着色情、侵權擦邊球,用嘩衆取寵的内容吸引閱讀量,進而賺取關注度和money。

  當時那篇文章我認為放到今天釋出,可能更合适。相比PC網際網路時代的局限性,手機直播無所不在,不管是有益的資訊還是有害的資訊都可以迅速的傳播、放大。

  ------------以下是文章内容---------------

  一般來說,在數字化時代,衡量某件作品的價值往往我們喜歡通過具體的量化資料來對其價值進行評估。是以我們經常看到某電視劇收視率破2,份額達到10%,或者某熱門偶像劇點選量突破20億的新聞。

  在一切以數字來量化的當下,導緻我們的内容生産者為了追求片面的資料增長,忽視了節目品質的提升,所生産的内容為了迎合觀衆而迎合觀衆,而不是真正從思想高度或者藝術性去感染使用者。是以我覺得到了今天這種思想需必須改變,我們的行業亟需打破以點選量或者播放量為标準的潛規則,讓真正好的有價值的内容走上曆史的舞台。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考量。

  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化審醜”

  之前我在分析媒體演進的時候談到過:在網際網路時代,公衆關注的東西永遠是那些“不好”的東西,文化領域更是如此。我們的網民越來越對一些低俗、粗劣的文化出品感興趣。

  打開百度風雲榜,再點選進入十大小說排行榜。我們很遺憾的發現排名前100名的文學作品有90本是網絡小說。

  每天通過百度搜尋吞噬星空、鬥破蒼穹的人要比搜尋三國演義、紅樓夢的人多幾十倍不止。 事實上很多網絡快餐小說讀來毫無任何營養,很多時候我們隻是用其來打發時間而已,雖然這個道理網民們也都懂。但越是沒有營養,越是浮躁,越是離奇的小說越能火起來,吸引到網民的眼球,進而賺取大量的鈔票。

  我們很無奈的發現當下快餐化的網絡内容已經成為絕對主流,當《暴走大事件》《萬萬沒想到》乃至胥渡吧這類型網絡内容生産者走紅的時候,李銀河、阿來、厲以甯、王逸舟、阮宗澤等真正有思想和深度的人卻沒有被年輕一代的大衆熟知。

  真正有價值的内容未必能夠“大衆化”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句話雖然刻薄但在某種程度上真實情況的确如此。中國媒體行業也是如此,在我看來真正有價值的内容(包括文字、視訊、圖檔等等一切展現方式)未必能被大部分人所關注所喜歡。

  以我多次當做案例研究的騰訊新聞的《事實說》為例,這檔資訊視訊節目近期累計點選突破5000萬,很多人感覺5000萬太少了,随便一部楊幂和黃曉明出演的偶像劇的某一集都有這個量級了,其實我想說的就這5000萬在媒體類視訊其實算一個驚人數量。平心而論,5000萬不是一個大數目,但這5000萬點選背後的觀看人群是一批有思想、有理想、有較高文化層次和修養甚至較高社會地位的人群。

  換句話說,中國現代文化,不管是影視娛樂還是資訊視訊,要想真正赢得尊重獲得長足發展,靠的不是《甄嬛傳》《活色生香》或者《萬萬沒想到》《十萬個冷笑話》這種動辄幾億幾十億點選或者播放的内容,也不是《鬥破蒼穹》《完美世界》這種搜尋量比四大名著都多了幾十倍的小說。

  中國文化的軟實力,還是要靠騰訊《事實說》、鳳凰《大學問》、速途《途夫有話說》等等這一類型真正有思想、有品質、有内涵的深度節目和生産節目的人,雖然這類型節目和這類新人目前在中國的閱聽人少的可憐。

  公衆▪媒體的進化論

  有價值的内容閱聽人少,甚至從經營學的角度來看如果長期無法通過有價值的内容擷取收益,那麼内容提供方将難以為繼,最終有價值的内容難以為繼,畢竟新聞理想或者内容價值不能當飯吃。大家或許已經發現,我上文提到的幾個媒體的視訊節目,大部分都有“靠山”或者節目以外的資金來源,靠山的存在讓我們的媒體内容制作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容的提升上來。

  不過,我認為這種情況正在改變,現在随着國民素質的進一步提升和移動支付習慣的普及,我們的深度的有價值的内容的商業價值正在進一步凸顯。以搜狐新聞用戶端為例,某報刊入駐後,居然做到了300萬的廣告收入;再以移動閱讀APP掌閱iReader為例,使用者幾個月,付費使用者早已經已經足夠支撐起數百人的營運團隊和企業日常開支。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基本上深度類的視訊節目成為了一線門戶網站和垂直網站的标配,甚至筆者主講的《途夫有話說》都已經做到接近40期,這檔枯燥的行業觀察類節目,也收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更不用說前文提到的騰訊《事實說》達到驚人的5000萬點選,我想如果這檔節目想要盈利,随時都可以(當然騰訊這種土豪企業,靠這種節目賺影響力比賺錢更重要),這5000萬點選所擷取的收益絕對不會比那些搞怪低俗類的過億點選的視訊少。

  寫在最後:去年北美歌壇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說的是當大家都在想法設法讓更多的音樂平台推薦音樂以增加點選量和關注度的時候,當紅歌手泰勒斯威芙卻特做了一件讓人震驚的事情---要求所有的音樂平台下架,如果歌迷要想聽她的音樂必須花錢購買。我想,泰勒的舉動就是一個内容提供者價值觀不妥協的典型案例,這起震驚全球的事件或許就是我今天文章所講的趨勢的一個分水嶺,總之我堅信在不就的将來真正能夠大行其道并且實作多方效應共赢的,一定是真正有價值的内容,而不是嘩衆取寵的内容。

  最近一段時間值乎、分答等知識經濟平台紛紛獲得資本的青睐,再加上已經發展多年的豬八戒平台,說明了在我們這個領域不打擦邊球的内容也能獲得消費者和業界的認可。當然,很多時候我們的資本方也要用錢投票,來引領行業正确的方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