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由C2C到B2C模式轉型:1對1教育到底該怎麼做?

由C2C到B2C模式轉型:1對1教育到底該怎麼做?

面對時時刻刻發生變革的市場,我們1對1教育首先要在平台方進行完善改革,然後再從使用者端進行改革。

  日前,學大教育聯手緻優舉行了主題為“個性化教育趨勢與洞見”的媒體溝通會。在媒體溝通會上,學大教育CEO金鑫分享了關于投資緻優教育背後的思考,以及對O2O的看法。

  金鑫表示上門和實體店兩種模式将長期并行存在于一對一輔導行業,K12教育機構隻能采用B2C模式,這是由使用者需求——“可控的、高标準的教學供給”決定的,教學過程管理是教學供給标準化的最重要環節。

  在我看來,線上教育或者o2o教育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是時候該把那些喊出的口号和理念落地了。事實上,正如早年的電子商務模式一樣,逐漸的由淘寶為代表的C2C模式變成了以天貓和京東為代表的B2C模式為主導。1對1乃至其他教育模式也是如此,線上教育過去的幾年走了太多彎路,很多時候原因就是沒搞清楚需求和供給的關系。如何通過全新的網際網路思維和管道,搭建基于B2C模式的O2O的教育平台,解決供給方和需求方的沖突,是目前對1教育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面對時時刻刻發生變革的市場,我們1對1教育首先要在平台方進行完善改革,然後再從使用者端進行改革。理念的轉變,會讓我們的線上教育平台服務提供商從教學研發到教學過程把控上做出全新的更新,進而滿足各方的需求。下面,我就結合3月18日當天金鑫的分享,然後加上我的一些分析,來和大家探讨下未來的1對1教育到底應該是怎麼發展?

  由C2C到B2C模式更新勢在必行

  教育産品和服務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制約了過去的教育産品可以規模化無法标準化。目前K12階段的線上教育平台如瘋狂老師、輕輕家教及跟誰學等大部分線上教育平台主打的還是C2C模式:即網際網路服務商提供平台,教師和學生進行自由教育。教育過程中平台本身不輸入師資力量和教育産品,買賣雙方全憑自主自願在平台交易。這種模式最大的缺點就是教學品質參差不齊,難以把控教學流程。而在K12階段的學生群體,學生的自控力及主動意願還沒有發展完善,而家長對于學習效果有強需求。基于這樣的市場原因,1對1的教育品牌隻能采用B2C(品牌化)模式,平台方全程參與到教學内容和教學程序的監測,才能保證教學品質和教學品質。

  緻優在平台大行其道的狀況下,反其道行之,從過程及結果管控入手,形成閉環的管控邏輯。在這種模式之下,上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做練習,老師當堂講解和批改,做錯的題當場分析錯題原因,并且通過點選記錄錯誤原因。老師講題時,直接在點陣紙上書寫,筆記即可顯示在iPad上,講題結束後,點選儲存,即可儲存筆記,并綁定至相應題目。下課後,家長通過微信收到學生的課程報告和筆記等資訊。利用這種O2O的教育模式,可以做到四方的需求同時被滿足和釋放(平台方緻優、服務方老師、使用方學生、付費方家長),緻優教育總部監控教師的教學過程,學生可以記錄和收集上課時的知識點,老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随時查詢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水準,家長可了解每節課所提供的教學服務價值。

  緻優教育的B2C模式所進行的服務被很多機構關注,而且在今年1月6日還獲得6000萬元A輪融資,由聯想控股旗下的君聯資本投資。聯想旗下投資公司的投資風格我比較熟悉,基本上都是有的放矢,投資的新銳企業都是能代表未來風向的。緻優教育的核心骨幹來自學大教育,在産品、資源、資金上得到學大的大力支援,同時又主打機構之外另一個市場空間非常大的上門服務,這是君聯資本乃至其他機構看重其的原因所在。

  1對1教育也可以标準化 并且将成主流

  長期以來,市場及使用者已經認可1對1教育的服務價值,但是服務的非标準化,結果的非可控化,以及沒法消除的固定成本結構導緻利潤較低,讓1對1教育的市場前景一直争議不斷。在筆者看來,就像幾年前業界都說家政服務無法标準化難以出現巨頭的觀點一樣,後來58到家就是通過标準化的服務流程和管理理念,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阿姨們可以給不同使用者提供标準化的服務,然後58到家今天也成了小巨頭。對于1對1教育行業來說也是如此,标準化服務将會成主流,未來不能提供标準化、可視化、可控化服務的機構将慢慢被行業淘汰。

  線上教育同樣需要開展服務标準化工作,這才是在行業中提高服務品質、做強服務平台的核心競争力。

  從教育平台的近期動作來看,改善過去對老師端的“弱管理”思維,加大教育标準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已是共識。一方面開始轉向重點扶持小機構或小工作室式,另一方面不斷優化老師版APP的教育管理。

  以緻優教育舉例,他們作為B2C模式的代表,從一開始就非常“重”:從打造後端的内容題庫,到教學過程的産品化參與,以及師資的全職化和服務的标準化。緻優教育CEO任洋輝認為,隻有先把基礎設施建好,樹立較高的行業标準,才能真正确立自己的競争壁壘,而後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最終在建立品牌的影響力之後,才會迅速複制自己的标準化模式,形成一個超級平台。

  “網際網路+1對1教育”還有長路要走

  其實,通過網際網路進行1對1教育不是新鮮的概念,早在2001年,學大的前身——家教網探索的就是通過線上比對教師及學生資訊的問題。但受制于早期網際網路技術和需求側理念的制約,一直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

  近些年,移動網際網路對使用者生活方式的沖擊已經有了很大改變,新模式接受度大增。但網際網路+1對1教育依然有點欠缺,核心就是隻實作了“找老師”的淺層需求,但根本需求“提分快”依然沒有顯示出技術帶來的變革。學大2013年提出e學大,2015年緻優教育成立,其設計的底層思維都是圍繞效果來做的,方法有了、産品有了,接下來市場接受度如何是需要時間來印證的。

  那未來的1對1教育還會有哪些改變呢?在我看來,除了B2C平台不斷的更新和服務的完善之外,還需要平台戰略的考量。能否成長為全國型的知名平台,一方面考驗的是平台自身營運成長的能力,能否不斷積累口碑去擷取使用者信任,另一方面像緻優這樣獲得行業品牌企業背書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但無論如何,緻優的勢頭正在崛起,行業其它競争對手對網際網路平台這塊肥肉也始終虎視眈眈,離市場成熟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

  可以看出來,以滿足教學效果為核心使用者訴求的考慮下,教育B2C将是必然趨勢,而在未來,學大+緻優會采取兩條賽道同步開啟來共同争奪一對一市場大蛋糕,其中,e學大作為内部教學體系,支援到店一對一教學,而緻優模式作為獨立營運的模式,去填補上門家教的市場空白。學大和緻優未來如果能夠把協同戰略落實好,将會産生聚大的裂變效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