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前言

1941年,德國法西斯正在張開血盆大嘴,伸出貪婪的鐵爪,一步步向蘇聯逼近,真正的陰影籠罩了整個莫斯科。

賀子珍及其他共産黨派被派往蘇聯去學習和治病的同志,正在一批一批的準備回國。就在這時,賀子珍決定留在蘇聯。之是以不願回國,是因為她不願再回想起傷心的往事,不願再看到主席同江青在一起,至少在感情上她是接受不了的。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毛澤東和賀子珍

嬌嬌開始發現,媽媽是個疲憊不堪的媽媽

正在戰友們一批批的離去之際,1941年6月,德蘇戰争爆發了,有的同志在回國途中被德軍打散,在中蘇邊境流落了好幾個月,吃了好多苦頭才回到祖國。

但是他們比留下來的人要幸運的多。德軍的快速推進,很快就兵臨莫斯科城下,他們用重兵把莫斯科包圍了起來。莫斯科人每天隻能吃到很少一點面包,很多人都餓死了。一些從中國來沒有走的同志,也餓死了。

在德軍合圍莫斯科之前,莫斯科的機關、市民緊急疏散,東方大學已經停辦,國際兒童院則搬到伊萬諾夫市去。沒有回國的賀子珍、嬌嬌還有她的兩個哥哥岸英和岸青,都随國際兒童院來到伊萬諾夫市。

在兒童醫院撤離之前,嬌嬌看到了莫斯科遭受轟炸的情形。德國的飛機像蝗蟲一樣,一批接一批的輪番在莫斯科市的上空投擲炸彈,許多房屋的玻璃都被震碎了。更可怕的是那刺耳的防空警報聲,日夜響個不停,弄得人精神緊張,無法安甯。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賀子珍

嬌嬌(李敏)就曾親眼看到過一顆炸彈,在住地的附近爆炸,她在蘇聯最好的朋友,西班牙小弟弟住的樓房倒塌了,她從此再也沒有見到這個好朋友。後來媽媽告訴她,西班牙小弟弟可能被炸死了,嬌嬌傷心了好久。

伊萬諾夫市是一個冰天雪地的嚴寒世界,常年冰雪不化,零下四五十度的氣溫。這裡的人們穿着又厚又長的皮大衣,戴着深深的大皮帽子。

在室外待的時間久了,就會手腳麻木,失去知覺。冬天,嬌嬌就同好朋友們在屋外玩,凍紅了鼻子、耳朵、手腳,這不要緊,就怕凍的發白了。耳朵鼻子一發白,就要壞事,得趕緊用雪去搓,直到發紅為止,否則這些器官就要壞死了。

蘇聯的黨提出了一個口号,一切為了前線,支援前線,為前線服務,這是留在後方的蘇聯人民,包括居住在蘇聯的外國僑民的主要任務。

之前每個月60盧币的津貼已經停發,一切生活用品的供給也已經停止。賀子珍同其他留在蘇聯的中國同志,必須自食其力,掙錢去買配給的口糧。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毛主席(1936年攝于延安)

婦女一般的任務就是織毛衣,定額是每個月織一件毛衣,每周織三雙襪子。織毛線的活難不住賀子珍,她在老家永新的福音學校女部學習時,手工勞作課學過織毛線。

這裡發下來織毛衣,毛襪的線比較粗,相對比較好打。但因為數量多,要按時完成這些任務,并不是那麼輕松的。嬌嬌常常發現,自己睡了一覺醒來,媽媽還坐在被窩裡織襪子。再睡醒一覺,媽媽仍然坐着在織毛衣或者襪子。

就這樣慢慢的織着織着,嬌嬌也長大了。逐漸懂事的嬌嬌開始發現,自己的媽媽是個疲憊不堪的媽媽。

饑餓困擾着他們

然而最嚴重的困難是饑餓。在蘇聯,兒童曆來是受到特殊照顧的。在食物極端匮乏的戰争環境,在國際兒童院生活的嬌嬌和他的兩個哥哥,每天都可以吃到500克白面包,有時還有一點洋芋,當然肉是不可能有的,這已經是優待了。

而賀子珍呢,一天隻能配給300克又粗又硬的黑面包,沒有副食,沒有油水。這點口糧,且不說要分成兩頓吃,就是一頓賀子珍也吃不飽。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賀子珍和李敏

有一次,她實在餓的太厲害,拿着一天的口糧,走出商店沒有幾步,這三口兩口全部吃掉了。

開始的時候,嬌嬌還小,這點定量可以裝飽她的肚皮。可是她的兩個正在長身體的哥哥就不夠了,兩個小夥子經常帶着饑餓的肚子,來到賀媽媽的身邊找吃的。

賀子珍一貫慷慨大方,體貼他人。她的戰友們形容她:“隻要是賀子珍的東西,誰都可以跟她一起使用。”事實也确實是這樣。

她看着兩個十分饑餓的孩子,于心不忍,硬是從自己可憐的定量中摳出一些來,留給他們吃。她還将嬌嬌的口糧從國際兒童院領回家,自己跟嬌嬌一起吃,而自己的口糧讓給兩個大哥哥吃。此時嬌嬌眼中的媽媽,是個疲勞兼饑餓的媽媽。

為了填飽肚子,賀子珍在打毛衣之餘,又開荒種菜。在戰争的年月,在後方的蘇聯人民,都是用這種辦法來補充食物供應的不足。

她拖着赢弱的身體,用鋤頭一點一點的刨開那像石頭一樣硬的土地,把它打碎,堆成兩個菜畦。兩個男孩在課餘和假日,也常常會來幫忙。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毛主席與李敏

精明的當地人懂得充分利用開出的土地套種間種,能吃上一茬接一茬的蔬菜。而不懂莊稼活的賀子珍,第一年把兩個菜畦全部種上胡蘿蔔,肥也施的不足,長出來的胡蘿蔔,小的就像剛出生的小耗子。

也正是這些長不大的胡蘿蔔,給嬌嬌的生活帶來了許許多多的甜蜜與歡樂。在戰争年代,白糖是極罕見的奢侈品,又甜又脆的胡蘿蔔成為了嬌嬌心中白糖的替代品。

第二年賀子珍就有經驗了,在自留地上種上了苋菜、菠菜、洋芋、黃豆。胃口越來越大的嬌嬌,每天眼巴巴的盯着這塊土地,盼着小苗出土、長大,變成可口的食物。

在戰争的日子,不僅糧食缺乏,鹽也缺乏。這種生活的必需品竟然成了奢侈品。賀子珍煮洋芋,經常不放鹽,就用白水煮。這種吃法,時間長了,即使肚子很餓,吃着也會覺得犯惡心。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李敏和毛主席父女合照

此時的她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家庭主婦,打毛衣、幹農活、操持家務、洗衣做飯。日複一日,都是這些單調的令人愚昧、心煩的簡單勞動。她留在蘇聯時的計劃:學好俄文,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全部落空。

她的手裂開一個個口子,很多地方還化了膿包。為了不顯得自己格格不入,她入鄉随俗,穿上窄小的高跟鞋。時間久了,她的腳趾嚴重變形,再加上整天務農,她的腳也多處鼓包、化膿。

賀子珍的身子瘦得像麻杆。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全身像散了架子一樣,再也爬不起來。但到了第二天,她仍然會撐着瘦弱的身子,忙前忙後,為兒女們操勞。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革命紀念館對賀子珍的介紹

當時的嬌嬌太小了,不能了解媽媽的困難和辛勞。她同兩個哥哥搶東西吃,把媽媽用自己種的洋芋換來的一小袋鹽偷偷吃完。

後來回憶起這段往事,嬌嬌感慨地說:“那個時候根本管不了這麼多,而且年紀又小,在自己肚子沒吃飽之前,隻想着自己的肚子。隻有在肚子吃飽之後,才會惦記媽媽和别人。是以我覺得媽媽是偉大的,她甯願自己餓肚子,也要讓兒女們吃飽。”

嬌嬌覺得媽媽不愛她了

人們常說,過度的疲勞會使人煩躁。忙碌未能讓賀子珍忘掉不愉快的過去,相反卻加重了她的心理負擔。她把痛苦一層又一層的埋藏在心底,越積越厚,越壓越重,到了她難以承受的地步。她的肝火越來越旺,常常會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對嬌嬌的态度也由嬌寵變得嚴厲起來。

這一天,她竟然動手打了嬌嬌。那是一個寒冷的冬日,在這個風雪肆虐的小城市,可供孩子們玩樂的東西太少了。戶外除了冰,就是雪。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賀子珍和妹妹賀怡

一天,嬌嬌和小朋友們玩起了印雪印的遊戲來。這個遊戲就是孩子們在沒有人踩踏過的雪地上,張開雙手,張開雙腿,平卧在雪上,在高高的積雪上印下自己的身子。

然後由别的孩子拉着她的手,直直的把她提起來。這個遊戲的要求是:印子要清晰,周邊沒有損壞。

孩子們商量着進行比賽,每人印一排,看誰印的漂亮整齊。這個遊戲對于嬌嬌來說,新鮮且好玩。她玩的十分開心。

回到家後,她興沖沖地向媽媽講述了這一切,她以為媽媽會感興趣。沒想到賀子珍在聽到還有兩個男生時,頓時變了臉,闆着臉說:“你一個女孩子跟一群男孩子在一起玩這種遊戲,你就不會臉紅嗎?”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李敏與李讷

嬌嬌當然不同意媽媽的想法了,就與媽媽争辯了起來,希望向媽媽講述實情,得到媽媽的了解。但令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一番話反倒是激怒了媽媽,賀子珍第一次動手打了嬌嬌。

嬌嬌頭一回挨打,自然是十分委屈。她大哭起來,而賀子珍的怒火卻越來越大。嬌嬌哭的聲音越大,她打的越起勁。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李敏

賀子珍為什麼會動如此大怒?她覺得,這也是為了女兒好。她覺得自己之前對女兒過于寵溺,而現在女兒長大了,變野了。如果再這樣下去,可能就會毀了女兒的一生。

飽經滄桑的她,知道社會的複雜,人心的叵測,欺侮淩辱幼女的事件,實在是太多了。如果這種現象降臨到女兒的身上,她怎麼對得起女兒?怎麼對得起千裡迢迢把女兒送來的毛主席?

她越想越覺得後悔,恨自己糊塗,對女兒管晚了。她的拳頭落在女兒的身上,痛在自己的心上。嬌嬌哭完已經像個沒事人一樣了,但賀子珍卻不由得哭了起來。

從此,賀子珍對嬌嬌很少有笑容。她同嬌嬌說話,面孔都是闆着的,口氣都是指令式的,沒有商量的餘地。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李敏與劉思齊等在一起

賀子珍下了道死指令,不許嬌嬌同孩子們往來,特别是大一點的男孩子。從國際兒童醫院放學以後,她就被關在家裡。她常常趴在窗台上,望着窗外歡蹦亂跳的小朋友們,眼眶裡含着淚水。

她多麼想飛出去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呀。對于媽媽的責備,嬌嬌一直想不通。雖然媽媽給她講過許多小女孩受欺辱的故事,但她始終覺得這種事情雖說是有的,但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

她覺得同自己一起玩耍的,大多都是女孩子,雖說有兩個男孩子,但也同自己一般大,哪有那麼多心眼呢?她當然知道媽媽見得多,這樣說肯定是有道理的。

但對嬌嬌來說,是不符合事實的。但是,媽媽不肯聽嬌嬌的解釋,也不相信嬌嬌的話,嬌嬌隻能自己心裡默默委屈。

任何事情有第一次,就會有之後的無數次。嬌嬌覺得媽媽變得不愛她了,無論自己怎麼做,都無法讨得媽媽的喜歡。媽媽一次又一次的打她,讓她覺得很絕望。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李敏的平民生活照

就這樣,嬌嬌常常因為一點點小事被媽媽大喊大罵,動手打她。賀子珍不讓嬌嬌同小朋友玩的禁令,一直到來年開春印不成雪印了,才算終止。

在這個時期,嬌嬌對媽媽的看法是很沖突的。她有時候覺得媽媽心太狠,有時候又覺得媽媽的嚴厲并不是沒有道理的。很多時候,她也能夠了解媽媽,媽媽的要求确實是希望她學好。

嬌嬌之是以會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漸漸改變了她的看法。好幾次她發現,媽媽對她并不是隻是嚴厲苛刻的一面,媽媽是愛她的,而且是非常的愛。

隻是使用了一種獨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罷了,是一種寓于嚴厲中的愛。當然,賀子珍與女兒相處,并不是隻有訓斥與打罵,有時候仍表現出摯愛與熱情。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毛主席和賀子珍合影

在賀子珍心裡,女兒是她的寬慰,是她的精神支柱,她是為了女兒才這樣苦熬人生的。她常常在夜裡睡不着的時候,起床端詳着熟睡的女兒,親吻她的額頭,眼淚一滴滴的落下來。

是媽媽救活了嬌嬌

後來嬌嬌在國際兒童醫院住宿,一周才回一次家。賀子珍一個人在家,沒有女兒的陪伴,她常常感到分外的孤獨與冷清。

沒有母親的照顧,嬌嬌在學校突然得了感冒。賀子珍得知後,内心十分擔心。但因為學校非節假日不允許家長探望,賀子珍隻能一個人在家幹着急。

但她越想越害怕。她再也忍耐不住了,這天,天色已晚,已經是大半夜了,她穿好衣服來到國際兒童院,走到嬌嬌床前,把正在熟睡的嬌嬌連同被子一把抱起,準備回家。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賀子珍在井岡山

保育員發現後一把攔住,這是絕對不允許的。賀子珍也拗不過保育員,隻能自己回家。

這一夜過後,嬌嬌的病情更加嚴重了,發高燒住進了醫院。此時的嬌嬌已經無法進食,還抽起風來,醫生使用了各種辦法,都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嬌嬌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

這天,醫生突然告訴她,嬌嬌的病狀已轉為肺炎,無法救治了,孩子已經挪出了兒童病房,推到太平間的副室。無論賀子珍怎麼哀求,醫生隻有一句話:“我們已經盡力了,無能為力了。”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換了裝束的賀子珍

賀子珍看着雙目緊閉,奄奄一,年僅5歲的嬌嬌,她覺得自己的女兒沒有死,她不能沒有女兒,她決定要自己親手将女兒救活。

跟醫生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後,她飛奔出去,買了女兒最喜歡吃的糖,還有一瓶牛奶。她來到太平間的外室,坐在嬌嬌的床頭,喂她吃這瓶帶糖的牛奶。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去蘇聯前,賀子珍在蘭州辦事處留影

幾天後,牛奶沒有了,賀子珍就喂嬌嬌羊奶。在賀子珍家附近,住着一個蘇聯老太太,她有一座小花園,園裡養了一隻小母羊,可以出售一些多餘的羊奶。

賀子珍拿自己種的洋芋跟老太太做交換。就這樣靠每日一小瓶羊奶,救嬌嬌的命。

她一邊喂嬌嬌喝奶,一邊嘴裡念叨着:“嬌嬌,嬌嬌,你醒醒呀,你看看媽媽呀。”有時候情緒激動起來,還會淚流滿面的大喊:“嬌嬌,你睜開眼看看媽媽呀,媽媽在叫你呢,你聽見了沒有?”

突然有一天,嬌嬌好像聽到了媽媽的聲音。她從昏迷中睜開了雙眼,她看到媽媽正坐在她的床頭,緊緊的抱着她。眼前的媽媽又慈祥又溫柔,嬌嬌用盡全身力氣弱弱的喊了聲:“媽媽!”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李敏夫婦與賀子珍

嬌嬌終于醒過來了,賀子珍欣喜若狂,她一陣風似的走進醫生的辦公室,報告了這個喜訊。她要求醫生讓嬌嬌重新回到兒童病房去,離開那間冰冷的太平間外室。

醫生跟随賀子珍去看嬌嬌,發現嬌嬌的病情果然出現了轉機,這是天大的奇迹,也同意了賀子珍的要求。

不想死的嬌嬌,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在媽媽的悉心照料下,她一天天好了起來。她的手腳原來是蜷縮僵硬的,現在也舒展開來了,臉上灰暗的死色也逐漸褪去。

這時,賀子珍又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把嬌嬌接回家去,由自己親自護理。這一次,醫生沒有阻攔,痛快的答應了賀子珍的要求。

于是,賀子珍雇了一輛馬拉的雪橇,把嬌嬌裡三層,外三層的裹住,帶回家了。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主席與賀子珍的井岡山八角樓故居

賀子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在賀子珍接嬌嬌回家的時候,她隻想到嬌嬌回家後的好處,自己可以日日夜夜照顧嬌嬌,她完全沒有想到會面臨多少困難。

回家之後的嬌嬌,康複的很慢,她的手和腳不論是在白天還是夜晚,都是冰涼涼的。即使整個人捂在被窩裡,仍然冷得把身子縮成一團。

雖說房子裡裝有暖氣,但形同虛設,室溫在0度以下。在這樣寒冷的屋裡,沒有病的人都受不住,何況是重病初愈的孩子呢。

賀子珍是一個從來不會伸手要東西的人,但為了孩子,她跑到國際兒童院去,請求給一點煤和柴。但她的要求遭到了拒絕,原因是沒有多餘的煤和柴。雖說賀子珍有些生氣,但她還是忍住了,沒有說什麼,回家了。

正在賀子珍為女兒的寒冷惆怅的時候,國際兒童院的負責人來找來,讓嬌嬌趕快回去上學。而她也應該回去幹活了,已經誤工很久了。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李敏和女兒孔東梅

賀子珍一聽連忙解釋說:嬌嬌的病并沒有痊愈,現在還不能回到兒童院去,而自己也還無法幹活,要在家裡照顧嬌嬌。

“你不勞動,不幹活,難道讓我們來養活你們這些懶家夥嗎?”這個人輕蔑的說道。

賀子珍覺得這個人是在污蔑自己,不僅僅是言語上,從他的眼神和表情中也看得出來。她的怒氣湧上頭來,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

她的聲音顫抖着,同這個負責人吵了起來。賀子珍内心積攢了太多的委屈與不甘。這個負責人用俄語叽裡咕噜說了一大堆話,最後兩句話讓賀子珍忍無可忍:“你瘋了吧?應該送進瘋人院!”賀子珍跟這個負責人争吵的更兇了。

幾天後,事情漸漸過去。賀子珍生了幾天悶氣,也再沒有多想。但沒有料到這場争吵會導緻如此嚴重的後果。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眉頭緊鎖的賀子珍與李敏在蘇聯合影

嬌嬌成了孤兒

突然有一天,賀子珍與女兒嬌嬌在屋裡呆着。門外有人敲門,叫門的是一個中國的女人。這個女人跟賀子珍常有來往,也是從國内來,因為個人生活問題沒有回國。

賀子珍聽到是熟人的叫門聲,便去起身開門。當她把門一拉開,馬上被門外站着一群穿白大褂的蘇聯人拽着就要往外拖。那個叫門的女子一閃身,不見了。

她用勁的掙紮着,嘴裡說道:“你們是哪裡來的?為什麼要抓我?”

“精神病院的,讓你去住院。”賀子珍氣壞了,自己又不是瘋子,為什麼要讓她住進精神病院?她瘋狂的反抗着,她不能離開生病還沒有完全康複的女兒。

但是瘦弱的賀子珍怎麼能敵得過幾個大漢,硬是把她拖出房門,塞進車裡開走了。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賀子珍與李敏在上海

屋裡的嬌嬌被吓壞了,她先是吓得大聲哭起來,喊着媽媽,她從床上爬起來,想撲到媽媽的身上,但卻被那群人一把推開。

她看到人們要把媽媽架走,她害怕極了。但媽媽還是被帶走了。媽媽凄厲的叫喊聲,撕裂着女兒的五髒六腑。幼小的嬌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自己的媽媽被抓走了,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可憐的嬌嬌,隻能用哭聲來表達她内心的悲苦與彷徨。

後來嬌嬌被送進國際兒童院,從此她開始了無父無母的孤兒式生活。從此,再也沒有人來探望嬌嬌,也沒有人同她提起過她的媽媽。

毛主席之女李敏,身患肺炎醫治無效遭棄,賀子珍賣衣救患病女兒

圖丨李敏在俄羅斯駐華使館接受記者采訪

她年複一年的在這裡學習、生活。她讀的是俄文,講的是俄語,她已經不會說中國話了,成了一個黑眼睛、黃皮膚的俄國小姑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