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譚嗣同5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大氣沉穩,讓人津津樂道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晚清文人譚嗣同這一首詩,至今仍是脍炙人口,讓人們印象深刻。

其實,譚嗣同也是一個寫對聯的高手,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對聯。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對聯的讀書人。一定要動動手指,關注我呀。

今天我和朋友們分享譚嗣同5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大氣沉穩,文采飛揚,讓人刮目相看!

第1副對聯:攬湖海英豪,力維時局;勖沅湘子弟,共贊中華。

這副對聯,不但對仗工整,而且感情充沛,具有一種濃烈的真情,表明譚嗣同投身報國的炙熱情感。

晚清時期,内憂外患,有識之士都感覺到國家危在旦夕。

譚嗣同心懷家國,在湖南與唐才常等人成立“南學會”,鼓吹救亡圖存。後來,譚嗣同更是用鮮血警醒世人,踐行了自己的愛國理念。

譚嗣同5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大氣沉穩,讓人津津樂道

譚嗣同知道“獨木不成林”的道理,結交天下英雄,希望有識之士能夠聯合起來,一起為國家出力。

這就是上聯“攬湖海英豪,力維時局”的意思,也可以看出譚嗣同是一個很有眼光的人。

勖是勉勵的意思,下聯主要從湖南的角度出發,譚嗣同是湖南人,是以期待湖南兒女一起努力,幫助中華恢複榮光。

這副對聯言簡意赅,感情豪邁,展現作者心系時局,寄望同仁後學的真情真性,令人感動。

從某種意義上說,早在晚清時期,以譚嗣同為代表的湖南傑出人物,就在湖南的大地灑下了未來的種子,讓群眾更加懂得什麼叫“愛國”,什麼叫“報國”。

順便提一下,此聯還有另一個版本,略微不同:“攬湖海英雄,力維時局;勖沅湘子弟,共贊中興。”

譚嗣同5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大氣沉穩,讓人津津樂道

第2副對聯:人影鏡中,被一片花光圍住;霜華秋後,看四山岚翠飛來。

譚嗣同除了抒懷的對聯,也有一些寫景的對聯,寫得頗為俊逸隽秀。

這副對聯是譚嗣同在甘肅布政司衙門所寫,乃是欣賞牡丹花所作。蘭州的牡丹在當年是非常出名的。

很多人不知道,譚嗣同的老爹曾在甘肅擔任甘肅布政使,譚嗣同也是以與甘肅結下了不解之緣。

對聯巧妙嵌入“一”和“四”的數字,增強了韻味。同時,“圍住”和“飛來”的動詞運用,增強了對聯的氣勢,顯得靜中有動,更加有文采。

譚嗣同5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大氣沉穩,讓人津津樂道

仔細品讀這副對聯,我們會發現譚嗣同眼中的景色不隻是清秀,更有一種雄姿英發的感覺,展現了譚嗣同獨特的英雄豪氣。

霜華秋後,看四山岚翠飛來。古人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對譚嗣同來說,同樣如此。

第3副對聯:為人豎起脊梁鐵;把卷撐開眼海銀。

譚嗣同這副對聯同樣具有一種英雄豪情,上聯說人應該挺直腰杆,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下聯說讀書能夠明事理,讓人看清前進的方向。

顯然,這副對聯是譚嗣同“自勉”的對聯,既是勉勵自己,也是勉勵他人,希望大家和他一樣,做一個胸懷正氣、铮铮鐵骨之人。

譚嗣同5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大氣沉穩,讓人津津樂道

古代有很多讀書人,說一套做一套,把聖人之言都當成了敲門磚,其實并沒有真心信奉書中的道理。

但是譚嗣同不一樣,他是真心實意,話是這麼說的,行動也是這麼做的。最後,譚嗣同用一腔熱血來報答家國,真正踐行了“讀書”和“做人”的道理。

第4副對聯:一鹗忽翔萬雲怒;群虬相奮孤劍啼。

這是譚嗣同送給秀才“黎尚雯”的對聯。

黎尚雯與譚嗣同、唐才常交誼甚笃,協助譚嗣同、唐才常等創立南學會、時務學堂。

是以說,譚嗣同和黎尚雯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譚嗣同5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大氣沉穩,讓人津津樂道

譚嗣同送給黎尚雯的這副對聯,主要是展現黎尚雯的孤傲不群,贊賞黎尚雯鶴立雞群的才能,佩服黎尚雯與當時的污穢進行戰鬥的“一腔孤勇”。

對聯用“一”和“孤”突出黎尚雯的艱難處境,用“萬”和“群”來展現黑暗勢力的強大,兩者形成了極大的對比。

顯然,譚嗣同對黎尚雯的欣賞,主要是建立在“報國”這一理念之上。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有譚嗣同寫下這副對聯,有譚嗣同的并肩作戰,相信孤獨的黎尚雯能得到一絲安慰。

譚嗣同5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大氣沉穩,讓人津津樂道

第5副對聯:思緯淹通,比羊叔子;定禮決疑,問陶覆之。

對聯是譚嗣同送給唐才常的。兩人志同道合,譚嗣同對唐才常也十分欣賞。

對聯不但對仗工整,而且巧妙融入了六朝時期的文字,屬于一副頗有水準的集句聯。

上聯出自《世說新語》:“世目殷中軍思緯淹通,比羊叔子。”意思是說,唐才常這個人才華弘廣通達,可以比得上“羊祜羊叔子”。

下聯出自《陶氏家傳》:“覆之字孫宗,為太常丞。凡宗廟疑義,多所決定,時人為之語曰:定禮決疑,問陶覆之。”這是稱贊唐才常博學多聞,能夠解決疑惑,為同仁指引方向。

譚嗣同5副對仗工整的對聯,大氣沉穩,讓人津津樂道

上下聯雖然出自不同地方,卻天造地設,珠聯璧合,展現了譚嗣同的博學和才華,也展現了譚嗣同對唐才常的推崇。

老實說,現代人不要說寫出類似譚嗣同的對聯,就連譚嗣同的“集句出處”,估計都一頭霧水。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下聯“定禮決疑,問陶覆之”,指的是明代的陶安。這種解釋未免有些想當然了,也說明網友對于典籍的不熟悉啊。

大家還知道哪些精彩對聯呢?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點贊、收藏和轉發我的文章!這對我很重要。我是真遊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