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奧密克戎大規模“遭遇”——聚焦天津疫情五大焦點

作者:春河月亮

新華社天津1月12日電題:與奧密克戎大規模“遭遇”——聚焦天津疫情五大焦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毛振華、白佳麗、張建新

繼陝西、河南後,天津成為又一個疫情焦點地區,也是國内首次大規模遭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地區。

截至1月12日14時,天津市本輪疫情共報告陽性感染者137例,其中本土新冠肺炎确診病例76例,本土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17例,其他44例初篩陽性感染者待進一步核驗。

天津本輪疫情源頭在哪裡?奧密克戎傳播特點如何?當地防疫措施如何?……圍繞公衆關注的問題,“新華視點”記者連日來展開調查。

(小标題)焦點一:病毒溯源進展如何?

去年12月,天津市成為國内首個從入境人員中檢出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城市。時隔近一個月後,奧密克戎在天津再次現身,兩者之間是否有關聯?能否找出天津本輪疫情的“零号病人”?

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穎表示,1月8日最初确診的兩個病例,并未發現與境外輸入病例有關,沒有近14天離津情況,也沒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病毒全基因組測序進一步印證,兩例本土病例屬于同一傳播鍊,但又與境外輸入的不同。

目前,天津正在緊鑼密鼓開展病毒溯源工作。張穎說,一方面,不能完全排除病毒直接從境外輸入天津的可能性,除了人之外,還有物體與環境的傳播;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入境病例通過其他地區傳入天津,正圍繞線索進一步深挖。

張穎說,奧密克戎病毒在天津至少已傳播三代。這是什麼概念?“如果按照以往‘老’的病毒株來說,一個代際關系應該是5至7天,三代就是15至21天,這說明病毒在天津隐匿傳播有一段時間了。”她表示,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過程中,發現源頭非常不清晰,還沒有辦法很快鎖定病毒感染的來源。

“這給本輪疫情無論是溯源還是流行病學調查,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難和挑戰。”張穎說。專家表示,甚至很可能在查找源頭時,“零号病人”就已經不再排毒,也就是說無法通過核酸檢測手段來發現。

盡管源頭尚不明,但令人欣慰的是,已發現病例之間的傳染鍊條比較清晰。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說,最初确診的兩位病例,一位是托輔機構從業人員,另一位為國小生;而第一天新增的18例當中有10人為托管班的學生或其家屬,8人為國小生的同班同學,這是兩條較為明顯的傳播鍊。

(小标題)焦點二:奧密克戎傳播有何特點?

1月8日天津發現本土奧密克戎感染者,從次日7時開始,天津這座有着約1400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就開始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動作之是以如此迅速,就是為了與奧密克戎的傳播“賽跑”。

“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非常快,有可能2至3天、3至4天就會傳播一代。”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顧清表示,全員核酸檢測的目的就是要查明病毒傳播的潛在風險。

事實證明了全員核酸檢測的必要性。在首輪大規模篩查中,在原有陽性感染者集中的津南區之外,還有3區發現陽性感染者,其中西青區3例、河西區3例,濱海新區1例。

張伯禮說,奧密克戎變異株有32個刺突蛋白變異位點,其多個突變都是新冠病毒傳播力、感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等領域研究的重點對象。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全球的整體風險評估中被評為非常高,且已在全球廣泛傳播。

南開大學公共衛生與健康研究院教授孫亞民說,從國外資訊看,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傳染力強、潛伏期短、症狀溫和等特點。“奧密克戎取代德爾塔成為全球主要流行株僅用了3周左右時間,反映出奧密克戎傳染力非常強。”

(小标題)焦點三:感染者症狀如何?

“奧密克戎變異株确實傳染性很強,但症狀并不明顯,隐匿性也強,更容易多點散發或集中暴發。”張伯禮說。多位專家學者及臨床醫生向記者強調,盡管感染奧密克戎初期症狀通常較輕甚至無症狀,但切不可掉以輕心,現階段對其認識還在不斷深化。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天津報告的陽性感染者中,無症狀感染者共17例。張伯禮認為,由于症狀普遍較輕或無症狀,患者就醫主動性不足,難以在第一時間發現。

新冠疫苗保護效力近期廣受關注。張伯禮和顧清均認為,疫苗對于預防重症依然有效。目前研究也顯示,在已接種疫苗的群體中,奧密克戎引發重症或死亡的風險顯得較低。顧清強調,一方面依然要加強疫苗接種,提高疫苗覆寫率,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自身防護。

本次天津的陽性感染者中,兒童占了很大比例。多位專家認為,尚不能證明“兒童是奧密克戎的易感人群”這一說法,此次疫情已發現的傳播鍊集中在補習班、學校等,存在偶然性。張伯禮說,天津非常重視對确診兒童的治療,已投入專家力量,采取一人一策的治療方法,争取讓孩子們早日康複。

(小标題)焦點四:如何防範疫情外溢?

此前河南省安陽市發現當地2例本土病例感染病毒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後鎖定該市本輪疫情的感染來源為2021年12月28日從天津市津南區傳回安陽市湯陰縣的1名在校大學生。12日,大連市甘井子區在對天津傳回大連人員進行例行核酸檢測時也發現2人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這給防範疫情外溢敲響了警鐘。

在出現本輪疫情的第一時間,天津就以負責的态度加強離津管理,倡導群衆非必要不離津。不過,由于疫情源頭至今并不清楚,防範難度确實不小。

據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劉道剛介紹,天津在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共部署設定了279個查驗點,嚴格查驗離津人員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機關或街鎮開具的離津證明、健康碼綠碼。鐵路客運站也開始嚴格查驗。巡遊車、網約車、順風車跨城業務已停止。

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天津區域部分車站的進京列車采取停運、停售等管控措施,進京省際班線、省際包車全部暫停,各個管道做到嚴防死守。“希望天津的嚴控能夠確定病毒被‘消滅’在天津,確定北京冬奧會順利召開。”張伯禮說。

顧清介紹,天津已高度關注病毒是否溢出到外地的情況,離津人員及密接者、次密接者等人員名單已第一時間向相關省份推送。

面對狡猾的奧密克戎,張伯禮強調,嚴防境外輸入,防人也要防物,特别是口岸城市及冷鍊貨運環節是重中之重,這是遏制奧密克戎境内傳播的關鍵。他還提醒,要重點關注學生群體,當下正值學生放寒假、大學生返鄉,社會接觸比較廣泛,被感染的風險較高。

(小标題)焦點五:市民供給保障是否到位?

華潤萬家鹹水沽店是距離津南區鹹水沽鎮封控區最近的購物中心之一。該店負責人透露,超市内蔬菜、生鮮等商品價格和平時相比沒有太大變化,貨架上的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品類齊全。

為保障封控區百姓“菜籃子”,津南區已啟動生活必需品保供機制,與封控區、管控區附近的38家大型商超、菜市場、批發市場進行關聯。“全區生活必需品的儲備能夠達到3000噸。”津南區商務局副局長劉勇說。

不隻是封控區内,天津市商務局副局長李宏表示,為應對突發疫情,天津立即啟動群衆生活供給保障關聯應急響應機制,發動大型批發市場、超市、菜市場等市場主體提前組織貨源,加強備貨。目前,天津市内農貿批發市場貨源充足,肉蛋菜等供需保持基本平衡,蔬菜庫存量由供應全市2天水準提高到3至4天,米面油存量由20天提高到30天。

9日上午,因天津市民短時間超流量集中采購以及菜市場備貨空間不足等原因,造成蔬菜、雞蛋、豬肉等部分商品短時缺貨,但各大超市及菜市場均及時補貨,當日下午市場供應已基本恢複正常。

天津市商務局還加強市場監測,随時掌握240餘家生活必需品企業銷量、價格和庫存情況,協同市場監管部門,對市場經營主體進行宣傳提醒,對哄擡物價、惡意漲價行為,予以堅決打擊。

除此之外,天津的電力營業廳“即到即辦、即辦即走”,推廣依托網上辦理的“不見面”服務;泰心等天津多家醫院開通線上問診,處方藥可郵寄到家;天津公交集團調動車輛,協助做好醫護人員和隔離市民轉運……各部門行動起來,一系列暖心舉措“兜住”民生需求,為全民抗疫保駕護航。(參與記者:劉惟真、宋瑞)(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