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雎,1個90多歲的老頭,憑什麼讓秦國的百萬大軍望而卻步?

公元前225年,秦軍悍将王贲以水淹大梁之策,攻陷魏國都城大梁,俘虜魏王和魏國宗室,曾經稱霸戰國初期百年之久的中原強國滅亡,立國178年。加上之前攻滅的南韓、趙國,秦國完全掌握了三晉之地,中原腹地皆為秦國所有。為全面控制新占領的中原地區,秦始皇嬴政,準備肅清依附于原先三晉(韓趙魏)的所有屬國,以期達到對中原的徹底掌控。

唐雎,1個90多歲的老頭,憑什麼讓秦國的百萬大軍望而卻步?

嬴政同志随即把目光瞄準了魏國的附屬小國安陵國。嬴政試圖通過一場政治威懾讓安陵國屈服,以收不戰而屈人之兵之效。嬴政派使者對安陵國國君說:“寡人想用五百裡土地和您交換安陵,您一定要答應我啊!”安陵君怎能不明白嬴政的狼子野心?但秦國勢大,安陵弱小,況且三晉亡國不遠,那些大國都不敢得罪秦國,何況一個區區安陵小國。于是不得不派唐雎出使秦國。

唐雎,1個90多歲的老頭,憑什麼讓秦國的百萬大軍望而卻步?

唐雎當時已經90多歲,隻是個小小的卿大夫,但為了國家安危,他毅然赴秦。見到嬴政後,還沒等他開口,嬴政便說:“寡人想用方圓五百裡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國君卻不肯,這是為什麼呢?要知道,我們已經滅了南韓、趙國、魏國,而安陵不過方圓五十裡,它之是以能幸存下來,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當作長輩看待,從未打過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領土,他卻違背我的意願,這難道不是輕視于寡人嗎?”

唐雎,1個90多歲的老頭,憑什麼讓秦國的百萬大軍望而卻步?

嬴政本以為唐雎會被吓到,不曾想唐雎卻回答得井井有條,他不卑不亢地回答:“大王,事情并不像說的那樣。安陵君是從先王那裡接受的封地,即使您給他方圓千裡的土地他也不敢交換,何況僅僅五百裡呢?”一番答複之下,搞得嬴政好沒面子。既然唐雎不給嬴政面子,嬴政幹脆撕破臉來硬的。

嬴政勃然大怒,問道:“您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天子發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裡。”況且秦國有百萬雄師,三晉頃刻間灰飛煙滅,齊國、楚國這樣的大國,寡人也早晚滅之,難道區區一個安陵國也想來嘗嘗秦劍的鋒利嗎?

唐雎,1個90多歲的老頭,憑什麼讓秦國的百萬大軍望而卻步?

唐雎沒有正面回答嬴政,而是列舉了專諸刺殺吳王僚、要離刺殺慶忌還有聶政3大刺客的典故,并起身拔劍,說時遲那時快,唐雎直接逼近嬴政一米之内,如此一來,嬴政就在唐雎配劍的“射程”之内了,并揚言要與嬴政同歸于盡。這樣一來,局面就反轉了,嬴政怎麼也沒想到唐雎這90多歲的糟老頭子要跟他玩命了,隻能答應不打安陵國的主意,還别說嬴政還挺講信用的,直到六國團滅,安陵國也自始至終安然無恙。

唐雎,1個90多歲的老頭,憑什麼讓秦國的百萬大軍望而卻步?

安陵國也成為與衛國(衛國的情況是最特殊的,該國不但國小民寡對秦國構不成危險,關鍵是它為秦國提供了2位超級大才,商鞅和呂不韋,為秦國的崛起壯大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以秦國才沒打它的主意)唯二兩個沒被秦國滅掉的國家,當然了,這兩個小國因為實在太小太弱,對秦國也畢恭畢敬,秦國也犯不着一定要滅了他們。

唐雎,1個90多歲的老頭,憑什麼讓秦國的百萬大軍望而卻步?

說句題外話,安陵國因為唐雎的一番操作再加上嬴政同志講信用,得以幸存。後來嬴政挂了之後,嬴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他可沒有嬴政講感情,一即位就滅了衛國,此時天下就剩下安陵國一個封國了。正準備對安陵國動手的時候,程勝吳廣揭竿起義,天下分崩離析,安陵國國君也想在亂世中壯大自身實力,于是選擇支援陳勝的大軍,最終秦軍悍将章邯率領由骊山囚徒組建的秦軍機動兵團剿滅了陳勝起義軍,并擒殺陳勝。秦軍在途經安陵國時,章邯因為安陵國支援陳勝的緣故,滅了安陵國,自此安陵國滅亡,周王室最後一個封國滅亡,秦國的統一大業才算完完整整的完成了。可惜就在安陵國滅亡後不到3年,一群來自沛縣的“武裝平民”在一個叫劉邦的人帶領下,攻入了令關東六國仰視百年之久的鹹陽城,秦國六代人,100多年的努力,灰飛煙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