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1997年8月,一位退休老勞工被檢查出患有肺癌,住進了醫院。

這是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老人的病很快就耗盡了家中的積蓄。子女們實在湊不出更多的錢,但也不忍心看着父親遭受病痛的折磨。

他們抱着試試看的态度聯系了父親年輕時服役過的部隊,這件事被層層上報到解放軍總政治部。最終總政派人把老人接到解放軍總醫院免費治療,并給予其副師級待遇。

這位老勞工究竟有何經曆,會讓部隊對其如此禮遇?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老人名叫張國福,原名張國富,1931年12月出生于吉林榆樹縣一個農民家庭。抗戰勝利後,中共軍隊進入東北,組建了東北民主聯軍。他們軍紀嚴明,從不亂拿老百姓一針一線,還給貧苦農民分了田地,這是一支真正為窮苦百姓做主的隊伍。

張國福從鄉親們嘴裡聽到這些,便夢想着加入他們,解救更多的窮苦百姓。

1946年11月,東北民主聯軍獨三師在榆樹縣征兵,

要求出身貧苦,身體健康,年滿18歲。

聽到消息後,還差一個月才滿16歲的張國福就飛奔到征兵處,要報名參軍。從業人員看着他稚嫩的臉龐問:“小娃子,你多大了?”

張國福回答道:“今年剛滿18歲。”

從業人員不太相信,接着問:“你父母同意嗎?怎麼證明你18歲了?”

張國福又飛快地跑回家中,軟磨硬泡終于說服了父母。父親出面幫他作了“僞證”,

張國福也如願成了獨三師9團的一名戰士。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張國福首次上戰場,就憑借一顆虎膽立下了戰功。1947年5月,獨三師接到上級指令,攻打拉吉鐵路線上的要塞江密峰。該處要塞由敵軍保安第7團駐守,構築了大量防禦工事,編成了密集的火力網。

5月12日,獨三師星夜晚奔襲,将敵軍包圍。張國福所在的第9團,擔負着攻堅敵核心地堡群的任務。進攻發起後,1營作為第一梯隊率先攻上敵人陣地,但由于敵人火力太猛,1營傷亡太大隻能退了下了。接着3營發起猛攻,也被敵人打退。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張國福

這時已經觀察很久的張國福爬到排長身邊說:“給我8個手榴彈和一支步槍,我從後面爬上去打掉敵人指揮所。”

排長看着眼前這個娃娃兵,疑惑地問:“有把握嗎?”

張國福卻斬釘截鐵地說:“有!”排長點頭同意。

此時正面部隊又發起了一波沖鋒,隻見張國福靈活地從高地後面的山溝爬向敵人指揮所。在距離指揮所10多米遠處,他接連扔出5個手榴彈。5聲巨響後,他端起槍沖進敵人指揮所,大喊一聲:“繳槍不殺,優待俘虜!”

被炸蒙了的敵人都還趴在地下,就紛紛成了俘虜。指揮所被端,敵軍頓時大亂,紛紛逃跑,陣地被第9團攻下。

戰後清查,張國福俘虜的人當中有一名上校團長張連錫。

(有必要解釋一下,很多文章說張國福俘虜了中将保安團長趙佰昭。根據1947年5月20日《人民日報》及時任7團政委黎原的回憶錄等史料均顯示:

此戰俘虜的是保安第7團上校團長張連錫。

國軍中團長一般是上校,這是常識。少将已是極為罕見的高配,絕無可能出現中将團長。廖耀湘擔任兵團司令職務軍銜也僅是中将,更何況保安團隻是相當于民兵的預備部隊。并非貶低英雄,宣傳英雄事迹應當實事求是,這才是對英雄的尊重。明顯的漏洞極易成為别有用心的人的把柄。)

戰鬥結束後,

張國福獲“青年戰鬥英雄”稱号和“東北人民解放軍英雄”獎章,并當上了班長。

1948年3月以後,東北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放。敵軍龜縮在長春、沈陽和錦州三個大城市。中央軍委決定“關門打狗”,先打錦州,切斷敵軍向關内逃竄的通道,再将其分割殲滅。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解放軍攻占錦州後。老蔣驚慌之下親自飛到沈陽部署,要求廖耀湘兵團繼續西進,企圖趁解放軍立足未穩之際,攻占錦州撤回關内。此時,解放軍已判明其動向,

令十縱務必在黑山、大虎山一帶拖住敵人,等攻錦州的主力部隊趕到一舉殲滅廖耀湘兵團。

黑山101高地阻擊戰打了三天三夜,殺得天昏地暗。敵人以五倍兵力在飛機和大炮的配合下輪番向解放軍陣地發起進攻,炮彈如鐵雨一般傾注,将高地削低了2米。陣地上彈坑累累,工事大多被炸毀,但戰士們仍然英勇抵抗,與敵軍展開白刃戰,一次次将敵擊退。

25日晚,三縱七師趕到,随即對敵進行反攻。

東北野戰軍二局破譯了廖耀湘兵團的電信通訊,判明敵71軍及兵團司令部均在胡家窩棚一帶。

解放軍各部迅速向胡家窩棚穿插,至次日早晨6時,陸續趕來的各部已經将敵分割包圍。

當天遼西戰場,方圓數百裡的山地丘陵均在進行激烈的戰鬥,到處都是槍炮聲。戰線犬牙交錯,進入核心地帶後,已經很難厘清敵我。據黎原回憶,該部4連長帶着隊伍猛打猛沖,占領一個院子後才發現是友軍。

解放軍當中不乏擅長打亂仗的将領,越亂他們越喜歡。大家不斷穿插,逐個村莊搜尋,喊出口号:“

活捉廖耀湘!

”。當張國福所在的部隊趕到胡家窩棚附近時,遭到敵人炮火猛烈阻擊。

戰士們發起十多次沖鋒均無功而返,機智的張國福假裝中彈倒在地上,沒有随戰友們退下來。當戰友們又一次發起沖鋒時,吸引了敵人所有火力,張國福趁機向敵人火力點扔出一枚手榴彈。利用手榴彈爆炸的瞬間,猛地躍起,手持一根爆破筒沖進了敵人指揮部。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黑山101高地紀念碑

他向指揮部内的敵人大喊:“快讓你的人放下武器,否則就與你們同歸于盡。”此時,有幾個戰友也沖了進來,敵人眼看敗局已定,隻好乖乖投降。

張國福又一次上演了孤膽英雄式直搗敵指揮所的好戲,

戰後他被評為特等功臣。他的《立功證書》上寫道:

遼西戰,替班長看地形,打一個手榴彈,炸死五六個敵人,活捉敵官兵10餘名;沖進敵指揮所,對戰役起天大的作用,戰後評一特功。

1948年11月,張國福所在部隊正式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第140師第420團,并入關南下,參加了渡江戰役和湘西剿匪。大軍如秋風掃落葉般向南方推進,張國福也在曆次戰鬥中獲得了戰功。

解放後,為了表彰那些立下汗馬功勞的戰士,1950年9月,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

當時解放軍有400多萬名戰士,隻選出了307名戰鬥英雄。這其中獲得“特級戰鬥英雄”稱号的隻有78人,張國福便是其中之一。

當時張國福僅有19歲,是最年輕的“特級戰鬥英雄”。

這次大會上,張國福見到了敬仰已久的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他激動得落下淚水。想起從參軍,到一場場浴血戰鬥,到現在全國解放見到最敬愛的領袖,他一時難以相信眼前的一切。而讓他更難以相信的是,

大會期間收到通知,毛主席将邀請他參加家宴。

參加家宴的還有另外兩位戰鬥英雄郅順義、郭俊卿,主席表揚了他們的功績,并一字一句地叮囑

:“要好好學習,艱苦奮鬥,再立新功。”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張國福聽完站起來,挺直胸闆說:“将來不管戰鬥到哪裡,絕不給毛主席、黨中央丢臉!”

正當全國人民沉浸在解放的喜悅當中,以為就要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時,北韓戰争爆發。美國迅速幹預,并将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上。唇亡齒寒,為了保衛祖國邊疆,中國組成了志願軍開赴北韓抗擊美軍。

1951年4月,在完成剿匪任務後,張國福所在的部隊也跨過鴨綠江,入朝參戰,那時張國福已經擔任排長。他們先是在後方修建機場,“聯合國軍”發起秋季攻勢後,張國福所在的5連奉命駐守臨津江對面的345.6無名高地。

這時的對手可不是國民黨軍,而是比他們強大百倍的美軍。

美軍進攻前,都以飛機大炮轟炸志願軍陣地。美第八集團軍司令範佛裡特是個癡迷彈藥的狂人,往往超過戰術标準四五倍使用彈藥。

從未與美軍交過手的5連戰士哪見過這場面,躲在坑道内都感覺到地動山搖。有好幾處坑道被炸毀,連長也在轟炸中犧牲。

這時,張國福代理了連長職務,

他鼓勵大家:“沒有上級指令,不管敵人轟炸多久,我們決不能後退半步,為連長報仇。”

結果5連在高地上堅守了七天八夜,一個個犧牲了也未退半步。

張國福胸部和右腿中彈負重傷,陣地上隻剩他和一個排長。

排長一邊給他包紮一邊哀求着說:“任務已經完成,咱們已與團部失去聯系兩天了,求你回團部報告吧。”

張國福說什麼也不肯走:“

我是代理連長,是黨員,沒有指令絕對不能離開陣地,

我們必須堅持到兄弟部隊上來換防。”

這時一股敵人已經從高地側面沖上來,排長隻說了一句:“如果能活着回去,請幫忙照顧我女兒。”他一把将張國福往山下推去,端起沖鋒槍就沖向了敵人。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張國福爬着回到團部,失聯兩天,團長以為高地早就丢了。看到張國福回來,團部指揮員無不流淚。團長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救治張國福。張國福身負重傷被迫回國治療,康複後又被送到湖南省衡陽軍校學習。

當時張國福已有一身軍功章,

先後獲特等功一次,大功兩次,小功五次,還有“孤膽英雄”“青年戰鬥英雄”等稱号,

加上有軍事學校學習的經曆。按照他的資曆,如果回到部隊,必然會成為一個優秀指揮員。

但張國福心裡有一個結,全連戰友都已犧牲,就他一個人活了下來,沒能把戰友們帶回來,讓他内心非常愧疚。他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享受那些榮譽,那都是戰友們用血換回來的, 不應該他一個人獨享。張國福毅然選擇了退伍。

張國福回到地方後,當地非常重視,準備安排他到縣委工作。但他一心隻想回家務農,拒絕了當地的好意。種田其實也沒那麼簡單,

張國福很小就去當兵,農活一樣也不會。

結婚生子後日子還要過下去,張國福正好在報紙上看到鶴崗煤礦在招消防員,于是就報名參加了。在鎮上開介紹信時,

他求從業人員幫他把“張國富”寫成了“張國福”,

由此他變成了一個普通人,而一個戰鬥英雄也消失在茫茫人海。

消防隊幹了三年就被解散,張國福卻沒提任何要求,他時刻牢記毛主席的教誨:“

好好學習,艱苦奮鬥,再立新功!

”接受安排到十三廠做了一名火藥工。這是一份沒人願意幹的工作,不僅危險,而且經常去南方押運火藥原料,路途遙遠而艱辛。

這樣的崗位,廠裡一般會幾年輪崗。廠長有意調他去更輕松的崗位,但他的崗位卻始終沒人願意接,張國福主動找到廠長表示願意繼續幹下去。

就這樣,張國福一幹就是25年,工資從進廠就評為勞工四級,到退休也沒漲過,

大家都叫他“張四級”。

後來張國福有了5個兒女,一家七口仍然住在廠裡配置設定的十多平米的小平房裡。妻子讓他去找一找廠上司看能不能解決住房問題,張國福反複思考,走到廠長辦公室門口了又退了回來。他覺得還是不要給廠裡添麻煩,最後,自己撿來磚頭,在小平房旁邊又蓋了一間小屋。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他沒有忘記排長最後的囑托,本來想把排長的女兒接到身邊來照顧,但她的家人知道張國福也很困難婉言謝絕了,張國福定時從自己每月30多元工資裡面拿出8元錢寄給她,直到她長大成人。

張國福從來不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英雄事迹,哪怕自己的兒女也從未提起,子女們隻知道他曾在47軍服役。

人年紀大了就容易傷感,張國福每次看到電視裡解放軍戰鬥的場景,看到那些領袖人物的畫面,就忍不住落淚。女兒問過他很多次,但他始終不願提及戰場往上,這讓女兒覺得很怪異。

一次小女兒正好要到西安出差,她在民政部門開了介紹信,順便去了47軍軍部,想了解父親在部隊的情況。但她報上張國福的名字時,接待的同志卻表示沒有這個人,倒是有一個叫“張國富”的人。當小女兒看到挂在陳列室裡的照片時,不禁愕然,這不就是父親張國福嗎?

後來,在小女兒的質問下,張國福才吐露出心中多年的秘密:“

一個連的人都犧牲了,功勞是他們的,我有什麼臉去享受這些榮譽呢?

”他給子女們約法三章:一不許告訴别人自己的身份;二不許向組織上提要求;三不許在外面炫耀。

張國福五個子女,除兒子接了他的班當勞工外,其他幾個子女都沒有正式工作。張國福沒有為他們的托過任何關系,沒有打過一個電話,也沒寫過任何一封信。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1997年8月,仍在為兒女生計操勞的張國福身體每況愈下,經常咳嗽,而且帶有血絲。兒女們極力說服他去醫院檢查,結果卻是驚天噩耗:肺癌!

張國福在鶴崗治療一個多月後病情加重,而家中的積蓄也花的一幹二淨。十三廠的上司聞訊後給他解決了一萬多元醫藥費,并安排到北京市武警醫院治療。

可這時家裡已經山窮水盡,即使把原先住的十多平米的房子賣了也是杯水車薪。

無奈之下,小女兒想起父親的部隊,她想辦法聯系了父親的戰友和上司求助。

而部隊又何嘗不是在尋找這位特級戰鬥英雄,他是部隊的一面旗幟,少了他,軍史上便出現了空白。隻是限于當時通訊條件,茫茫人海,去哪裡找一個隐姓埋名的人呢?

部隊立即彙報了解放軍總政治部、總參謀部

這位功臣隐姓埋名40多年,從未享受過任何待遇,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總政的上司聽完非常震驚,調查确認後當即下令:

全力搶救,免費治療,特批轉入301解放軍總醫院,享受副師級待遇。

張國福的兒子張君耀回憶:“那天一名師級首長親自帶隊,出動了6輛軍車,把父親接到解放軍總醫院。一路上都有交警維持交通,安排綠燈通行。”那一刻,張國福才享受到英雄的待遇。

後來張國福的老上司,和總政的首長都來醫院看望,病房裡擠滿了挂着将銜的來客。總政的同志說:“張老您就安心養病,黨和人民不會忘記您的功勞,有什麼要求您盡管提。”

張國福發出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出:“

我隻希望黨和國家好!

”随後吃力地舉起右手,向大家敬了一個軍禮。

老勞工住院交不起錢,解放軍總政治部調查:免費治療,享副師待遇

英雄戰勝過無數敵人,最終卻未能戰勝病魔。1998年7月11日,張國福在醫院病逝。彌留之際,他仍在喃喃自語:“連長犧牲了,戰士們全都犧牲了,請求支援……”

張國福作為戰争年代的英雄,在和平年代仍然堅守共産黨員的初心,保持軍人的本色。默默地工作,甘做無名英雄。越是平凡越顯得偉大,他在和平年代的所作所為絲毫不遜色于戰時的壯舉。共和國不會忘記這樣的英雄,人民也不會忘記這樣的英雄。

專注中國近代史,更多精彩故事,歡迎關注,

@溫度曆史

感謝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