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出好戲啊。
惡女CP,“姚金鈴”楊怡和“艾莉”李彩桦演姐妹花。
這撕起來得有多精彩。

陣容更是港劇今年難得的大陣仗:
張智霖、熊黛林、黃浩然、羅子溢(羅仲謙)、郭政鴻、艾威、于洋、陳曼娜、梁靖琪。
TVB味兒足了。
熱搜一個接一個,收視也不負衆望。
港劇回春?
Sir迫不及待看了八集以後終于……
放棄。
劇裡樣樣件件,都想要複原TVB豪門劇,但沒看見珠光寶氣,也沒看到财大氣粗,隻看到了氣虛氣短。
這豪門,貨不對闆:
《家族榮耀》
看到這張海報。
人物關系就能猜得七七八八:
C位的姐妹花是狗血主力。
後面有三個男人,人數不對等,肯定有什麼錯亂的關系。
感情、倫理、商戰輪番上演,浮華且糜爛……
豪門劇該有的公式,《家族榮耀》都有。
但結果就是——你不信。
問題絕不是狗血。
而是假裝狗血。
它既不想撕開各種猙獰赤裸的面目,也不願意代入一點當下豪門的影子。
哪還剩什麼?
一塊金色的,塑膠背景闆。
01
故事一開場。
女人坐在化妝間裡準備婚禮。
選美冠軍甄芯(楊怡 飾)與亞軍賈洛儀(李彩桦 飾),既是從學生時代就十分要好的姐妹,也是即将嫁給兩兄弟的妯娌。
雖然這部劇全員超齡,基本上是40多歲還在演新婚燕爾。
但往下看才發現。
最違和的,還不是年齡。
男主那邊有同天婚禮的兄弟,馬耀祖(黃浩然 飾)和馬耀堂(羅子溢 飾)。
他們分别是馬氏集團的總裁和首席财務官。
Sir是怎麼知道的呢?
兩個人見面就反複在cue,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們頭銜。
負責家族傳統的那邊。
馬氏集團的大少奶奶(熊黛林 飾)和大奶奶(陳曼娜 飾),也就是馬氏兄弟的大嫂和親媽。
哦對了,大少奶奶還有兩個女兒。
分别叫做來娣,和招娣。
——取名藝術可與隔壁《娘道》媲美。
至于為什麼馬老爺的老婆要叫大奶奶……
當然是因為他還有個名正言順的二房太太啦。
看看,家大業大,人丁興旺。
什麼?
你說人多也不代表就是豪門?
當然了。
豪門還有别的标志——深刻的門第之見。
我們這些一出生就是鳳凰的人
才是鳳凰
隻要她們不犯錯
乖乖地做金絲雀
以及避無可避的傳統手藝——重男輕女。
我真的希望你第一胎是男孫
為我們馬家繼後香燈
懂了懂了,别走過場,直接開始宮心計吧。
結果怎麼個鬥法呢?
婚禮當天,大少奶奶手镯丢了,立馬拿新娘父母興師問罪,懷疑是他們偷的。
結果,手镯是自己落在洗手間。
那看看商戰吧。
被ICAC立案調查,原因是行賄官員,怎麼辦呢?
答案揭曉:
當然是從三兄弟中挑一個去幫大家頂罪坐牢啦。
那如果有完整證據鍊和證人口供,又該如何脫身呢?
——當然是買通證人,篡改口供啦。
什麼廉政公署和警察都被玩弄于股掌之中,這對于“豪門”而言當然再正常不過的操作啦,不然怎麼說是豪門呢。
這時候有人要問了。
那二少奶奶楊怡呢?
她當年可是姚金鈴啊。
很遺憾,二少奶奶的人設是——善良的大女主。
我今天開會才提醒大家
我們做事一定要公平公正
大公無私
除了一身正氣,還是個标準“戀愛腦”。
老公進局子,她頂上位子當CEO,等老公出獄後再把職位還給他。
老公有小三,她大着肚子原諒他,給小三付生活費。
誰不誇一句“能幹識大體”。
于是在《家族榮耀》的雙線劇情中。
要撕,撕不到皮肉。
商戰,戰得像商界新手村玩家。
對着過往的套路照葫蘆畫瓢,結果是越描越走形。
02
今天我們經常批評一部劇,懸浮。
但是豪門劇本來就有一定的懸浮,它是脫離平民的階層,也是濃縮的人間狗血。
但礙不住大家愛看。
而《家族榮耀》則是在懸浮之上的懸浮。
它不敢把懸浮的元素突出放大,隻能隔靴搔癢。
看看帶勁的豪門。
《頂樓》,直接将亂倫/謀殺/複仇/多角戀融為一體。
《繼承之戰》,直接橫切人性,将每一個家庭成員在血緣與私欲中的煎熬淋漓展現。
情節是離奇。
但情感也加倍地濃烈。
《家族榮耀》呢?
由于從始至終都是對過去樣闆的臨摹,你看不到情節對觀衆的沖擊。
隻有橋段的陳腐,和情感的空洞。
有多老氣呢?
無非還是大房二房,嫡出庶出,重男輕女這樣的封建殘餘。
Sir倒不是說不能表現封建殘餘,相反豪門劇就是露出“暗面”。
隻是這暗面我們早就看過,也不見一點與時俱進的新意。
還有你們宅鬥的時候,能不能使出點力氣來。
要害人,先擺表情。
結果到頭又是引而不發。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經濟大環境影響。
這豪門家也沒有餘糧了,财富嚴重縮水。
對不起,馬家真金白銀的實力實在撲朔迷離。
最有錢的親家連一億都掏不起,自家親戚缺個四百萬都要四處碰壁。
那如果葉氏根據标書合約内容
去賠償的話他們至少要賠一億
我覺得他們未必賠得起
那最後就會破産
對比一下内地偷稅的十三億和福布斯最新出爐的香港富豪榜,不得不對馬家所自诩的“豪門”産生一些懷疑。
而如果聊到“人設”。
對不起,這也是全劇最令Sir反感的部分。
所有人的人設全部服務于劇情,或老套單一,或詭谲離奇。
要複仇便直接抛棄人性,連最親近的姐妹也可以下手暗算,掙紮和猶豫統統沒有。
我得不到的東西
她也别想這麼輕易得到
要算計便直接放出所有底牌,被打臉後隻好一再委屈扮可憐,智商四舍五入可以直接忽略。
要白蓮花便一路正義到底,公司家事全部都公正嚴明。
因為是庶出是以低聲下氣,完全沒有自己的理想與個性。
這種不講武德、照本宣科的“嫁接式人設”不但抛棄了由本能而發的情緒伸展,也完全看不出她們作為人所應有的複雜與多層。
囿于标簽。
就隻能成為單薄的紙片。
這也是《家族榮耀》無法更進一步的最根本原因——狗血卻又束手束腳,談錢邏輯又稀碎一地。
所謂“富貴”僅存于不斷閃現的豪宅外景與誇張華麗的妝容,以及無比老套的構陷詭計。
03
我們為什麼愛看豪門劇?
原因有三:
普羅大衆難以見到的豪門風光;
資本邏輯;
以及更複雜的人性與情感的釋放。
尋常百姓的家庭沖突可能隻是一蔬一飯的拌嘴與内讧。
而放到豪門,卻是輕則利益相争,重則四分五裂的猛料頭條。
而談起豪門劇。
幾乎清一色的,都是TVB。
憑什麼?
因為TVB的豪門劇,雖然套路老,卻夠味兒。
首先符合華人社會對“大家族”的一貫認知——人丁興旺,階級分明,兒女雙全。
香港1971年才實行一夫一妻制,這就導緻了早期豪門劇中家族内部出現的正室與二房之争有了更為可信的現實依據。
△ 《溏心風暴》
再加上香港沒有計劃生育政策,多子多福的觀念深入人心,一家子三代同堂十幾個人也絕不少見。
傳統,卻符合那個時代的認知,并不過火。
這是其一。
其二則是TVB劇一定會有的傳統,那就是最終的三觀回歸與十足十的人情味。
哪怕豪門也一樣如此。
比如最經典的兩部——《珠光寶氣》與《溏心風暴》。
雖然是豪門,卻依然有着如普通家庭一樣的親情與關懷在。
并非從頭到尾的撕逼與反目成仇。
每個人也都有着各自的性格與自然過渡的轉變,哪怕有争執,也一定會給足前期鋪墊與後期轉圜的動機與契機。
△ 《珠光寶氣》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
豪門之是以為豪門,是因為它們一定依附于某個行業。
無論如何不能顧此失彼,失根忘本。
是以我們能看到《溏心風暴》中的阿莉會為了盤活生意在香港街頭奔波,主角一家會為了一包賣錯的冬菇而争執不休。
也可以看到《珠光寶氣》中有關珠寶的鏡頭都格外細膩,在康父驗出假鑽石的下一刻,是恪守珠寶從業者本份的誠實與坦然。
以前怎麼做現在就怎麼做
最重要是清清楚楚告訴客人
有什麼為難?
讓人不得不信,他們真的是靠這個發家緻富,才有了後來的故事。
夠專業,這才是TVB的初心。
而《家族榮耀》雖然由優酷和寰亞合拍,但是啟用的還是TVB班底。
那麼難免觀衆還是會和TVB對标。
換了東家重新上陣的豪門劇,到底是怎麼丢了内味的?
從家大業大的壕氣。
變成了一切懸浮于嘴炮的PPT展示。
劇中所提及的樓盤也好,碼頭建設也罷,沒有場景深入的細枝末節,也沒有緊跟時代的專業解讀。
隻有不停地在會議室“紙上談兵”。
這可能才是反諷的地方。
TVB的豪門,經常被笑是“寒門”。
因為他們的豪宅,來來去去就那一棟,《突圍行動》中的童家住這,《酒店風雲》中的王家也住這,隻是換了裝飾和家具的擺位,格局分毫不差。
離開了促狹的香港,好像場景可以更新更新了。
但結果是既丢失了人的味道。
也丢失了錢的味道。
這不是像極了太多國産劇的通病,在财富與金錢上,基本沒有正确的概念。
窮人不像窮人。
《夢回》中的實習生李蘭迪獨享絕佳視野大浴缸。
《戀愛先生》中的北漂江疏影,住的精裝較高價的電梯大廈。
有錢人不像有錢人。
《小敏家》中的秦海璐對真正的常春藤名校門檻一無所知。
商業精英安迪一開口可以在三小時内把四千萬做空。
雖然經過經濟的極速發展和兩極分化,社會上不乏有錢的人,然而我們無論是現實題材,還是懸浮的偶像劇、豪門劇,都無法塑造出一個具有可信度的财富階層。
既無法直視暗處的秘密。
也刻畫不好财富台面上的風光。
以至于有錢人的角色,基本被兩個人承包了
年紀大一點的就是張晨光。
叔叔輩的就是王耀慶。
我們是有多缺一張,看起來有錢的臉。
财富的不可描述,帶來的是回避和虛僞。
于是看不見财富,也看不見财富下具體的人,就隻剩下懸浮和空洞的想象,以及在隔閡陌生中的猜忌和憤恨。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