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嵌入式系統降低功耗的設計技術

電源通常被認為是整個嵌入式系統的“心髒”,絕大多數電子裝置50%~80%的節能潛力在于電源系統。研制開發新型開關電源是節能的主要舉措之一。 近年來許多公司相繼推出一系列功能齊全、種類繁多的低功耗器件,具有種類更多、功耗更低、體積更小、使用友善等特點。

電路的設計與元件的選取是同時或交叉進行的。在功能要求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人可以設計出不同的電路,雖然功能可以相同,但電路功耗卻往往相距甚大。電路設計和元件選取考慮的因素很多,對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介紹。

1、采用低功耗器件

幾乎所有的TTL工藝的邏輯電路、單片機、存儲器以及外圍電路都有相應CMOS工藝的低功耗器件,采用這些器件是降低系統功耗最直接的方法。

2、采用高度內建專用器件

例如用單片機設計一個電子體溫計,就沒有必要采用80C51 單片機,而應該采用Epson、Holtek等生産的專用于測量體溫的單片機,其内部內建了測量體溫所需要的ADC、振蕩器、電壓基準、LED顯示驅動等部件,電路隻需幾個電阻電容元件整個電路可在1.2~1.5V電壓下工作,功耗極低,而且可靠性、體積等都比用分離器件設計更好。DC/DC變換器在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子產品供選擇,而且效率高、功耗低、體積小、可靠性高,完全沒必要采用分離電路搭接。

3、動态調整處理器的時鐘頻率和電壓

在系統名額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低頻率器件有助于降低系統功耗。處理器根據目前的工作負載,運作在不同的性能等級上。例如,一個MPEG視訊播放器需要的處理器性能比MP3音頻播放器高一個數量級。是以,當播放MP3時,處理器可以運作在較低頻率上,而仍然能保證播放的高品質。當時鐘頻率降低時,可以同時降低處理器的供電電壓,以達到節能的目的。

動态電壓調整技術(DVS)就利用了CMOS工藝處理器的峰值頻率與供電電壓成正比這一特點。減少供電電壓并同時降低處理器的時脈速度,功耗将會呈二次方的速度下降,代價是增加了運作時間。

4、利用“節電”工作方式

許多器件都有低功耗的“節電”方式,如微處理器的閑置、掉電工作方式,存儲器的維持工作、ADC和DAC的節能工作方式等,是以設計時充分利用其“節電”方式為達到節電的效果。

另外,合理處理器件的空餘引腳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數字電路的輸出端在輸出低電平時,其功耗遠大于輸出高電平時的功耗,設計時應注意控制低電平的輸出時間,閑置時使其處于高電平輸出狀态。是以,多餘的非門、與非門的輸入端應接低電平,多餘的與門、或門的輸入端應接高電平。對ROM或RAM及其他有片選信号的器件,不要将“片選”引腳直接接地,避免器件長期被接通,而應與“讀/寫”信号結合,隻對其進行讀或寫操作時才選通器件。

5、實行電源管理

目前大部分的傳感器、接口器件、顯示器件等本身還沒有低功耗工作模式,而有些便攜式儀器又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它們,這些器件往往成了電路中的“耗電大戶”。這種情況下,可對電路進行子產品設計,工作時對大功耗子產品實施間斷供電,即設定電源形狀電路,并通過軟體或定時電路控制開關,使大功耗子產品電路僅在需要工作的短時間内加電,其餘時間則處于斷電狀态。

現在便攜式電子産品對供電電路的要求越來越複雜,不僅要求電源本身穩定,而且還要求有電壓監測、電源管理功能,還要滿足小型化、延長電池壽命等要求。便攜式産品裝置由于受尺寸、成本的限制,往往在着手設計供電電路之前就已經确定了電池的數量和種類。電池數量限制了電源的電壓範圍,直接影響電源管理電路的成本和複雜程度。對于電池節數多的系統可選用線性穩壓器,電路設計簡單、成本低,但轉換效率相對較低;對于電池節數少的系統則須選用成本較高的開關電源,電路設計複雜,但由于減少了電池數量,電源成本可降低。

由于便攜式嵌入式系統的設計需要考慮尺寸、重量、成本、電池種類、轉換效率(電池工作時)等諸多因素,不同産品對以上名額的要求會有不同的側重。例如,隻是偶爾處于工作狀态的産品較注重電源在空載時的靜态電流,并不十分注重滿荷下電源的工作效率;蜂窩電話則注重電源所能提供的峰值電流和轉換效率。是以,很難研制出一種電源晶片适應所有産品的需求,嵌入式系統的多樣化導緻了電源晶片的多樣化。

拓展學習:STM32低功耗模式下GPIO如何配置最節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