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父母們有哪些期待?

自2022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家庭教育從傳統意義上的“家事”上升為有法可依的“國事”,中國父母正式進入“依法帶娃”時代。近日,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了部分年輕父母,談談法律實施以來,他們最關注的法律中的哪些内容?對法律的實施又有哪些期待?

“期待家庭教育問題可以家、校、社三方共同發力”

“從這部法律審議到通過和實施,我一直在關注。”徐先生在北京從事網際網路工作,也是一位新手爸爸,孩子未出生前,他就開始關注家庭教育,關注如何科學教育孩子。

他說,自己從小在父母的嚴厲教育下長大,甚至父親多次對他進行打罵教育,導緻他特别希望好好對待孩子,“盡量科學養娃,不打不罵不嬌慣。”

孩子出生前,他曾看過一些家庭教育專家寫的文章,但感覺有些專家寫的不符合實際,理論性多一些,“感覺基本實作不了。”

家庭教育促進法出台後,他仔細看了整部法律,認為許多父母的現實情況與法律的要求,還有一些差距。

“比如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對于有些父母來說,自己的心理可能就有問題,更别提孩子的心理健康了。”徐先生認為,父母因為工作壓力、人際關系、家庭沖突等問題不能很好處理,就會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首先要確定父母心理健康,才能培養出健康的孩子。”

另外,他認為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問題,從法律層面不好解決,需要社群、學校和父母一起努力,真正實作家、校、社共育。

此外,徐先生更希望家庭所在的社群可以為父母舉辦家庭教育講座,普及家庭教育知識,辦一些家庭親子類活動等。真正讓父母享受到科學的家庭教育觀念。

“依法帶娃時代來了,法律出了就是好事,我對這部法律充滿期待。”徐先生說。

“期待家庭教育指導機構能夠滲透到家庭教育生活中”

“說實話我非常感動,國家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問題,真的用心良苦。”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後,在湖北武漢工作的餘女士特别激動,她覺得家庭教育促進法非常好,說明國家越來越重視家庭教育,也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餘女士有一個六歲的女兒,平日裡遇到家庭教育問題時,她也會通過閱讀書籍,學習家庭教育理念。法律實施後,她看到其中一條要求“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應當及時向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服務”,這引起了她的關注。

她說,現在有很多年輕夫妻,她們也願意學習科學的育兒方法,但網絡知識良莠不齊,還是需要父母們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而且很多家庭也面臨着親子關系問題,而很多父母雖然也想要有良好的親子關系,但苦無她們不會,而好的親子關系課堂,價格都不菲。”

餘女士覺得家庭教育指導機構應該是很多父母育兒路上的一盞明燈,當她們遇到問題或困難時,都可以向機構求助,得到及時的幫助,進而讓家庭教育問題順利解決。

“就想人生病了有醫院可以去看病治病,而從此以後,當我們的家庭教育上再出現問題,也能有一個地方幫我們‘看病治病’,我覺得這個非常棒。”

餘女士說,她特别期待家庭教育指導機構能夠滲透到每個父母的家庭教育生活中,給予幫助,“也希望這些機構能切實有效履行法律責任。”

“期待越來越多的父母積極踐行家庭教育理念”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實施家庭教育,應當親自養育、共同參與,法律中的這句話說到了我心坎裡。”

河北秦皇島的陸女士是一位教師,同時是一個一歲孩子的媽媽。在多年教學的過程中,她感到父母親自養育和共同參與孩子的成長重要性。

作為一名教師,她發現,存在一些個别現象,就是每次孩子犯錯誤,家長要麼拒絕溝通,要麼覺得管教孩子是老師的責任,讓老師來處理。

是以陸女士和丈夫在孩子出生前就達成了共識,覺得無論如何都要給她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環境,一起陪孩子成長。

她說,近幾年越來越多的90後成為父母,也讓她覺得,年輕父母們開始重視家庭教育,很多都會把孩子帶在身邊。

陸女士所在的學校在農村地區,近年來,外出打工的父母開始陸續把孩子接到打工地上學,留守兒童問題得到緩解。

“越來越多的父母關注到這個問題了,好多孩子從幼稚園起就跟着父母,而不是留給爺爺奶奶在家留守。”她認為,這也是國家重視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立法的重要性。

陸女士認為,法律中提倡和呼籲的内容,還得經過時間的推移,慢慢改變父母們的育兒理念,在這其中也需要再次加強宣傳引導,需要讓更多父母了解家庭教育促進法。

她說,這部法律就像是一種方向上的指引,具體如何操作還需要有關部門進行強有力的規劃實行。

同時,她也期待越來越多的父母積極踐行家庭教育理念,“從每一個父母,每一個家庭做起,樹立起一個個家庭教育典範,讓這些典範去影響、去輻射,形成一張家庭教育網。”

來源:青小小(ID:zqwqxx)記者 李華錫

責編:宋靜

稽核:王龍龍

複核:王岑予

留言爆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