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地|清代人晚望下的廣州

文/楊星麗

《粵秀峰晚望同黃香石諸子》其一,是清代詩人譚敬昭的一首七絕,收入其詩集《聽雲樓詩鈔》。2006年被選入聯考國文廣東卷,遂引起廣泛關注。

詩曰:“江上青山山外江,遠帆片片點歸艭。橫空老鶴南飛去,帶得鐘聲到海幢。”短短四句,卻如獨幕喜劇文一般對生活的某個片刻進行了靈動、審美的表達,充滿了禅意和韻味,給人妥帖、舒暢之感,引發無限遐想。(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粵秀峰即越秀山,亦稱粵秀山、越王山,位于廣州市越秀區,海拔70米,屬白雲山之餘脈。由主峰越井崗及周圍蟠龍崗、桂花崗、木殼崗、長腰崗、鯉魚頭崗等七個山崗和三個湖(東秀湖、南秀湖、北秀湖)組成。

越秀山是古代的海上戰略要地,山頂上建有鎮海樓,為廣州的城市标志之一。

越秀山上文物古迹衆多,消失在曆史洪流裡的有越王台和老廣們記憶深刻的觀音閣等。觀音閣原叫做萬壽寺,明朝永樂年間,都指揮使花英到越秀山萬壽寺處拜佛,彼時萬壽寺廟小地窄,且位處山林之中,來往困難。花英擴建此寺,改稱其為觀音閣。

到了清代,觀音閣又經過多次整修擴建,規模變得更大,後觀音閣成為廣州除六榕寺、光孝寺等寺廟外又一香火鼎盛的廟宇。因山上有觀音閣,當時的廣州市民稱越秀山為觀音山。是以,詩最後一句中的鐘聲首先應為觀音山的鐘聲。

花地|清代人晚望下的廣州

越秀山上的五羊石雕 陳秋明 攝

譚敬昭(1794—1851),字子晉,又字康侯,号選樓,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廣東陽春人。一生博覽群書,勤于文學著作,尤精歌賦,其詩詞聞名嶺南,幼年著詩集《趨庭》《聞韶》。青年著《答客難》《七稽》等堪稱于時,樂府尤為出衆,與張維屏、黃培芳一起稱“粵中三才子”,又與林聯桂、黃玉衡、黃培芳、張維屏、吳梯、黃钊等合稱“粵東七子”。

他晚年著有《聽雲樓詩鈔》《詞鈔》。鹹豐元年(1851)卒于任,終年58歲。詩友張維屏為其寫《墓志銘》道:“其官弗延,其年弗延,其人則傳,其形歸于幽阡,其神遊于阆風之巅,而比肩乎列仙。”本詩題中有“同黃香石諸子”,其中就有知己黃培芳,或許還有張維屏等相伴。

從題材上看,這是一首“晚望”詩,卻絲毫無傷感之态,也不寫古,隻寫偶得的觀賞片刻,潔淨清爽。全詩大意為,詩人登上江邊的青山遠眺,看到沐浴在夕陽之中的片片遠帆,天空中的“老鶴”橫空向南飛去,将鐘聲帶到了海幢寺。

不說鐘聲遠播或觀音山與海幢寺的鐘聲此起彼伏,偏說老鶴帶着鐘聲到海幢,這種大膽的想象和特殊的手法,讓讀者心中産生許多柔和及閑逸之情,畫面也頗具動感,可謂不着一字而風流盡出。

傳說珠江南岸從前有座叫做萬松嶺的山,附近有一座寺廟,南漢時稱為“千秋寺”,明末改為寺院,稱作“海幢寺”。海幢寺曆史上與光孝寺、華林寺、六榕寺并稱“廣州佛教四大叢林”,又以其一千多年曆史的高齡,為“四大叢林之冠”。

如今位于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和南華中路之間,環境清幽、園林優美,寺内曾有“古寺參雲、珠江夜月、飛泉卓石、海日吹霞、江城夜雨、石磴叢蘭、竹韻幽鐘、花田春曉”八大景點。

“海幢”一詞,源于佛家典故“海幢比丘”,借“海幢比丘潛心修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成佛”之意。比丘,即佛家的和尚。寺廟命名為“海幢”,借以勉勵信衆,學習海幢比丘,潛心修習佛經,最後得道成佛。

詩裡的“帶得鐘聲到海幢”中的海幢,即海幢寺。它描寫了老鶴自北向南騰起飛去,方向恰好是海幢寺,而詩人相信它能把觀音山上的鐘聲帶往海幢寺去。

整體上看,全詩結構上由山而江,由江而帆,由幢而鶴,由鶴而寺,黏連穿通,渾涵一體,浩渺之江水,秀美之山峰,徜徉之歸舟,仙心之老鶴,彼岸之寺廟,融溶一起。山水的“仁智”之征,鶴寺的佛道情懷,都作為詩性修養和思想底蘊,自然滲透出來。

在古代,文人往往集詩人、批評家于一身,如譚敬昭在《聽雲樓詩鈔·自序二》中就曾說:“餘自八九歲學聲律,日課數詩或數十詩,歲不下千首,不足存也。十二三以詩聞于當道,年二十而詩小成,二十五而詩成。然求合于古人,惟恐不合也。三十前後始能離古人以自立。

回念疇昔,倚馬得句,對客揮毫,鬥酒百篇,扣缽立韻。或獎借巨公傳播旗亭見重一時者,及今日自視顔汗而心愧也滋甚。”足見他的詩才,以及其對自己作詩的嚴格要求,學習古人但不泥古。

番禺黃喬松贊其“為詩不煩攻苦,如風水相遭,自然成文”,則是對其詩風的評價。以此詩為例,全詩筆法簡練,幹淨爽朗,風韻天成,雖無盛唐詩的雄豪之氣,卻也脫離了晚唐詩的字雕句琢和小家碧玉,不言愁緒,不傷時事,飽覽山水中内蘊詩心,舒緩優雅間見得意境,端的是一首好詩。

來源 | 羊城晚報

責編 | 吳小攀

編輯 | 李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