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市民路過東西寺塔步行街
某施工工地發現
施工工地挖出的一些磚塊
疑似文物
于是向相關部門進行了反映

1月10日
昆明市博物館專家、
西山區文物管理所的從業人員
一同來到現場檢視情況
施工疑似挖到文物?專家現場考證
上午,記者來到東西寺塔步行街排水及電力改造施工現場看到,工地内有勞工正在施工。
圍擋施工區域内裡被挖開了兩條約一米左右的溝渠,開挖的土方及一些磚瓦堆積在工地内。
此前市民發現開挖出來的磚塊有一些網狀格紋,和東西寺塔上的很多磚塊的花紋很像,是以市民猜測是不是挖到了文物。
對此,市博物館專家及西山區文物管理所的從業人員也來到了現場檢視。
昆明市博物館館長 陳 浩:“挖下去一米多一點,那麼在地表以下80公分以下,就開始出現了有這麼一些磚瓦的堆積層。那麼這些磚瓦,我們看了一下,第一,都是一些破碎的沒有完整的磚瓦,那麼它不存在一個古代建築,或者說是曆史上建築的一個原狀的狀态,它是一個已經破壞的狀态;第二這個磚瓦初步看下來,時間的跨度非常大,早的可能到明代,晚的可能在70、80年代的一些磚瓦都有,那就說明這個也不是一個呈系列,或者完整的文化層。”
據了解,該項目施工是由于東西寺塔步行街排水及電力工程年久失修,路面出現多處下層破損等情況,既影響美觀又存在安全隐患。工期從去年12月20日至1月28日。
施工方表示,接到市民的反映後,他們就立即停止了施工,配合相關研究人員考證。
專家介紹,從正常的自然發展來看,不同的曆史時期在地表上面會留下一些痕迹。每個曆史時期不斷留下曆史痕迹疊加在一起形成地層。每個地層都屬于同一文化時期。
施工現場挖出來的磚瓦屬于不同曆史文化時期的。可能是因為之前東西寺塔步行街經曆了多次重建改造,将這些碎磚塊用來回填,使得這個區域的磚塊分布情況變得複雜。
昆明市博物館館長 陳 浩:“那麼從磚瓦破碎的情況來看,應該說是已經混雜在一起的區域,而不是同一時期的地層,是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我們判斷應該是一批,當時修建東西寺塔之間步行街,當時建設工程當中整平的時候,從别的地方拉來的不同曆史時期的建築垃圾,堆積在地表以下,那麼總的來說這些實物的話,因為它已經脫離原來的文化地層,脫離了原來的所屬地,那麼已經不具備文物價值。”
昆明資訊港整理編輯
來源:都市時報、8099999
編輯:李貴芳
稽核:叢 林
終審:宋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