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曆史評價卻很高?

在《明史紀事本末》裡面,作者谷應泰說:“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将明仁宗比作周代的周成王和漢代的漢文帝,這兩個人都是起到承前啟後,将朝代推向巅峰的人。可見,對明仁宗評價之高。

朱高熾雖然在位僅僅兩百餘天,但是有幾件事卻深得士大夫文人的擁護,故而讓後世之人給予高評價。

為什麼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曆史評價卻很高?

一是為方孝孺平反。方孝孺被譽為明初讀書人的“種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奪取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在姚廣孝的懇求下,朱棣開始并沒有打算殺死時為帝師的方孝孺,便指令方孝孺寫诏告國。方孝孺不從,說:即使誅滅我十族,我也不會給亂臣賊子寫。朱棣便怒誅方孝孺十族,曆史隻有滅九族的例子,朱棣将方孝孺的學生門生算上,誅滅方孝孺十族。高壓之下的士大夫文人敢怒不敢言,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痛”。朱高熾為方孝孺及其他被朱棣打壓的臣子平反,争取了士大夫文人的支援和擁護,是得到曆史高評價的第一個原因。

其實,朱棣剛開始立太子時是瞧不上朱高熾的,曾多次打算立二兒子朱高煦為皇儲。後來是大明才子解缙給他下定決心立儲的,解缙說:皇帝有個好孫子啊。因為朱高熾得兒子朱瞻基卻生的英武雄偉,有帝王之氣。除了肥胖,朱高熾的才能一點也不比朱高熙差,靖難之役中,朱高熾堅守北京城,以億萬之衆兵士,發動北京城軍民一起守住了北京,李景隆号稱五十萬大軍也沒有打開北京城門(雖然其中有水分)。朱棣稱帝之後,屢次北伐,朱高熾坐鎮監國,朝政不亂,井然有序,充分說明了朱高熾的治國才能。

為什麼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曆史評價卻很高?

二是解決了明朝與蒙古的恩怨。朱棣五次遠征,勞民傷财,最後兩敗俱傷。明仁宗主動跟蒙古示好,甚至不惜作出讓步,允許他們前來朝貢(朝貢就意味着蒙古可以得到豐厚的賞賜)。此外,明仁宗還主動與蒙古進行貿易,并嚴格監視邊境的貿易,防止蒙古部落趁機偷襲。明仁宗還主動調整了北部的邊防和軍隊,如設立五軍都督府和邊防都司等,加強了北方邊界的防守力量,使蒙古不敢輕易入侵。

為什麼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曆史評價卻很高?

三是他同情建文舊臣,反對建文舊臣的殺戮,承認建文帝号,将朱棣迫害關押的建文臣子、家屬等陸續解放,恢複自由,為方孝孺平反;也釋放了大量在朱棣時期關押的臣子,比如黃淮,夏原吉,為解缙平反,恢複一些大臣的官爵,獲得擁戴,齊泰、黃子澄等大批官員家屬被赦免。

四是相較于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的節儉是沒有錢給他花,朱高熾則是有錢不願意花。朱高熾提倡的減少開支,堅持簡樸、仁愛和誠摯的理念得到了朝堂上下的一緻認可。特别是在他臨終前特别強調:“朕既臨禦日淺,恩澤未浃于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以至于朱高熾的獻陵是明十三陵中最為儉樸的。

為什麼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曆史評價卻很高?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九日,朱高熾于皇宮中的欽安殿猝然駕崩,此時距離朱高熾繼位隻有不到九個月。關于朱高熾猝然駕崩的原因,《明史》、《明仁宗實錄》等史料中都是諱莫如深,後世的一些史學家根據史料中留下的一些蛛絲馬迹提出了朱高熾死于縱欲、雷擊、中毒、心髒病等幾種不同的說法。由于這幾種說法都缺乏足夠的證據,是以朱高熾猝然駕崩的原因就成了一個曆史迷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