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把國家治成盛世王朝,卻被污為“蝈蝈皇帝”

他是明朝曆史上少有的有為之君。

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他整肅朝綱,強力削藩,北擊蒙古,使得大明王朝國勢蒸蒸日上。把國家治理成一個盛世王朝。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賢明有為的皇帝,

卻被一些文學作品以及野史污為“蝈蝈皇帝”

。使得後世之人以為他是一個昏聩的君王。他就是明朝宣宗皇帝朱瞻基。

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把國家治成盛世王朝,卻被污為“蝈蝈皇帝”

真實的朱瞻基與這些野史的記載完全不同。

他文韬武略

,從小就聰慧過人。年少時,朱棣就把朱瞻基放在了身邊親自教導他。他也沒有辜負朱棣對他的期望。在行軍打仗中學到了朱棣的用兵之道。除此之外,他的父親朱高熾喜文厭武、寬厚待人。受到父親的影響,他又是一個禮賢下士,重視人才的君王。

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把國家治成盛世王朝,卻被污為“蝈蝈皇帝”

由于他出衆的表現,使得他在很早的時候就被朱棣立為了皇太孫。朱棣死後,他的父親朱高熾繼承了皇位。而作為皇太孫的朱瞻基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皇太子。

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把國家治成盛世王朝,卻被污為“蝈蝈皇帝”

朱高熾僅僅隻在位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就撒手人寰了。

27歲的他成為了大明王朝第五位皇帝

。由于祖父朱棣好大喜功,在位期間發動五次大規模的對蒙古人的作戰,不僅如此,重武輕文的朱棣還曾經大肆向文官集團揮起屠刀。這使得國内沖突十分尖銳。

原本的永樂盛世也開始衰敗

。雖然父親朱高熾在位期間努力改善這一境況,但畢竟在位時間太短,諸多政策都沒來得及實施。除此之外,大明自開國以來最大的藩王問題到了又要爆發的時候。

可以說他接手的大明是個完完全全的爛攤子。

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把國家治成盛世王朝,卻被污為“蝈蝈皇帝”

繼位以後沒多久,他的皇叔就學着他祖父發起了叛亂。由于朱瞻基用兵之道是從他祖父那裡學來的,是以面對他叔叔的造反他毫不慌張,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不僅如此

,借着平定叔叔的叛亂的機會,他還一舉解決了困擾大明多年的藩王問題。

使得藩王自他之後再也掀不起大的風浪。

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把國家治成盛世王朝,卻被污為“蝈蝈皇帝”

在對外戰争上,

他禦駕親征,使得蒙古人在他在位期間再也不敢南下牧馬。

此外他裁撤開平衛使得天下可以修養生息,讓國家不用再因為長期與蒙古人作戰而負擔太多。

在朝堂上他勵精圖治,大力推行改革,他任用賢臣楊士奇、楊榮等一大批名臣來治理國家。同時他繼承了父親寬仁為本的宗旨。

在他的治理之下明朝的“仁宣之治”被推入頂峰。明朝國力空前鼎盛。明朝國威威揚海内外,使得四海臣服。

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把國家治成盛世王朝,卻被污為“蝈蝈皇帝”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文治功兼備的聖明君王,

隻因為自己的一點愛好就被世人嘲笑為“蝈蝈皇帝”

,在《明朝小史》與《聊齋志異》中醜化他,

在書中記載朱瞻基好促織(蝈蝈)之戲,歲征民間

。說他因為個人喜好使得勞民傷财。這使得世人誤會朱瞻基是個無德之君。

甚至于民間還流傳有“太平天子,促織皇帝”這樣不中聽的話來形容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