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一針見血道破劉備必亡内因

看過三國的朋友,肯定對“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這句話非常熟悉,此話的意思是諸葛亮和龐統乃經世濟民的大才,隻要得到他們其中一人的相助,便可以得到天下!然而三國中,劉備在得到了卧龍和鳳雛兩人的相助下,卻無法一統天下,這是為什麼呢?難不成這句話是假的?

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一針見血道破劉備必亡内因

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

“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句話是水鏡先生最先說出來的,這也代表了他對諸葛亮和龐統兩人才能的看重!事實也證明,水鏡先生所言非虛,諸葛亮和龐統确實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劉備的前半生,一直在輾轉流離,雖然他身邊文臣猛将衆多,但始終無法找到一塊地盤安身立命,直到他遇到了諸葛亮,他的人生才開始了重大的轉變!

在此之前,劉備集團雖然看似人才衆多,但非常缺少戰略性人才,是以劉備集團總是以雇傭兵的形式存在于諸侯中,不論是投靠陶謙還是袁紹,或是劉表,這些諸侯都是把劉備當作槍杆子使用,讓劉備幫他們打仗,仿佛劉備就是個雇傭兵,沒啥發展前途。而劉備對于自身的定位也不是特别清晰,是以他在江湖上混了這麼多年,口碑雖然不錯,但一直沒有找到出路,直到諸葛亮這個戰略性人才出現,為劉備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戰略!

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一針見血道破劉備必亡内因

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他為劉備規劃了占荊州、奪益州的戰略,并将其付諸行動,按照諸葛亮的戰略,劉備确實做到了三分天下,有了争奪天下的實力,不過由于關羽的失誤、孫權的背盟,最終劉備還是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希望!

龐統也是不可多得的大才,當年周瑜入荊州,搶先把龐統拉入自己麾下,就是看中了龐統的才能。也正是因為龐統的極力勸說,劉備才下定決心進攻益州,遺憾的是,龐統在進攻益州時不幸身亡,否則龐統和劉備守益州,諸葛亮和關羽守荊州,荊州必定不會丢失,劉備很可能一統天下!

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一針見血道破劉備必亡内因

諸葛亮和龐統都是安定天下的大才,能力都非常出衆,劉備也正是得到了他們二人的相助,是以才能登基為帝,占領三分之一的天下,可劉備畢竟未能統一天下,這确實和“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句話相沖突,那麼這是不是就說明這句話是錯誤的呢?

實際上這句話本來沒有錯,因它後來還跟了這麼一句話,隻是很多人沒看到,下一句一針見血道破劉備必亡内因。

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後面一句話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也就是說,若是子初和孝直中死了任何一個,那麼漢室就很難複興,劉備雖然能夠登基稱帝,但很難一統天下!這便是劉備最終無法一統天下的内因!

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一針見血道破劉備必亡内因

那麼子初和孝直到底是誰呢?他們竟然可以和諸葛亮、龐統相提并論,影響劉備統一天下的步伐?

事實上子初指的是劉巴,他是荊州名士,深得諸葛亮的看重,劉備進入益州後,當時财政緊缺,是劉巴提出了妥當的措施,幫助劉備緩解了财政危機。後來劉備又任命劉巴做了尚書令,負責蜀漢内政。遺憾的是,劉巴過早去世了,将蜀漢内政的重擔都壓在了諸葛亮身上。若劉巴不死,穩住蜀漢内部,那麼諸葛亮将有更多的精力去對付曹魏,他也不用那麼殚精竭慮,早早去世了,蜀漢說不定真的能在北伐戰場上取得大勝。畢竟諸葛亮北伐後期,已經将司馬懿打得不敢對陣了!

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一針見血道破劉備必亡内因

孝直指的是法正!法正這個人極其擅長奇謀,當年漢中之戰,劉備之是以能夠以弱勝強,破天荒擊敗曹操,正是因為有法正相助!若不是法正出奇謀對付曹操,劉備根本不可能擊敗曹操!劉備伐吳時,面對陸遜的戰局和當年攻打漢中時的戰局何其相似,可最終劉備卻戰敗了,被打得非常狼狽,這就是因為劉備失去了法正的相助!若是法正活着,必定能夠幫助劉備擊敗陸遜,重新占領荊州!這樣的話,劉備就重新占據了主動權,有了争奪天下的希望。

劉巴和法正,一個是對内的大才,一個是對外的謀主,他倆才能出衆,有他倆相助,劉備必定能夠挽回頹勢,遺憾的是,這兩人都先于劉備去世,給劉備造成了不可預估的損失,令人心痛!

結語

卧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一針見血道破劉備必亡内因!這句話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其中子初指的是劉巴,孝直指的是法正,這兩人都是蜀漢的大才,正是因為他倆的去世,導緻了劉備的失敗,使得漢室再難複興!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