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抗日老電影裡,我們經常能看到漢奸們騎着自行車,在前方為跑步的日軍開路,這個情景不是導演自己瞎編,而是根本把當年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情況,搬到了電影裡。當年日軍出行基本都是用卡車運送士兵的,等到快到了目的地,才下車走動,而漢奸為了給日軍提供情報,需要在各個地方遊走,自行車就成了他們的最佳的助力工具。為了打擊這些出賣國家的漢奸,八路軍對他們進行了徹底的圍剿,大量的自行車也被收繳了,後來這些自行就變成了抗日部隊的打擊日軍的“助力車”了。

為什麼漢奸普遍都會騎自行車呢,這還得從20世紀20年代說起,當年華北農村的百姓靠着日本出口到中國的紡織機,在家裡織土布為生,有些家 裡條件好的,就買了一件日本自行車,把它的鍊條變成了織布機的動力,平時車子還可以用作日常代步工具,因為成本比日資的紡織廠低廉,間接影響到了他們的利潤,日本人侵華後,凡是家裡有紡織機全部銷毀,除了漢奸的,當時的漢奸借着有日軍撐腰,就随意搶劫百姓的财物,家有自行車的自然不能幸免,是以這些漢奸就變成了人手一輛自行車了。
當年國民政府在華北百姓眼裡,還不如給他們帶來好處的日本人,但是後來日本人的種種行為,包括把華北百姓的土布店搗毀,讓當地的百姓對日軍恨之入骨,就算是為日本人鞍前馬後的漢奸,骨子也很多對他們懷着仇恨。
後來事情發展變成了,日軍不斷地壓迫中國人,使得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為此中國人的反抗越來越激烈,為了鎮壓日益高昂的群眾情緒,日本不惜加大在中國的投入成本,如此不斷地循環,後來抗戰的全面勝利,讓日軍不得不繳械投降,離開華夏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