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本文,咱聊聊曹操的那句“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古往今來,大家罵曹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這句話。

有了這句話,曹操的一生就基本定調了,自私自利,殘暴不仁,唯我獨尊,生性多疑,等等。

他成不了忠臣,不取而代之就阿彌陀佛了。

隻顧罵,不行。

要弄清楚同樣出生時是“一張白紙”的曹操,為何變成了如此自私的一個人。

一、特殊的時代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東漢永壽元年,“永壽”是漢恒帝劉志的第五個年号。

劉志,襲爵為蠡吾侯,因外戚梁冀把持朝政,希望找個娃娃當皇帝好控制,劉志是以當上了皇帝。

本來會是一輩子傀儡,但梁冀看到劉志寵梁猛女,還封了她的母親為長安君的時候,梁冀開始嫉恨,他深知自己的權力是怎麼來的,是以怕這母女影響他專權,故而殺長安君。

可惜,失敗了,長安君找劉志哭訴,劉志下決心除掉梁氏外戚,後在宦官的幫助下,滅了外戚。

但是,劉志不是有作為的皇帝,滅了外戚之後,開始了自己更加昏庸無道的一生。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宦官當政、賣官鬻爵、荒淫無度等,加深了社會沖突,加快了東漢的滅亡速度。

劉志之後,劉宏被外戚窦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在位期間施行黨锢及宦官政治,設定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财,賣官鬻爵以用于享樂,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動亂之中,帝國危在旦夕。

上述就是曹操生活的那個特殊的年代。

這樣的年代,不自私自利一些,恐怕活不下去,朝野内外,自私自利的小人比大公無私的君子活的踏實自在。

曹操從小親眼目睹了這些亂象,使其成為了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其實,即便不是東漢那樣的亂世,自私自利的人也很多,是以我們沒有必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誰,因為我們自己也很難做到大公無私。

當然,大公無私者也多,但他們不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他人。

二、特殊的家庭

曹操生于官宦世家,其父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曆侍四帝,頗有名望。漢桓帝時,曹騰被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

生于官家,且父親也不是個清官,是以曹操對官場的那些爾虞我詐等非常的熟悉,也清楚那個戰亂年代的官場的黑暗和貪官污吏的無恥。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跟這些人講大公無私,等于對牛彈琴,結果不會好。

是以,曹操明白了一個道理,在亂世想自保,就要自私自利。

劉備自私自利嗎?也一樣啊。

他一個賣鞋的,憑什麼讓張飛出錢出力?憑什麼讓關羽追随?

無以為憑啊。

“漢室宗親”就可以讓别人替他賣命嗎?不能。

劉備自己很清楚賣鞋的他想有所作為,就要有很多人為其傾其所有。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是以說,劉備也自私自利。

劉備與曹操,都是自私自利的,隻是程度不同罷了。

劉備還有良知,曹操完全沒有了。

後來的曹操沒有取而代之,這看似是良知,其實不是,時局所緻,不允許他取而代之。

三、特殊的評價

橋玄,謂操曰:“天下将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何顒見操,言:“漢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汝南許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這三位的評價,非常特殊了,在那個亂世,對一個尚沒有為官且整天不務正業的人做出如此評價,可見三人的遠見卓識,但也可以看出曹操的不凡。

有了這些評價,曹操信心十足,要大幹一場。

想大幹一場,就要先保命,有命才有将來。

是以,不管面對誰,曹操都要先保命,哪怕威脅的可能性隻有0.0000000001%,他也要提防。

四、特殊的經曆

官場險惡,從曹操懂事兒那天起,他就清楚這個道理。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洛陽北部尉”。

當官之後,曹操經曆了黃巾軍之亂、何進掌權、董卓掌權這三件大事,目睹了朝廷的險惡和忠臣的悲慘下場。

黃巾軍之亂,隻要沙場勇猛就好了,可面對何進和董卓,要靠智謀了。

當時大公無私的官員很多,可都有好下場嗎?沒有啊,不是被貶就是被害,剩下的都不敢作聲了,還整天哭哭啼啼。

曹操倒是想大公無私,可時局不允許啊。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經曆這幾件事之後,曹操也明白了,活在亂世,想有所作為,一定要自私自利,否則難以更好的生存。

說在最後:

誰都不是出生就自私自利,很多都是被逼出來的,曹操就是如此。

假如他不自私自利,活不到陳留起兵。

誤殺了呂伯奢一家後跑了,再殺半路遇上的呂伯奢,這是卑鄙無恥的,可不殺呢?事情也會如曹操所說那樣,被呂伯奢告了,然後官軍知道了他的行蹤,前來追殺。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這樣了解,其實不為錯,也算不上太過自私自利,隻是曹操殺的是收留他的父親故友呂伯奢,這才被罵的狗血淋頭。

至于那陳宮,眼光也不怎麼樣,後來投靠了呂布,失敗後被殺。

“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誰讓曹操變成這樣的人?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很多事看明白就行了,至于是否去口伐筆誅某個曆史人物、事件等,大家自便。

注:本文部分來自網際網路圖檔很難核實明确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