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錫打算在“蘇錫常祖墳”泰伯墓附近考古發掘,能挖出多少國寶?

在古代,挖人祖墳斷人風水,是十分嚴重的事情。在當代,大興土木之前,對一些古墓進行考古挖掘,十分必要。前者“禁止挖”是一種保護,後者“考古挖”也是一種保護。

2022年1月11日,《江南晚報》第8版刊發了一篇社會新聞,标題為:《鴻山泰伯墓附近 有人盜墓?實為考古勘探 拟發掘面積1500平方米》。

無錫打算在“蘇錫常祖墳”泰伯墓附近考古發掘,能挖出多少國寶?

相關新聞報道

新聞說,2021年無錫市文物保護中心受無錫市文物局委托對鴻山街道至賢路兩側A、B地塊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其中A地塊發現古墓葬、水井、春秋時期遺址,面積4000餘平方米;B地塊也發現不少古代墓葬。随後,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文物局)文物處組織相關人員召開至賢路兩側A、B地塊文物保護協調會。會議明确對已發現的古墓葬、古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拟發掘面積1500平方米。

原來,有網友發現勘探過程中打出的“洞”,以為是“盜洞”,在網絡上向有關部門舉報,《江南晚報》記者根據這個線索進行了采訪,做出了這篇新聞報道。

從《江南晚報》的新聞報道看,無錫拟考古挖掘的地塊,就在泰伯墓附近。而且前期勘探也證明了此地有古墓葬,為春秋時期遺址。這就很令人期待。春秋時期,吳國一度十分興盛。然而吳國之盛非常短暫,此後關于吳國的大部分記憶,隻保留在有限的曆史記錄中。無錫的這次考古挖掘,能不能挖出點古吳國罕見的文物,甚至挖出一大批竹簡木牍之類的“書冊”?假如果真能挖出這些東西,那麼無錫的這次考古挖掘将轟動全國甚至全世界。

無錫打算在“蘇錫常祖墳”泰伯墓附近考古發掘,能挖出多少國寶?

網絡圖檔,阖闾城遺址在錫常交界處

泰伯奔吳之後,定居在無錫,其後代子孫吳王壽夢開始稱王,“王都”應當就在附近。壽夢有個兒子叫季劄,被封于延陵,即今天的常州一帶。常州别稱延陵,把季劄視作該城市的人文始祖。壽夢有個孫子是吳王阖闾,阖闾命伍子胥築“大城”即今天的蘇州城。如此推算起來,不論常州城還是蘇州城,都是泰伯餘蔭,是以把泰伯視作蘇錫常的人文始祖,是說得通的。那麼泰伯墓自然而然就可以稱得上是“蘇錫常祖墳”。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晉楚之争十分激烈。晉國為了“遠交近攻”,開始大規模“援助”吳國,讓吳國在楚國的背後牽制楚國,與晉國形成“夾擊”楚國的态勢。是以,春秋吳國古墓中,極有可能出現中原晉國的重要文物、典籍、書冊。假如有類似“竹書紀年”一類的寶貝出土,那可就了不得了!

無錫的這次考古挖掘,值得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