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宣宗朱瞻基死後,明英宗朱祁鎮繼位,隻有八歲,還好老爹給他留了很多賢臣輔佐,比如原來的三楊内閣悉數留了下來。那是的朱祁钰被哥哥朱祁鎮封為郕王,但是并不讓他就藩自己的藩地,一直把他留在北京,哥倆兒的關系非常的好。朱祁鎮是位傳奇皇帝,在明朝兩百多年時間裡,唯一一個兩次登基的皇帝,第一次當皇帝期間,他寵信太監王振,正好又遇到明宣宗留給他的輔佐内閣成員死的死,退的退,他徹底的放飛了自我。
明朝有内閣,清朝有上書房和軍機處。但這兩個朝代的皇帝的權利卻完全不一樣。清朝的時候,皇帝皇權集中。而明朝的時候,皇權與相權之争最後演變成了皇帝和内閣之間的争鬥。也就是說在明朝可以沒有皇帝,但不能沒有内閣。清朝可以沒有上書房軍機處,但不能沒有皇帝。
明英宗在位期間可以分為兩個時期來評價:土木堡之變之前及奪門之變複位後。明英宗即位之初年僅九歲,是以朝政大權基本在太皇太後張氏(誠孝昭皇後)手中,張太皇太後任用明仁宗、明宣宗時期的舊臣、賢臣,且張太皇太後并不過多幹涉、對外戚嚴加管理,這個時期的統治還是頗為欣欣向榮的。
經過一番比較,我們其實很明顯可以看出,朱祁钰其實比朱祁鎮在治國理政方面的才能更優秀。可以說,在朱祁钰在位時期,對内肅清閹黨勢力,選賢任能,吏治清明,穩定民心。對外,打退了虎視眈眈的瓦剌,合理鎮壓當時邊境一些少數民族的起義,國勢蒸蒸日上,将被明英宗推向滅亡邊緣的明王朝給拉回了生命線。雖然明代宗嘗到了權力的滋味後,存了私心改立自己兒子為太子,希望皇位在自己這一脈傳承,可他的功績還是不能磨滅的。
當然了,在奪門之變明英宗複辟後,或是因為閱曆,或是因為經過兵敗、被俘、軟禁等一系列事情後,朱祁鎮成熟了,複辟之後開始任用賢臣,平定叛亂,廢除殉葬等一些賢明之舉。總的來說,朱祁鎮的治國理政能力遜色于朱祁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