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一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連史書都不敢記載

如果你對明朝曆史感興趣的話,那麼,你對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朱棣,想必不會陌生!

畢竟,他可是明朝曆史上衆多皇帝中,相當出名的一個人物。說到明朝的皇帝,可都是相當的富有傳奇色彩的。而朱棣,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畢竟,一個人守着自己荒涼的封地,含辛忍辱十幾年,最終,将侄子拉下皇位的人,又怎麼會是一個普通人呢?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一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連史書都不敢記載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位無論是在明朝曆史上,還是在後世史學家眼中,毀譽參半的皇帝,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他是太祖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學過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自從西周以來,我國古代許多封建王朝,大多都比較信奉嫡長子繼承制。是以,在那個時代出身便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的母親是正妻,那他将在日後的家産繼承中占據非常有利的地位,反之,則會非常吃虧。

然而,這一制度的重要性,在皇室子弟的身上,展現得是淋漓盡緻。畢竟,普通人家争得不過是那麼幾畝薄田或是幾份家财,而他們争得可是萬裡江山。

常言道:“最是無情帝王家”。自古以來,皇室鬥争都是非常殘酷的,勝利了你可以坐擁萬裡河山,成為天下之主。可一旦失敗,那便會淪為階下之囚,甚至,惹來殺身之禍也是常事。是以,那些皇位争奪者,自然會絞盡腦汁想讓形勢變得對自己更加有利,其中,提高自己的出身,便他們慣用的手段。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一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連史書都不敢記載

父親已經貴為了天下之主,換句話說,即天底下已經沒有比他更為尊貴的人了。是以,那些想要提高自己出身的皇子皇孫,自然隻能從其母親身上着手。作為一個從藩王通過謀反手段登上帝位的人,朱棣自然比其他人更加迫切的需要一個良好的出身。如此一來,他的一系列造反行為才能夠師出有名。

畢竟,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理由,來籠絡民心的話,他又怎麼能夠成功坐擁天下呢?

是以,他大權在握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捏造一個良好的出身。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在正史《明實錄》中,看到其生母為馬皇後的記載。可是,在明朝的其它史料中,有關其親生母親身份的說法,卻是各不相同。

關于他的親生母親,大概有以下幾種說法。

今天,我們就來讨論一下,到底哪一種說法,更為可信。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一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連史書都不敢記載

第一種,就是我們上文所提到的馬皇後所出,從個人而言,對這種說法是不太認同的。

具體有以下幾點理由:

第一點,我們得先從太祖皇帝身上來看,他雖然出身低微,但是,卻一直十分注重對自己兒子的教育。顯然,他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他的衆多兒子中幾乎沒有什麼纨绔子弟。但是,在這衆多兒子中,太子朱标的才華,并不是最出衆的,性格也不是他最喜歡的,那麼,他為什麼偏偏標明朱标呢?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此人是他的長子。

事實上,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男人,是以,他才會立下“如果有嫡出的兒子,就一定要立嫡出兒子為太子;沒有嫡出兒子,就立所有兒子中年紀最長的為太子”的祖訓。

我們都知道,古人是非常講究孝道的,而皇室子弟作為天下人的表率,則更應該以身作則。是以,朱棣不能公然違背自己父親定下的祖訓。既想要江山又不想被扣上不孝的帽子,他自然隻能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出身。對于一個已經得到天下的人來說,想要操縱時光,隻要轉動手中那支小小的筆就可以了。

畢竟,這些人端着他的飯碗,當然要聽他的指揮。是以說,曆史往往由勝利者書寫這句話,還是相當有道理的!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一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連史書都不敢記載

之是以不認同他的親生母親為馬皇後的第二個原因,還是在太祖皇帝朱元璋身上。

前文我們已經說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男人,在他心中,非常看重嫡庶之别。如果,朱棣真的是正宮所出,那麼,當年他又為什麼沒有被立為太子,僅僅隻是封了一個偏僻之地的王爺呢?是以,從這一點來看,他是馬皇後親生兒子這種說法,仍舊是相當不可靠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不認同這種說法的第三個原因。

想必,大家都知道,太祖皇帝雖然是一個比較冷血的帝王,但是,他對于自己的結發妻子,還是有幾分情意的。畢竟,他與這個女人相識于微末之時,并且,此人陪着他熬過了自己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光。即使是再冷血無情的男人對曾經與自己患難與共的女人,還是會多幾分不同的。

是以,如果朱棣真是他們兩人的孩子,他又怎麼會不替這個孩子多考慮呢?

還有一點就是,雖然,曆史上都說馬皇後是一個非常賢明大度的女人,但是,隻要是人都會有私心,更何況是事關天下的大事。如果,朱棣真是她的親生兒子,她怎麼能不為自己的兒子争取和考慮呢?是以,從以上幾點來看,關于朱棣生母是馬皇後的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一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連史書都不敢記載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關其生母的第二種說法。

在明朝的某些史料記載中,曾說朱棣是元順帝的妃子所生。相傳,太祖皇帝朱元璋曾多次率領部隊讨伐元朝,在此過程中,他将元朝皇帝的好幾位妃子都納入了自己的後宮。并且,還有一種非常誇張的說法,說這些被搶來的妃子中,有一個其實早已經懷了孕。

而朱棣,就是這個懷孕的妃子,入宮之後生下的孩子。

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更不靠譜,像太祖皇帝那麼精明的男人,又怎麼可能會替别人養孩子呢?而且,還将前朝皇帝的遺腹子,一養就是十幾年。最終,還給了他兵權讓其替自己駐守邊關。難道他就不怕這個孩子長大之後,反咬自己一口嗎?

是以,這種說法顯然更不是真的。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一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連史書都不敢記載

關于他生母的第三種說法,則是說其生母是高麗人,并且,還說他和周王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如果,隻是單單從某一些方面來看的話,這種說法還是有幾分可信度的。畢竟,關于這種說法在明朝的部分史料中,也是有證可考的。如果,朱棣真的是高麗妃子所生的話,那麼,有如此才幹的他,卻隻得到了一個偏僻荒涼的封地,也是可以了解的。

并且,在那個講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年代,擁有一半一族血統的他,早已注定與九五之尊的位置無緣。而且,當建文帝實行“削藩”政策時,周王受到的責難最重,而聽到這個消息時,朱棣感到非常的惶恐不安。如果,二人不是一母所出的話,那麼,他又怎麼會擔心自己的處境呢?

從以上兩點來看,關于他的生母是高麗妃子這種說法,還是有一點可信度的。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一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連史書都不敢記載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最後一種說法。

在《南京太常寺志》中,曾記載其生母應該是碩妃,太常寺作為掌管宗廟祭祀禮儀的最高機構,它的記載應該是比較官方,也比較準确的。并且,古代宗廟牌位供奉的順序,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但是,明朝牌位的供奉,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太祖皇帝所有妃子的牌位,都供奉在左側,僅僅隻有一人鶴立雞群地出現在了右側。而這個右側的牌位,恰好就是碩妃。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位妃子的牌位,在供奉時如此與衆不同呢?

很顯然,這不可能是太常寺的人一時手誤擺錯了牌位,之是以會獨獨将這位妃子的牌位,凸顯出來,肯定是事出有因的。是以,無論是當代還是後世的史學家,都對這件事情做出了考證和推測。他們推測,之是以會做出這種牌位擺放現象,是由于成祖皇帝想要凸顯自己生母的地位。

明成祖朱棣一生,有一個秘密一直是他心中的痛,連史書都不敢記載

雖然,為了實作自己的帝王夢,他不能給生母一個名分。但是,在情感上,他還是想要為自己的親生母親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以,才會有這樣一個奇特的牌位擺放現象。從以上種種原因來看,其生母為碩妃這種說法,還是相當靠譜的。

參考資料:

【《明太祖實錄》、《明成祖朱棣》、《明史·後妃列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