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臨死前,叮囑要“四人擡棺,往南走,繩斷下葬”,這是為啥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在世人眼裡諸葛亮就是智慧的代表,關于他本人也比較有神秘性。比如說在古代來說相對複雜的奇門遁甲,懂的人就得算諸葛亮一個。諸葛亮在臨終前留下的:四人擡棺,往南走,繩斷下葬。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諸葛亮臨死前,叮囑要“四人擡棺,往南走,繩斷下葬”,這是為啥

諸葛亮,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年出生,琅琊陽都人。他家是有名的望族,隻是很小就失去了父親,跟着叔父諸葛玄一起生活。建安六年(201年)因為司馬徽的推薦,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極其聰明,而在生活上,他也不拘小節。娶妻的時候他一心想要找個賢德有才華的,于是司馬徽的好友黃承彥就找上門說。我有個女兒,醜是醜了點,但是她的才華能夠跟你相配。于是諸葛亮就娶了黃承彥的女兒為妻子,據說叫黃月英。

諸葛亮臨死前,叮囑要“四人擡棺,往南走,繩斷下葬”,這是為啥

諸葛亮的一生征戰四方,最有名的一戰應該是赤壁了。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孫權聯手一起打曹操,還是諸葛亮出面勸孫權一起對抗曹操的。他的一番話一下子就動搖了孫權的心,後來又在益州跟漢中之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隻是一直都未能統一天下,而劉備則在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就病重,托付後事的時候劉備曾經跟諸葛亮說,倘若劉禅可以輔助就輔助,不可以你就自行取度。

諸葛亮臨死前,叮囑要“四人擡棺,往南走,繩斷下葬”,這是為啥

但諸葛亮一生對蜀漢都是忠心不二的,在出師表中他就跟後主劉禅表明了心意。決心興漢室,同時勸谏後主不要忘記先帝的遺願。隻是再聰明的一個人也總有去世的一天,建興十二年(234年)八月諸葛亮病重,跟劉禅交代了後事之後不久就病逝了。他安排人一邊秘不發喪,令司馬懿生疑。隻要求讓四個人擡着棺材往南邊走,等到繩子斷了就下葬。

這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首先是當時蜀漢還在跟司馬懿打仗。既然說了秘不發喪自然不能太過張揚,四個人擡着棺材隻是一些小将領享受的待遇,司馬懿即使知道了也隻以為是軍中的将領,自然不會想到裡面躺着的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而且,他這麼重要,也不想讓大家這麼早知道他的去世。至于向南行走則是因為司馬懿的軍隊在北,往南走就不可能遇得上司馬懿了。

諸葛亮臨死前,叮囑要“四人擡棺,往南走,繩斷下葬”,這是為啥

劉禅也确實按照他的遺言做了,四個大漢擡着他的棺材一直往南走。但是這個四個大漢走了一天一夜多之後就不想再走了,但是這個時候繩子怎麼可能斷,估計走上十天、半個月都不見得會斷。于是這四個人商量了之後把諸葛亮的棺材擡着往前走一點,之後就地掩埋。

諸葛亮臨死前,叮囑要“四人擡棺,往南走,繩斷下葬”,這是為啥

回去報告劉禅,劉禅聽說了之後就覺得不對勁,一問之下竟然偷懶,于是就把這四個人殺了。而諸葛亮的墓到現在也沒有人知道了,後世認為這都是諸葛亮早就猜中了的。但到底是不是也沒有人知道了,不過他的棺材裡面并沒有放金銀财寶,即使盜墓賊找到也沒有用。

說來也奇怪,諸葛亮用了這樣神秘又隐秘的方式下葬,很多人就誇贊他非常的機智。後人就認為他是為了自己死後得以安生,才這樣要求的。但是曹操墓同樣是墓葬簡單,也沒有人找到卻有不少人說他是奸詐,這其中難免令人玩味。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鑒·卷第六十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