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作者:浮世人物志

2002年,影視劇《穿越時空的愛戀》熱播,女主角小玩子是個來自現代社會的小偷,憑借巧舌如簧的說謊天賦在古代走上人生巅峰。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二十年後,這部劇中飾演女主角的張庭事業一朝“爆雷”,與老公林瑞陽雙雙陷入涉傳詐騙案,真真坐實了自己當年出演的角色。

據《新京報》報道,早在2021年6月,張庭與林瑞陽的公司——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就因涉嫌傳銷而被立案調查。事發之後,張庭的公司遭到了當機資産的處理,數額高達六億。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張庭公司涉嫌傳銷的消息一出,本身就對他們家産品積怨已深的顧客們蜂擁而上,七嘴八舌爆料近些年張庭夫婦為了販賣廉價護膚品幹的缺德事兒。

層層扒皮下來,張庭夫婦的口碑在網絡上徹底崩壞,一夜之間淪為過街老鼠。

本以為這又是一場明星人設崩塌大戲,然而,坐等張庭痛哭流涕道歉的吃瓜群衆們沒有等來這夫妻倆的道歉,反而等來了二人公司照常營業的結局。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更加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果張庭公司的産品當真如網上所傳的一樣爛,那麼多年來她是如何做到令上百名員工“閉眼吹”這個所謂的“庭秘密”的?

如果舉報達爾威公司的内部員工深知自己是在傳銷套路中,又為什麼會甘之如饴被張庭洗腦而為其賣命?

除了“庭秘密”之外,張庭夫婦的背後,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嗎?

一、TST的前世今生

張庭夫婦的涉傳案件,大概是2021年度最後一個大瓜。

本着對“瓜”的尊重,吃瓜群衆們認真将她公司産品TST的前世今生扒了個底朝天,一同被扒的,還有張庭本人。

一時間,不僅TST産品被曝“爛臉”的往事再次公之于衆,就連張庭早年深陷第三者傳聞、被林瑞陽經紀人暗指蜘蛛精等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也被挖了出來。

TST全稱為TIN’SECRET,顧名思義,就是張庭的秘密。現年51周歲的張庭皮膚緊緻白皙,看起來完全不像年過半百的人,做産品宣傳人的确是有很大說服力,産品的宣傳方向也基本是圍繞着張庭來的。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2013年,TST品牌創立,作為創始人的張庭夫婦給這個品牌打造了一個頗為動人的故事,稱TST的配方是林瑞陽在1995年去往法國的一次意外收獲。

因為某個機遇,林瑞陽解開了“法國擠奶工雙手如同嬰兒般嫩白”的秘密。

在TST的早期宣傳中,林瑞陽稱這都是活酵母的功勞,當年自己發現之後,立馬将這個秘密告訴了張庭,就是為了留住夫妻的美麗。

而張庭在思索再三之後,表示不願意将這個秘方據為己有,她要分享給全天下的女性,讓她們的美都能夠保持下去。

聽起來着實是十分動聽,張庭夫婦的形象更是一下子就高大了起來。然而細想之下,TST的這個故事與很多街邊小店内懸挂的美食由來一樣,看似動人,卻經不起推敲。

可就是帶着這個頗有幾分離譜色彩的TST,卻成功“養肥”了張庭夫婦。

2019年,林瑞陽與張庭的公司被曝出給員工最高發出10個月的年終獎,更成為百強企業納稅冠軍,納稅額高達21個億,還拿下了納稅當年上海市青浦區的納稅最高獎。

疫情期間,這對夫婦以自己品牌的名義向上海紅十字會捐贈了2000萬,當時明星們捐款的數額大多百萬封頂,張庭夫婦的大手筆一度引起熱議,成為一時美談。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此外,林瑞陽曾在面對上海黃浦江寸土寸金之地買下一棟大樓,張庭更是豪爽地贈送給好友小陶虹其中一層樓。

張庭夫婦類似的土豪行徑數不勝數,比如買下價值17億的私人别墅、花費上億租用豪華遊艇給員工開party等等。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從種種迹象來看,人們不難猜出張庭夫婦是靠做微商賺了錢的,且賺錢不少。

與收入盆滿缽滿的張庭夫婦形成對比的,是其産品TST的知名度,按理說能賺到張庭夫婦這個級别的,他們手下的産品無論如何應該有些名氣。

但多年來,不僅身邊人鮮少有人這個品牌産品的,就連TST本身在護膚美妝界也是平平無奇、名不見經傳,甚至比不上很多三流護膚産品,堪稱十八線。

如果非要說有點名氣的話,那也僅僅是罵名。

2016年,使用者崔小姐向娛樂媒體全明星舉報張庭公司的産品TST,稱自己在使用了他們所謂的活酵母産品後竟然“爛臉”了,從一開始的出現紅腫到後來竟然開始流黃水。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接着,評論區出現衆多對TST的讨伐之聲,這也是很多沒聽說過TST的網友對該品牌的第一印象,此前,TST并不為人所知。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即便在數年前就曝出了負面新聞,但TST依舊存活至今,且靠着有傳銷嫌疑的銷售手段,讓張庭夫婦坐擁金山。

二、TST瘋狂斂财的背後

2020年“雙十一”之前,有網友曬出了張庭帶員工逛自家公司倉庫的視訊,場面堪稱震撼。

視訊中,整個倉庫足有兩個籃球場那麼大。倉庫内,共五層、有數人高的貨架上密密麻麻堆放着打包好的TST産品,據視訊曬出者稱,這些貨物價值40億人民币之多。

在滿滿當當的貨物映襯下,人顯得是那麼渺小,看到這裡,沒有人會懷疑張庭的家大業大。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但同時,人們不免冒出一個疑問:如此海量的産品,全部售出的話,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如果數年下來,TST都以這樣的力度在銷售商品,何以身邊人至今沒怎麼聽說過這個品牌?那麼被售出的數量衆多的TST,都去哪兒了呢?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2022年,在張庭公司涉傳案曝出後沒多久,一位自稱上海達爾威内部員工也即舉報者之一的孫某(化名)的回答,解開了萦繞在人們心頭的疑問,同時也道盡了張庭夫婦賴以為生的“傳銷手段”究竟是什麼……

簡單來說,直銷合法,傳銷違法,而直銷與傳銷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商品的真實銷售與流通。舉個例子,前者的利潤來自于真實銷售出去的商品,而後者的利潤則來自于不斷被發展出的“下線”。

在傳統的傳銷模式中,“下線”養活“上線”,低一級人員自動成為上一級人員的利益來源,當然,“下線”想要賺錢也可以,但是他必須也要發展出自己的“下線”,整個模式就是一場龐氏騙局,靠不斷割韭菜實作盈利,至于商品是不是真的銷售出去,其實根本不重要。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這也就解釋了張庭公司的倉庫中為什麼有如此海量的貨物,以及為什麼表面上不斷賣貨的他們,産品在市場中卻毫無存在感。

因為這些貨物最後究竟是不是賣給了真正需要他們的顧客,并不會影響張庭公司賺取的利潤,隻要有“冤大頭”,騙局就能繼續。

也許有人會問,都知道是騙局,真的還有人沉迷于此嗎?

答案是真的有,且還不在少數。

張庭的TST分銷機制中,分為藍卡和紅卡兩種卡。其中藍卡不需要入門費,通過微信掃碼就能入會,如果想更新為紅卡,那麼就需要在朋友圈或者各種群衆分發粘貼,吸引其他人來入會,這在某種程度上就算作是一種發展“下線”。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但此時發展下線是沒有錢拿的,如果想要拿錢,必須購買2500元産品後,拉人頭才有提成。

根據孫某的介紹,TST的晉升之路基本是靠錢“砸”出來的,花30萬元即可成為“董事長”,組建自己的團隊,靠他們發展更多的“下線”來賺取“子子孫孫”的錢。

在TST,“董事長”每月有25萬元的銷售業績,這些業績主要靠讓“下線”們囤貨、裂變,或者自己墊錢囤貨完成。

以孫某為例,她為了完成業績,就曾經數次自掏腰包囤貨,這樣做僅僅是為了貨物帶來的那幾萬元返利。

孫某說,自己在TST身上耗費了足足四年,四年來,她不管怎麼努力都賺不到什麼錢,但盯着董事長的頭銜,她又不得不在下屬面前打腫臉充胖子,表現出一副自己賺了很多錢的樣子。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她還爆料稱,在他們員工群裡,經常有人會發一些“小作文”曆數自己入行後的成就。

例如,有人會給自己打造一個“寶媽”的人設,因為通常這樣的群體會被預設為全職帶娃或有過全職帶娃的經曆,在職場上發展相對不易,同時,員工們發展的“下線”中很多都是全職帶娃的寶媽們。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随後,這些人會細數自己從“寶媽”到職場後的轉變,什麼兩年工資超過1000萬,一年就換了輛保時捷,通過這些簡單直白地刺激,去給“下線”們打雞血,讓他們繼續瘋狂割韭菜。

看多了這樣的故事,孫某自然從心底裡明白有些故事是誇大了的甚至是虛假的,但同時她也能了解這些人的初衷,無非是像她一樣,打腫臉充胖子,隻為了能夠多獲得一些返利罷了。

四年過去,孫某空有“董事長”的頭銜,兜裡卻沒有多少錢,賠上了青春與精力,最終卻徒留一堆賣不出去也送不出去的廉價化妝品。

孫某說,這幾年的經曆總結起來就是:隻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掙錢,反正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沒有掙到錢。

三、TST的生存法門

像孫某這樣的人,在張庭的公司裡比比皆是,明明賺不到錢,卻汲汲營營地忙碌着。

促使他們這樣拼命的是什麼呢?

答案無非是對名利的向往。或許,這也是張庭與林瑞陽的公司能夠存活至今的原因。

孫某說,因為老闆林瑞陽與張庭本身就是明星轉行,是以,TST時常會有明星們來站台。大到林志玲、小陶虹、明道,小到不知名的演藝圈人士,員工們多多少少都有幸見到。

在公司,不同頭銜的員工能夠接觸到不同咖位的明星,并能夠獲得與不同咖位的明星合影的待遇。

明道有一次為張庭的品牌站台時,就堂而皇之在台上給各位女代理人們送“福利”,所謂的福利,就是他一個個貼臉互動,甚至對對方抹護手霜。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對于普通人來說,能夠接觸到明星,無疑是一種誘惑,同時,經常能夠接觸到明星的普通人,很容易産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馬上就要跻身到對方的圈層中去,變成與對方同等身份的人。

這樣的吸引力與錯覺在某種程度上,也會不斷成為他們奮鬥并對騙局甘之如饴的動力。

在上海達爾威公司,個人買夠兩萬的員工,業績做得也不錯的話,就可以加林瑞陽和張庭的微信,會被拉進一個“經營群”,跟着林瑞陽與張庭學做生意。

員工們叫林瑞陽和張庭為“大哥”和“庭姐”,顯得很是親熱,他們不時能看到林瑞陽與張庭發言。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一開始孫某還感到十分興奮,畢竟,能夠直接與公司大老闆對話,尤其對方還是盛名在外的明星,沒有道理不激動。

但後來,孫某就通過某些管道得知,所謂的老闆林瑞陽與張庭的賬号,其實都不是他們本人在打理,這些不過是披着兩人頭像的假賬号罷了。

涉傳新聞曝出後,有網友随即爆料稱,林瑞陽其實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在演講的時候很放得開,也很會調動大家的情緒,能夠很好的找到員工們共情的點。

對于傳銷來說,能說會道是一個基本功。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對于局外人來說,當大家冷眼旁觀一個傳銷騙局時,往往很難了解那些人為什麼能夠沉迷于此,為着根本做不成的事情拼死拼活,甚至魔怔到借錢也要往這個無底洞裡砸。

但每一個傳銷案剖開來看,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發起人早就抓住了某一類人最迫切需要的那個欲望,以此為誘餌,通過形形色色的内容一步步讓他們自動深入其中,一旦進入這個套路,後續的機制自然會催促他不斷前進,到最後想要退出都做不到,隻能夠繼續催眠自己,同時也繼續坑騙他人。

一般涉傳人員的下場都是比較凄慘的,家人對其失望,朋友對其疏遠。而真正的罪魁禍首,卻因為有着各種各樣的途徑,往往能夠避開法律法規的懲治,甚至能夠安然脫身。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1月7日,有媒體報道,上海達爾威貿易公司如今還在正常營運,公司的産品也在正常銷售,似乎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此前,張庭與林瑞陽夫婦被曝出并沒有直接對上海達爾威貿易公司持股,而是掌控着該公司的經營和财務。

對于上海達爾威貿易公司來說,僅有一名股東,為上海廣鵬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4萬美元。

律師解析稱,這樣做能夠讓林瑞陽和張庭夫婦牢牢把持着公司,同時又不用承擔公司的第一風險,這是典型的VIE架構協定的公司。

最後,張庭夫婦還被曝出早已将财産轉移到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家族公司,賺來的錢财一層層流動,幾經轉手最終流入他們的口袋,在此過程中,風險早已被規避掉。

張庭夫婦被曝可能全身而退?财産早已轉移,“爛臉”商品仍在售賣

如果事情屬實,那麼張庭與林瑞陽很可能不會受到法律的懲戒,至于此前入股張庭公司的小陶虹,也早在一個多月前就曝出退股的消息,她與明道、林志玲等曾經為TST站台的明星一樣,除了名譽會是以受到些影響,不會有實質性的損傷。

對于藝人來說,名譽受損是常有的事,又值得什麼呢?

結語:

從2021年年末開始,新聞中頻頻曝出通過不法管道違規獲利的群體,名人占據多數。

有專業人員稱,明星本身是個很特殊的職業,當明星與傳銷捆綁在一起,明星所自帶的明星效應就會成為傳銷最好的保護傘,會形成很大的影響欺騙到比普通發起人能夠發起的更多的群衆。

直面自己的欲望,學會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實作心願,是普通人能夠避免陷入傳銷圈套最簡單的方式。

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作者:黑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