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摘要:吉利銷量蟬聯冠軍,未完成年度目标,增速在自主3強中墊底(歡迎關注杠杆遊戲)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撰文|張銀銀&編輯|豫晨

近期各大車企銷售資料漸次出爐。

上周的“杠杆觀車”寫了造車新勢力的2021年排序,詳見《2021年“蔚小理”排名變了!2022年誰會掉出前三》(2022年1月4日)。

今天,杠杆遊戲談談自主乘用車企(下文簡稱“自主品牌”)的戰報。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1、吉利銷量蟬聯冠軍,未完成年度目标,增速在自主3強中墊底

首先,2021年自主品牌3巨頭的格局總體沒有發生變化。依次分别是:吉利、長安、長城。

具體來說,吉利蟬聯自主品牌一哥。

日前,吉利汽車釋出公告稱,2021年總銷量(含領克,下同)為132.80萬台,較2020年同期增長約1%,可以說增速忽略不計。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不僅如此,公告還坦誠,隻完成全年銷量目标153萬台的87%。

還算不錯的是,2021年12月吉利汽車銷售了15.88萬台,較2021年同期增長約3%,環比增長17%。

第2名長安汽車2021年12月産銷快報披露,2021全年自主乘用車銷量為120.42萬台,同比增長23.08%。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按照長安汽車公衆号的披露,杠杆遊戲看到,旗下CS75、CS55等SUV車型,以及逸動系列轎車,新車型UNI系列,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

長城汽車2021年12月産銷快報披露,2021全年銷售汽車128.10萬台,同比增長15.24%——增速雖然不如長安,但是比吉利明顯要好。

如果咋一看這個數字,銷量比長安要高,如下圖,杠杆遊戲注意到,長城的資料是包含了皮卡等的。

如果算上這部分,如上圖,長安銷量超175萬台,遠高于長城。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如上圖,2021年,長城皮卡銷售了23萬台餘,如果除掉商用車部分,長城的乘用車自主品牌銷量明顯還是落後長安一個身位。

但第3的地位,還是很穩固的。

其他,2021年,上汽乘用車實作銷量80.08萬輛,同比增長21.72%,創下曆史新高。

比亞迪乘用車2021年銷量為73.01萬輛,同比增長75.4%。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市場地位看似微弱的奇瑞,2021年集團累計銷售汽車96.19萬輛,同比增長31.7%。其中,奇瑞品牌全年銷量為65.68萬輛(含出口),同比增長46.3%。

此外,廣汽乘用車、紅旗也都實作了超30萬輛的銷售。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2、新能源黑馬突起,自主3強各有尴尬

在《2021年“蔚小理”排名變了!2022年誰會掉出前三》(2022年1月4日)一文中,杠杆遊戲整理了造車新勢力,2021年都趕上了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幅提高的紅利,但是各自的總銷量,和“新能源先驅”比亞迪比起來,其實都不算啥。

不僅如此,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銷售,也遠遠甩開了傳統自主3強,此前我寫文章甚至探讨過,2022年自主拼品牌的前3格局(下文還會寫),可能會有闖入者。

比亞迪2021年12月産銷快報披露,2021全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高達59.37萬輛,2020年時為17.91萬輛,同比增長高達231.60%。

要知道,比亞迪2021年包含商用車,銷售汽車為74.01萬輛(如下圖),這個占比實在是驚人。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可以說,憑借多年的産業鍊布局和努力,比亞迪已經完成了新能源轉型。

不僅如此,2021年12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高達9.28萬輛,2020年同期為2.76萬輛。這樣的超好銷售勢頭,比亞迪近幾個月一直維持,趨勢讓同行生怕。

而自主一哥吉利,2021年,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包含混合動力、輕度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總銷量為10.01萬輛,同比增長約47%,隻占吉利總銷量的7.5%。

這個增速和絕對量看上去也不算太差,但按照乘聯會最新資料披露,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47.5萬輛,同比增長128.8%,環比增長25.4%。2021全年新能源車零售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吉利新能源跑輸了大盤。

值得一說,2021年12月還行,杠杆遊戲看到公告披露,吉利新能源和電氣化汽車銷售18813輛,同比增長約162%。

同樣尴尬的還有長安汽車。長安汽車的産銷快報,沒有披露該公司全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情況。

不過其公衆号披露,旗下的奔奔E-star年度累計銷量超7萬輛。單一車型這個銷量不低,但這是低端車。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2021年,長安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肯定不高,占自主品牌的比例,應該比吉利還低。

長安方面也很着急,引進戰投布局長安新能源、高端品牌阿維塔兩條戰線,2022年得交作業了。

長城汽車的新能源戰績,似乎比吉利、長安略好。公告披露,2021年12月其新能源車銷售22354輛,全年累計銷售13.70萬輛。

如下圖,占長城所有銷量之比超10%,算是自主3強中最棒的。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不過,和長安相似,長城的新能源價位,總體也不高。

總的來說,自主3巨頭,各有各的新能源尴尬。

當然,比亞迪也有自己的軟肋,2021全年燃油汽車銷售13.64萬輛,2020年時為23.73萬輛,下滑高達42.54%。

如果看單月,杠杆遊戲要說更慘。2021年12月比亞迪燃油汽車銷量為5167輛,2020年同期為2.75萬輛。

很多人會說,新能源是趨勢,道理或許沒有錯,但傳統燃料和新能源汽車并存很多年,這是确定的。有一定基礎的傳統車,比亞迪也沒必要荒廢。

或許人家不在乎,或許兼顧不了這麼多。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3、2022年自主3強格局,或曆史性生變;造車新勢力誰會掉隊?

如杠杆遊戲上文所述,2021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異軍突起,整個公司的乘用車銷量增速也非常喜人。

不僅如此,上汽乘用車、奇瑞也都表現不俗。

2022年的自主汽車品牌排位戰,杠杆遊戲總結有這樣幾個看點。

第一,自主3強總體格局,或曆史性生變。過去一些年,吉利、長安、長城的大格局,基本沒有變化,主要是3巨頭之間的位次起落。

2022年,更多的挑戰者是否會延續他們2021年的勢頭,能否殺入前3?

比如比亞迪這趨勢,2022年大有挑戰自主3強穩定的局面。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誰能跻身2022年3霸,很有懸念。

第二,屬于造車新勢力的風光,或許降臨強自主品牌。2021年,造車新勢力着實火了一把,該趨勢,外界普遍料将延續至2022年。

工信部說,2022年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圖表來源|上海證券(特此感謝)

諸多行業機構和研究都表達了,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到500萬輛以上的預析。

這是所有車企的利好,大廠也都沒閑着,吉利搞了極氪,想要大幹一場。

長安搞了長安新能源、阿維塔科技2條新能源汽車賽道。

長城新能源中低端的歐拉,已經表現良好,新的品牌也在孕育中,要大幹一場。

廣汽埃安不說多成功,初戰起碼不算差。

華為、小康也在進一步深入合作,詳見杠杆遊戲《留給華為和小康的時間不多了》(2021年12月29日)。

其他杠杆遊戲就不一一舉例。

第三,自主大廠的宏大目标能實作嗎?在披露2021年12月、全年銷售資料的同時,吉利對外釋出其董事會2022年的銷量目标:165萬輛(包含領克品牌汽車之銷量目标),較2021年總銷量增長約24%。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如杠杆遊戲上文所述,吉利2021年銷售目标未實作,增量忽略不計。2022年可以實作嗎?主要靠新能源?

雖然長城、長安尚未對外披露2022年的目标,但前段時間,各自都釋出了未來幾年動辄幾百萬輛的銷售目标。

2021自主品牌車企大決戰:吉利3強中增速墊底!長安長城各有尴尬

路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意味着他們2022年必須定一個不算低的目标。

乘聯會最新資料披露,2021全年我國乘用車零售累計2014.6萬輛,同比增長4.4%,較2021年1-11月增速下降1.7個百分點。

未來一些年,我國乘用車要高增長幾乎不可能,總體就是2000來萬輛起起伏伏。在總紅利空間不再有,新能源洗牌的背景下,誰能抓住曆史性變局?

第四,造車新勢力會出現掉隊的嗎?2021造車新勢力部分已經陣亡,而活着還算看得到的,基本都享受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速增長的紅利。

如上文杠杆遊戲所述,随着傳統大廠的兇猛殺進,以及合資、外資品牌的持續發力,根基總體還不牢的造車新勢力,會有掉隊的嗎?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杠杆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擷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杠杆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讨用,非投資建議。使用者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