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宇宙那麼大,我們人類應該去看看。”學會直立行走的人類,仰望星空時,宇宙成為了征途的方向。但無論是“欲上青天攬明月”的豪情,還是“卧看牽牛織女星”的蒼茫,都隻停留在想象;不過有這樣一群人,讓燦爛的想象,變成了現實,甚至,他們走得比夢還遠。

從當年看着東方紅衛星升空夢想星空的少年郎,到站上三尺講台成就一代名師的青年才俊,直至今日掌舵航天一線的“星河船長”;周建平的人生經曆傳奇又精彩,但他本人卻謙遜而笃定,在《朗讀者》的舞台上,他講述了自己陪伴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的偉大旅程,但他的夢想始終未變:征途是浩瀚宇宙的周建平,隻希望在星辰大海裡走得更遠。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從三尺講台,走向航天一線

1970年4月24日,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号”發射。湘西望城山村的一位少年,擡頭望天,夜空很亮,滿天都是亮星星,他卻執着地看着星空,尋找那顆泛紅的衛星。周建平說,這是他和航天的結緣,當時他13歲。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技術經濟可行性論證舉行,博士畢業僅兩年的周建平作為學校代表與會。當時,俄羅斯和美國都已經發射空間站,多國合作的國際空間站計劃也在探讨中,但其中沒有中國的身影。全世界都不相信中國人,能夠飛天。

論證裡争論很多,周建平也獲益良多。“整個過程,展現了我們航天人的科學精神。”回想起論證的過程,周建平感慨自己求是的航天精神就此打下,“航天事業這麼多年,我們永遠都是在提問題,讨論怎麼把事情做得更好。”但當時的周建平,覺得論證隻是一個短暫的工作,他還沒有想到,自己未來會真正介入到載人航天事業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999年,周建平調入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個多月後就随試驗隊專列進場,參加神舟一号發射任務。

接到邀請時,周建平心中雖有猶豫,但決定卻做得很輕松:離開三尺講台,北上,成為一名航天人。

《朗讀者》舞台上,周建平說自己很少設計人生,每一件事情他都會專注努力去做,但人生選擇并沒太多設計;42歲的周建平,被稱為是國防科大的年輕“老”教授,多年的曆練讓他桃李滿天下,科研、生活、事業紮根長沙;但他卻選擇了北上。

周建平說自己并不清楚能幹什麼,也明白前面的挑戰有多大,但兒時仰望星空的感動,卻喚醒了他,“這麼一個偉大的工程,讓我來,我就來。”

重拾兒時夢想的周建平,勇敢卻并不莽撞。從大學教授轉型航天人,并沒有花費周建平太久,神舟一号的發射,周建平邊摸索邊學習,任務做完,他已成為徹底的航天人。

他說,能夠短時間轉型,得益于自己多年的專注,在和不同領域的專家溝通學習時,周建平如饑似渴,他如同一塊海綿,吸取各個專業的科學知識。很快,他便融入到航天體系中,進入到核心。

2006年,加入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7年後,周建平成為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神舟七号的發射。神舟七号承載多個實驗項目,其中就包括航天員出艙行走。

他所見證的中國航天藍圖背後,是航天人對标準的堅持

人類在天空中的每一小步,都是航天技術重大進步的結晶。但無論技術如何進步,載人航天都是充滿風險的。壓力重大、如履薄冰,每一次都在挑戰不可能。但這些,卻都是周建平所面對的日常。

周建平說,航天體系的複雜,主要在于,在飛行過程中,沒有任何的糾錯時間,任何一個微小的細節,都可能導緻災難。

1996年,法國阿麗亞娜火箭因為發動機接口長了半毫米而發射失敗;

2003年,哥倫比亞号因為泡沫碎片脫落空中解體爆炸,航天員全部遇難;

……

未知的風險,周建平和中國航天人們,用百倍的細心來對待。周建平說,中國航天至今都堅守着“絕不帶問題上天”的原則,用盡一切辦法提高可靠性。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神舟三号的經曆,讓周建平至今記憶猶新。他回憶說,當時的進場測試,整個系統沒有問題,但隻有一個外三五插頭的點不導通,和備援設計導通。盡管這在理論上,依然可以順利飛行,但實驗後,航天人們還是撤場,重新研發插頭。是以神舟三号發射推遲了三個月,上面的插頭和插通全部更換。

周建平說,當時還是有些人不太了解這份堅持;但周建平卻覺得,品質标準的堅持遠比空洞的口号有意義得多。中國航天事業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堅持标準、堅持理念。

這份堅持,也被帶入到神舟七号的發射中。周建平介紹說,出艙活動是載人航天裡很重要的技術,也是保證空間站水準的支撐。但在當時,航天員的艙外服,卻讓周建平犯了難。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始終走着自主創新、獨立自主的道路;航天事業從無到有步入世界領先地位,也見證了中國科技進步和精工行業的發展。但出艙航天服,中國缺乏相關經驗。時間緊任務重,當時的神舟七号,已經預定了俄羅斯的艙外服出艙。

但周建平卻帶着隊伍進行了反複論證,最終下定決心,讓中國人穿着中國人的艙外服,完成中國的首次出艙。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三年的時間,周建平召集了各行各業的專家來進行設計。艙外服很複雜,硬邦邦的密封鋁合金結構裡是充氣的服裝,有限的空間裡還要保證生命、通信以及有效工作等多個機能,周建平說,設計的難度很大,但最終順利完成。

按照工期,工藝成熟的俄羅斯需要花費兩年來制造艙外服,但中國從零開始,花費三年就達成。周建平說,這份決心,完成了空間站出艙技術的重大突破。當翟志剛出艙時,穿着寫有“飛天”二字的中國制造艙外服出艙時,在北京總控制室的周建平,平靜的外表下早已是心潮澎湃。

邁向星辰大海,他用獻給太空的朗讀,拉開新的征途

“飛天”這個名字,是航天人們共同的希望。周建平介紹說,名字征集了很久,但這個名字出現後,大家都一緻擁護。“飛天,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一個夢想。我們的航天員穿着飛天出艙,不正是飛天夢圓嗎?”

翟志剛的曆史瞬間,并不是句點。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進駐天和核心艙,中國空間站開啟有人長期駐留時代。中國已經進入空間站時代。

其中,少不了總設計師周建平的身影。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但對周建平而言,探索太空不隻是科技的探索和好奇心的滿足,更是一個國家硬實力的展現。空間站本身體系複雜,空間建設、運載能力、飛行器設計能力等諸多領域都極具挑戰。而在國際空間站即将退休之際,中國有望成為世界唯一一個有現役空間站的國家。

在中國航天事業騰飛的背後,卻是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史: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國際空間站計劃開啟時,申請加入的中國,就被主導的美國所拒絕;

2011年,因為莫須有的“間諜事件”,美國甚至出台沃爾夫法案,限制與中國進行航天合作;

在不被看好、困難重重下,中國航天人們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短短28年時間裡,就完成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

作為28年親曆者的周建平,也是感慨頗多。

在《朗讀者》現場,周建平就特别分享了參加國際宇航年會時,歐洲記者和他之間的故事。在贊揚了中國取得的成績後,歐洲記者很直白地表達了對中國走獨立自主發展道路的羨慕。“這條道路,使得我們得到了更多的尊重。”

邁向星辰大海的中國航天人,卻并不會停下腳步。

周建平介紹,接下來空間站規模還将不斷擴大,兩年後将有望建成國家級的太空實驗室,巡天望遠鏡也将有望發射,與空間站保持共軌飛行。

截止到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的實驗項目入選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項目,秉持着開放合作态度的中國,還将會和更多的國家不斷探索宇宙。

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内實驗到出艙行走,從單體飛行到組合穩定運作。28年裡,中國航天的成績,世界有目共睹。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三季裡,《朗讀者》也一直在關注着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楊利偉、鄧清明、王亞平……航天人在《朗讀者》上分享飛天夢背後的苦辣酸甜,《朗讀者》也在關注着航天事業發展的展翅高飛。

航天事業的高速發展,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朗讀者》欄目組發起的“獻給太空的朗讀”活動中,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神州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轫,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七一勳章”獲得者吳天一,實體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考古學家、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鋼,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等各界嘉賓傾情獻聲,以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朗讀,獻給“神十三”航天員乘組,希望可以陪伴他們度過183天的太空時光,這既是《朗讀者》的初心所在,也蘊含着一份對于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美好祝福。

正如周建平,在朗讀卡爾·薩根《宇宙》時所說,“我們認為,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對這個宇宙的了解程度。”

這是我們的願景,也是我們的期盼。

來源:《朗讀者第三季》

責編:王子墨

編輯:張永群 王遠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