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從古至今,篆隸乃書法之正脈毋庸置疑,其意法之間濃縮了書法藝術的精髓,王羲之創造新體便是在此基礎進行,是以篆隸作為書法的魂,成為書法最基本的藝術特征。篆隸筆意、筆法是構成中國書法傳統的重要源頭。

今天我們邀請到一位青年藝術家,其書法以北碑為支點,以篆隸筆意為審美追求,結體的構成方式,在反思唐楷的基礎上,以敧側、錯落、對比、誇張等手段,反常入道,複歸鐘、王,使每一個點畫都具有在整體中存在的理由,既沒有無緣無故的長短,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粗細,他就是梅躍輝老師。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梅躍輝形象照

人物簡介

梅躍輝,藝術學(書法)博士,副教授,中國國家畫院專職藝術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入選北京工業大學“日新人才”和中國書協全國青年書法創作骨幹高研班。《書法報》2013年度書法海選“書壇新秀”,《東方藝術 書法》雜志提名“全國青年書法二十家”。

其點畫生成乘勢而起,組合後的結體便在張力中互為運動,既生存有血有肉有筋有骨的圖像空間,又節奏般地表述着時間軌迹,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且井然有序、自然生動。他把碑帖融合為自己的情感,并以表現社會,表現時代的方式表現出來。

我們邀請到梅躍輝老師分别圍繞着“瓜”字和“禾”字創作兩幅魏碑書法作品《匏瓜空懸》和《風禾盡起》。

1

匏瓜空懸

匏瓜,葫蘆的一種,成熟後可做水瓢。《論語·陽貨》有詞句:“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意思是說:“匏瓜成熟了仍懸在瓜架上是比喻懷才不遇,有才能的人不為世所用。”下面老師開始創作。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匏”是左右結構,左邊的“誇”字适合寫長,取一個長勢。并且寫碑的線條要逆鋒頂紙,這樣寫出來的線條會非常的醇厚。魏碑屬于比較渾厚、雄強的特點。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由于第一個字寫的比較飽滿,那麼第二個字“瓜”寫的相對輕松一些。

前面兩個都取勢較寬,“空”字就取縱勢,長一點。“懸”屬于筆畫比較密的,是以寫的時候稍微緊湊一點,不要寫散了,寫魏碑的時候大家記得用墨稍微重一點,來凸顯線條的渾厚。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落款要根據前面的書體搭配,最好稍微帶點行書的感覺,為了畫面的錯落感,後面寫的不要太滿。蓋印的時候用力要均勻,擡印時輕輕提起來。

懷才不遇,天賦異禀的人起初總是不太容易被世人所接受,但時間會證明一切,公道自在人心,匏瓜空懸之士,必有委以重任之時。

老師創作的《匏瓜空懸》就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喜歡!

2

風禾盡起

《風禾盡起》這個典故講述的是西周時期,周武王死後,周公攝政,鎮壓了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的叛亂。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因受流言影響,懷疑周公的忠誠,于是“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後來周公重新執政,大風把吹倒的禾苗重新豎起,從此國泰民安。後來這個詞就用來比喻順應天心,得到天助。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風”字老師取了一個相對寬的勢,盡量用逆鋒。點畫追求渾厚,出鈎的時候老師建議大家往上推,出來的線就會很醇厚。外面的半包圍結構是比較重要的,中間部分需要收緊。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風”字取寬勢,“禾”字的撇捺進行弱化,變成短點。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前面的“風”和“禾”,寫的相對散一點,“盡”字寫的筆畫與筆畫之間相對密一些,中間的點采用的是帶點行書的節奏,轉折的地方要重一點,将上面撐起。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寫“起”的時候,可以寫的寬博一些,并且在寫捺的時候也是建議往上推,收筆的時候一定要送到,裡面的部件稍微收起一點。

之後是落款,“語出尚書”是出處,落款落兩行會顯得相對飽滿一些,寫魏碑最好用墨厚重,篆隸的筆法,由于右邊的書體墨法較濃,是以老師在後面稍微用一些枯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風禾盡起這個典故,警示我們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做事要順勢而為,不違人心。老師創作的《風禾盡起》就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喜歡!

作品欣賞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
梅躍輝丨創作的魏碑書法渾厚雄強,大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