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進行時】冬奧雪蠟車:“從無到優”,譜寫“中國智造”新成就

【冬奧進行時】冬奧雪蠟車:“從無到優”,譜寫“中國智造”新成就

圖檔來源 閃電新聞

在白皚皚的雪地上,一台看似普通的紅色廂卡猶如變形金剛,迅速伸展出近百平方米的空間。裡面不僅有打蠟台、雪闆存儲櫃,還有供運動員熱身和休息的區域,宛若一個移動的雪上後勤基地。這是全世界單層廂體面積最大的雪蠟車,也是中國自主研發、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産權的第一台雪蠟車。

給雪闆打蠟,是滑雪運動中非常重要的服務技術。打蠟後的雪闆就像一輛“方向盤很輕的車”,不僅能幫助運動員節省體力,而且更易操控。在大型國際比賽中,很多冰雪強國都會為自己的選手提供專門的打蠟車。而此前,我國在雪蠟車領域一直是個空白。

僅用11個月的時間,由山東省自主研發出的首台集新一代資訊技術于一身的國産雪蠟車于2021年9月正式下線,目前已順利完成了國際雪聯越野滑雪FIS積分系列賽三站的保障任務。如今,這台雪蠟車已抵達北京,為國家越野滑雪隊沖擊冬奧做最後的備戰。

僅11個月,冬季運動裝備實作零的突破

運動員在滑雪過程中,雪闆與雪面摩擦生熱,融化的雪形成一層水膜,會損壞雪闆、降低滑行速度。在滑雪這類激烈的競速比賽中,0.01秒的差距都可能讓運動員與獎牌失之交臂。是以需要專業人員,根據溫度、濕度、雪場情況,給雪闆打蠟。

此前,中國運動員沒有自己的雪蠟車,隻能露天操作,或者租用簡易的平闆房。“以前去國外比賽,我們通常在賽場旁空地上像燒烤似的支個攤來打蠟;在條件較好的場地,用集裝箱作為臨時打蠟房。”國家越野滑雪集訓隊副領隊王岩說。

為了填補我國在雪蠟車裝備的空白,提升2022年北京冬奧會國家隊的服務保障水準,2020年11月,國家體育總局委托山東開展雪蠟車研制工作。山東省成立了以兩位副省長為總指揮的雪蠟車聯合攻關指揮部,集合了山東省工信廳、山東省體育局、山東省科技廳、中國重汽、山東省工業設計研究院、泰山體育産業集團、海爾、海信等十餘家機關,1000多人的技術力量。

“中國最炫的第一台雪蠟車,代表山東制造的最高水準!”2021年12月1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山東省副省長淩文在介紹山東造雪蠟車時動情地說。正如雪蠟車廂體印着的“中國國家隊”幾個大字,這輛車承載的意義重大,代表着我國冬季運動裝備的新突破。

“第一次聽說這個任務的時候,大家連雪蠟車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别提制造。”回憶起首台國産雪蠟車研發過程,北京冬奧會雪蠟車聯合攻關項目指揮部秘書長、山東省工信廳輕工紡織産業處處長管曉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頗多。

沒有技術專家指導、沒有圖紙查詢、沒有實車參考,設計工作猶如艱難拼圖;車廂要在零下幾十度的低溫環境中依然保持運作能力、在外部有限的空間内實作高度內建……對于研發團隊來說,在11個月裡,完成産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飛躍,挑戰巨大。

“大家都是第一次摸索建造雪蠟車,諸如洗手間、淋浴房、升降平台,在設計之初這些功能都沒有。在項目組人員的反複溝通與論證下,這些功能才一一配齊。在方案論證與技術論證階段,項目組人員反複探讨改進,最緊張時一天隻能睡兩個小時。”中國重汽集團應用工程開發中心專用車設計部副主任劉希平告訴記者,“整個過程中,僅方案評審與技術設計的反複論證與調整就用時4個多月。整個項目開發過程中梳理了79項專利。中國重汽集團儲存在電腦上的雪蠟車設計資料多達幾百G,僅雪蠟車裡的打蠟台,就反複修改了6次,雪蠟車牽引頭設計圖紙畫了600多張。”

指揮部帶着參與研發的機關四處學習調研,和國家隊打蠟師多次會商,逐漸建立起對雪蠟車的認知,才有了中國雪蠟車的雛形。中國雪蠟車從設計、研發到制造僅用了11個月,2021年9月26日,中國雪蠟車正式下線傳遞。

“整車展開使用時,長20米左右,展開後寬達8米左右,可有效使用面積達到92.5平方米,我們在這些面積裡設計了打蠟師工作區、運動員熱身區、休息室、儲物區,包含了衛生間、淋浴間的功能區,以及殘疾運動員電動升降平台,這是目前世界上單層展開面積最大、內建功能最全的雪蠟車!”管曉豔如數家珍。

三大亮點,折射“中國智造”新成就

我國自主研發的冬奧雪蠟車是個體重50多噸的“大家夥”,外表看似“平平無奇”,裡面卻藏着“大智慧”。

“大”是遠觀雪蠟車給人的第一印象。一走進車門會發現,不僅塊頭大,内部空間也大。雪蠟車行進過程中,廂體為35平方米,但工作狀态時車體完全展開,面積可達92.5平方米。是目前已知全球最大空間的雪蠟車。

雪蠟車不僅是打蠟師的工作間,也是運動員賽前熱身、雪闆儲藏、休息娛樂的備戰間、休閑室。車廂空間分為室外熱身區、雪闆打蠟區、雪闆儲存區、工作臨時休息區、富氧休息娛樂區、雪蠟儲存區、衛生淋浴間七大功能區,車内搭載了VR娛樂、生化洗手間、智能家居、訓練器材、音響等裝置,為運動員和打蠟師提供舒适便捷的環境,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全的雪蠟車。

雪蠟車與其說是一台車,不如說是一個基于低溫環境量身定制、集新一代資訊技術于一身的全新智能空間,這也是“智造”的核心用意。

打蠟台旁矗立着的一塊32英寸的電子屏,是整個雪蠟車的“智慧中樞”。電子屏集合了監測和控制兩大功能,監測空氣品質參數、溫度、濕度、熱水器等,不僅讓廂體所有功能都可以實作一鍵開關,如車載光伏、車載空調等,還能指導打蠟師以最科學的蠟型和打磨方式與雪闆進行比對。

相比國外的上排風方案,我國這台雪蠟車的下排風系統優化了風機的結構、縮短了風道距離,能夠使其吸力更強、排風效率更高,快速吸走打蠟過程中産生的有害物質。海爾卡奧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解決車内低溫熱啟動、安裝環境狹窄等問題,海爾商用空調總共新申請了6項發明專利,包括解決機器低溫制熱啟動、電加熱開啟的控制檢測、帶有内循環功能的新風機、空調低溫制熱啟動防止低壓故障的控制方法等;基于卡奧斯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定制化設計子產品,為雪蠟車提供一站式安全、可靠的健康空氣解決方案。

“雪蠟車上所有運動器材均根據冬季運動的特點和運動員的需要,進行了針對性的智能化改進。”泰山體育産業集團新事業部總經理高愛東告訴記者,通過智能體育器材的配備,打造運動員自身防疫安全、體質狀況分析、熱身、訓練、恢複的一體化、智能化、全場景模式。此外,泰山體育還為雪蠟車配備了AI智能體質檢測一體機,基于計算機視覺識别技術,可為世界各國的運動員提供精準檢測體質資料。

雪蠟車裡的“顯示方案”同樣不可小觑。據海信視像介紹,冬奧會冰雪比賽的環境對顯示裝置提出了極高要求,需要在零下30℃、戶外高亮度、風雪中實作優秀的畫質效果。為確定低溫環境的運作可靠性,海信視像為U7G-PRO專門選配了耐低溫玻璃面闆及低溫材料,并進行了充分的實驗室低溫試驗,確定能夠在零下30℃實作出色顯示效果。

事實上,這台車不僅“智能”,還踐行了“綠色奧運”的理念。據了解,雪蠟車采用氫燃料動力牽引頭,配備了國内最大功率的氫燃料電池,零排放零污染;部分條件下啟用的另外一台混合動力牽引頭,采用了國際領先的50%熱效率發動機,同等工況下可降低油耗15%,實作節能減排。

國家隊走到哪裡,雪蠟車就跟到哪裡

保障國家隊集訓比賽,注定要經山涉水長途跋涉。不久前的國際雪聯越野滑雪FIS積分系列賽上,我國首台自主研發的雪蠟車第一次亮相就迎來了滿堂彩。

“我們自己的雪蠟車真是好!”這是國家越野滑雪隊運動員登上中國雪蠟車後發自内心的感歎。越野滑雪國家隊打蠟師Terje對打蠟台追光系統倍加誇獎:“這真的非常有用,相比于以往隻能用環境光觀察的打蠟環境,現在的可調節光源可以友善打蠟師在不同角度對滑雪闆進行觀察,避免出現細微的打蠟瑕疵進而影響滑雪闆性能。”

在積分賽新疆溫泉站保障期間,風雪在祖國西北邊陲的曠野中無比兇狠。然而雪蠟車内卻沒有絲毫冬日的迹象,打蠟師身穿單衣,在車内音樂的律動中,揮舞着工具,有條不紊地對滑雪闆進行打蠟。

自首台國産雪蠟車傳遞使用以來,已随國家隊輾轉新疆、河北、上海、北京等地,走過了1萬多公裡的路程。在新疆溫泉站、河北崇禮站、上海楊浦站三站比賽的保障過程中,經受住了長途行駛、高原氣候、冰雪低溫、大風惡劣天氣等各項考驗,雪蠟車每天24小時不間斷供電供暖,6台打蠟裝置為打蠟師們提供了優質的裝備基礎。

據了解,這台雪蠟車共申報專利79項,其中發明專利22項,不僅是支撐保障北京冬奧會國家隊滑雪項目訓練競賽的一項關鍵裝備,更将長期服務于國家隊。

日前,雪蠟車已抵達北京,為國家越野滑雪隊沖擊冬奧,做最後的備戰保障。北京冬奧會期間,這台雪蠟車将與全世界共同見證奧運健兒們勇創佳績的曆史時刻。

來源:中國電子報

記者:齊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