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領航輔助成必争之地,這家公司解決了哪些痛點?

車東西(公衆号:chedongxi)

作者 |Juice

編輯 |曉寒

2022年剛開始,自動駕駛行業就有重磅事件發生。

今日,國内自動駕駛企業智駕科技MAXIEYE表示,新一代L2+級智能駕駛系統産品MAXIPILOT已經成功部署了NOM (Navigate on MAXIPILOT) 領航輔助駕駛功能,成為國内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領航輔助駕駛功能的供應商之一。

與其他企業的産品不同,智駕科技MAXIEYE的這套産品一共有三個版本,分别為基礎版、高配版、增強版三個版本,可以比對不同的算力平台和傳感器配置方案,也就是說智駕科技MAXIEYE的這套方案的成本和功能可選性比較多,車企可以按需選擇。

在釋出消息的同時,智駕科技MAXIEYE還展示了一段全程35公裡、涵蓋典型場景的試駕視訊,CEO周聖硯和CTO郭恩慶親自上車體驗,整個過程車輛非常自如的完成上下匝道、變道超車等動作,已經跨入了一線輔助駕駛的行列。

領航輔助成必争之地,這家公司解決了哪些痛點?

▲智駕科技MAXIEYE NOM自動彙入匝道示範

随着車企和供應商的不斷發力,行業内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領航輔助駕駛系統,整個自動駕駛行業也在不斷的蓬勃發展。而像智駕科技MAXIEYE這樣從L1到L5級的漸進式自動駕駛路徑也開始被廣泛認可。

那麼智駕科技MAXIEYE的領航輔助駕駛功能成色究竟如何?這家公司又是如何攻克技術難關的?

▲智駕科技MAXIEYE NOM示範視訊

一、自動駕駛行業發展迅速 領航輔助駕駛大量上車

随着汽車四化的興起,自動駕駛行業也開始被公衆所關注。目前自動駕駛行業呈現出了兩條路徑,一種是直接發力L4級自動駕駛,做無人駕駛計程車,主要的代表公司如Waymo等;另一條路則是從L0到L5逐漸遞進的方式,在量産車上實作自動駕駛,代表企業如特斯拉等。

出于對市場和商業化進展的考慮,第二種路徑成為目前多個車企和供應商共同發力的方向。

早在2019年,特斯拉官方正式向中國市場内選配了FSD的車型推送了領航輔助駕駛NOA,更新了這一系統之後,車輛可以完成自動進出匝道、自動變道超車等功能。

特斯拉這一系統的推出,也令國内使用者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随即,國内車企也都加快了領航輔助駕駛的研發進度。

在2020年的北京車展上,蔚來汽車率先公布将推出領航輔助功能NOP,并且在10月中旬開始向蔚來車主進行FOTA推送更新。2021年1月26日,小鵬汽車宣布将通過OTA更新将領航輔助功能NGP(公測版)功能首次開放給使用者。同樣在2021年下半年,理想汽車也通過OTA的方式推送了領航輔助功能NOA。

領航輔助成必争之地,這家公司解決了哪些痛點?

▲小鵬NGP

可以說,領航輔助駕駛的逐漸推出,進一步增加了L2/L2+級智能駕駛的使用場景,為自動駕駛的進一步推廣打好了群衆基礎。

但也應該看到,特斯拉和蔚小理都是比較早就開始研究自動駕駛的車企,是以走到了行業前面也并不奇怪。對于部分車企來說,通過全棧自研來實作領航輔助駕駛的難度比較高,與此同時,一部分供應商也加速了領航輔助駕駛的研發。

智駕科技MAXIEYE也是其中一員。得益于此前在感覺、規控等技術方面的優勢,智駕科技MAXIEYE雖然在2020年底才開始布局領航輔助駕駛NOM,但在一年後就正式推出了第一個版本,進度非常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智駕科技MAXIEYE的NOM系統就将會登陸國内某新造車公司的最新車型上。

二、領航輔助駕駛仍存痛點 此前曾有事故發生

雖然目前很多車型都已經具備了領航輔助駕駛,但從根本上來看這套系統仍然屬于L2級輔助駕駛,車輛在部分場景下仍然會面臨很大的挑戰,甚至此前也有因為領航輔助駕駛導緻的事故發生。

也就是說,目前的領航輔助駕駛仍然存在一些痛點需要解決。

首先來看,要想實作領航輔助駕駛,就需要大量的傳感器作為輔助,這也導緻了車輛的成本上升,目前市面上具備領航輔助駕駛的車型售價均在20萬元以上。

其次,目前領航輔助駕駛的實作需要高精地圖的協助,而高精地圖的采內建本非常高,更新的周期也并不算快。

這就導緻了部分路段會因為修路等因素缺少高精地圖的覆寫,而這在實際的行車過程中非常危險,如果使用者沒能及時接管車輛,輕則會導緻錯過高速出口,重則還會導緻事故的發生。

最後,從此前發生過的事故來看,現階段的領航輔助駕駛在面臨一些特殊的道路情況如前方有事故車時,識别的成功率并不算高;而cut in更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一個難題。

此外,車輛的超車邏輯、彎道路況的應對措施和駕駛員長時間無接管等情況都還有一定的挑戰。

為了提升領航輔助駕駛的舒适度和安全性,目前各家車企和供應商都在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發力。智駕科技MAXIEYE也針對這些問題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基本上已經解決了這些痛點。

三、首次展示試駕視訊 成本降低可靈活上車

就在今天,智駕科技MAXIEYE官方放出了一條領航輔助駕駛NOM的體驗視訊,整個視訊長度約6分鐘、全程35公裡。

視訊顯示智駕科技MAXIEYE CEO周聖硯和CTO郭恩慶親自體驗了這套系統,搭載了NOM的車型順利進行上下匝道的操作,高速路段上變道和超越前車也完成得非常順利。

領航輔助成必争之地,這家公司解決了哪些痛點?

▲智駕科技MAXIEYE NOM智能超越前車示範

從視訊來看,NOM系統已經非常成熟了,該公司也成為了為數不多能夠獨立研發領航輔助駕駛的供應商。

那麼,智駕科技MAXIEYE是如何來應對領航輔助駕駛存在的痛點呢?

據了解,智駕科技MAXIEYE的這套方案一共有三個版本,分别是基礎版、高配版、增強版,對應的則是傳感器、晶片等硬體方案的不同,基礎版采用的是5R1V的傳感器方案;高配版采用了5R5V的傳感器方案;而增強版則采用了5R11VnL的傳感器方案。

基礎版的設計目标是實作自動換道,同時系統内會帶有DMS,以保證駕駛員在環。

領航輔助成必争之地,這家公司解決了哪些痛點?

▲智駕科技MAXIEYE NOM基礎版傳感器方案

高配版覆寫低速場景工況,當車輛被前面的車擋住了之後,車輛可以通過兩側的攝像頭檢測車道線,可以解決更多的corner case,整體上來看,高配版的使用者體驗會更好,系統的魯棒性會更強。

領航輔助成必争之地,這家公司解決了哪些痛點?

▲智駕科技MAXIEYE NOM高配版傳感器方案

而增強版由于加入了雷射雷達,識别的資訊更加豐富。即使道路上沒有車道線,車輛也可以通過雷射雷達對圍欄等資訊的反射來計算出行駛路徑。

領航輔助成必争之地,這家公司解決了哪些痛點?

▲智駕科技MAXIEYE NOM增強版傳感器方案

在晶片方面,智駕科技MAXIEYE的算法和底層硬體是解耦的,是以隻對算力有要求,基礎版隻需要約10TOPS的算力支援;高配版大概需要30TOPS的算力支援,而增強版則需要100TOPS的算力支援。

對于晶片平台,智駕科技MAXIEYE并沒有明确的要求,可以适配多種晶片,基本上無論車企選擇什麼晶片,都可以快速完成适配。

可以說,智駕科技MAXIEYE提供的方案非常靈活,在功能、成本上都有很多的選擇空間,這樣做的好處也顯而易見,車企可以根據自己需要的功能、配置甚至成本要求來選擇方案。

這樣一來,很多售價在10萬級的車型也可以有機會配置領航輔助駕駛。

四、推出FPP融合路徑規劃 降低接管率

除了可以靈活的上車之外,智駕科技MAXIEYE還針對性地解決了很多領航輔助駕駛目前存在的問題,如障礙物識别、車輛加塞、高精地圖/定位丢失和駕乘體驗等問題。

此前,特斯拉在開啟了NOA之後撞到了一輛斜着的大貨車,這也說明了目前的領航輔助駕駛在識别障礙物上存在一些問題。

智駕科技MAXIEYE也考慮到了這一問題,也做了針對性的處理。

據了解,智駕科技MAXIEYE目前主要通過加強學習來應對特殊障礙物的識别。對于一些比較複雜的障礙物,該公司會生成一個3D框,利用直線點和四個角等資訊來盡可能的還原障礙物的形狀,在識别到障礙物後則會選擇提醒駕駛員。

在應對車輛加塞方面,郭恩慶表示,目前NOM系統基本上可以應對除惡意加塞之外的所有cut in場景。

在現階段的領航輔助駕駛中,高精地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但高精地圖也會面臨丢失或者覆寫不全的問題,智駕科技MAXIEYE也做了很多的處理。例如,該公司研發了融合路徑規劃FPP(Fused Path Planning)來應對特殊工況中系統不穩定、頻繁退出等降低駕駛體驗的典型問題。

郭恩慶介紹,車輛在路上行駛的時候,前方有比較明确的車流資訊,智駕科技MAXIEYE會結合車道線資訊形成車道線拓撲,讓車輛繼續前進。

同時,智駕科技MAXIEYE也參考了道路上的圍欄和護欄資訊,在車道線消失或者被遮擋的時候,可以根據護欄資訊來補充道路資訊。

除此之外,智駕科技MAXIEYE也參考了導航地圖的資訊,雖然導航地圖的定位不是非常準确,但可以根據行進的趨勢讓車輛行駛到最優的位置。

結合高精度地圖、導航地圖、護欄、車道線等多種資訊,NOM就可以應對高精地圖覆寫/定位丢失的問題,通過感覺能力實作換道、進出匝道。也就是說,智駕科技MAXIEYE并不會強依賴高精地圖。

不難發現,通過不同的硬體方案,智駕科技MAXIEYE可以将技術提供給更多的車企,讓這些車企旗下車型實作領航輔助駕駛。同時該公司也進一步提升了車輛對路徑感覺和規劃的能力,進一步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

領航輔助成必争之地,這家公司解決了哪些痛點?

▲智駕科技MAXIEYE NOM安全避讓大車示範

而在駕乘感受方面,智駕科技MAXIEYE也做了一些設計,比如,駕駛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駕駛模式。如果駕駛員想要舒适模式,車輛就會減少變道的次數,而駕駛員如果想要通勤效率,車輛就可能會增加變道的頻率。

可以說,智駕科技MAXIEYE的這套NOM系統,幾乎考慮到了領航輔助駕駛過程中的方方面面,系統穩定性非常高,相信正式量産之後,也将會獲得不錯的市場反響。

五、堅持L1~L5路徑 加速自動駕駛落地

能夠在一年多的時間内推出這樣一套比較成熟的領航輔助駕駛系統也跟智駕科技的戰略布局分不開。

智駕科技最早是從商用車的自動駕駛領域發力,截至2020年,MAXIEYE的AEBLDWFCW等L0 – L1 級安全性功能已經登陸數十萬商用車。

在商用車市場站住了腳跟之後,智駕科技MAXIEYE開始往乘用車領域布局,在乘用車領域,該公司采用了逐漸發展的路徑。2021年,解決駕駛舒适問題的L2 級MAXIPILOT1.0全速智能巡航系統釋出即量産,同時打通OTA資料閉環,為更高階系統方案搭建資料和技術壁壘。今日MAXIEYE又釋出了領航輔助駕駛系統NOM,并表示将在今年8月份正式上車量産。

領航輔助成必争之地,這家公司解決了哪些痛點?

▲智駕科技MAXIEYE發展路徑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智駕科技MAXIEYE也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基礎,在視覺感覺、規控方面都進行了自研,大幅降低感覺與規控跨平台研發産生的誤差疊加,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技術性能的可挖掘度和産品的穩定性。

随着産品的不斷落地量産,智駕科技MAXIEYE也能夠收集到更多的實際道路資料,不斷完善自動駕駛技術,漸進式實作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最終賦能于智慧出行豐富場景的技術落地和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