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伯溫萬萬不該對朱元璋說的8個字,緻使丢掉了性命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化身,被譽為“千古人龍”、“智聖”。幾千年曆史中,能與諸葛亮的才幹品德相提并論的,可謂屈指可數,明朝的開國功臣劉伯溫,算是其中一個。曆史上的劉伯溫,雖然沒有演義傳說中那麼出神入化、驚天動地,但他有四項才能,也足以使他跻身于千古名臣之列。

劉伯溫萬萬不該對朱元璋說的8個字,緻使丢掉了性命

劉伯溫的第一項才能,是他文采非凡,他的名作《賣柑者言》曾經入選國文課本,文集《郁離子》堪稱明朝文學史上的代表之作。第二項才能,是他的用兵謀略。在朱元璋開創大明的艱辛曆程中,劉伯溫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和超人的膽魄智慧,多次在關機時刻獻計獻策,幫朱元璋扭轉乾坤。他留下的《百戰奇略》一書,在兵法史上享有極高地位。可以說,他的奇謀妙計,是朱元璋平定天下的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劉伯溫萬萬不該對朱元璋說的8個字,緻使丢掉了性命

劉伯溫的第三項才能,是他精通陰陽象緯之學,即古人眼中的未蔔先知,料事如神,看似神秘莫測,其實也是他的淵博學識和精密判斷力、豐富實戰經驗相結合的成果。第四項才能,是他精于治國安民之道,開國後他擔任禦史中丞期間,鐵面無私不徇私情,為明初吏治的整頓立下大功。

然而,劉伯溫雖然智計過人,聰明絕頂,世上還是有人能夠鬥得過他,并且讓他家破人亡,簡直是他命中的災星。《明史》記載,朱元璋曾和劉伯溫有過一次談話,商讨由誰來擔任大明帝國的丞相。朱元璋接連說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等幾個人,都被劉伯溫否決,認為他們都有各種各樣的缺陷。

劉伯溫萬萬不該對朱元璋說的8個字,緻使丢掉了性命

說到胡惟庸時,劉伯溫的評價是8個字:“譬之駕,懼其偾轅也”。意思是拿駕轅拉車作比方,胡惟庸要是來幹,恐怕非翻車不可。劉伯溫完全是出于公心直言不諱,根本沒有故意排擠打擊誰的意思,因為他的好友楊憲也被他無情否決。然而,朱元璋對他的一片忠心半信半疑,最後還是讓胡惟庸當上了宰相。

劉伯溫萬萬沒想到,此番談話給自己埋下了禍根。胡惟庸雖然有一定才幹,但骨子裡卻是個沉迷功名利祿、心胸狹隘、睚眦必報的小人。劉伯溫的話讓他恨之入骨,從此就把劉伯溫視若仇敵,必欲除之而後快。從此劉伯溫的後半生再無甯日,遭受到胡惟庸一次又一次打擊報複,直至送掉了性命。

劉伯溫萬萬不該對朱元璋說的8個字,緻使丢掉了性命

《明史》記載,劉伯溫告老還鄉後,曾經建議朝廷,在瓯括之間設立巡檢衙門,清剿當地盜匪。胡惟庸得知後計上心來,立即向朱元璋進讒言,說劉伯溫是想獨占那塊有王氣的地盤,有圖謀不軌之心。朱元璋将信将疑,下旨剝奪了劉伯溫的俸祿。劉伯溫一片忠心卻反遭到疑忌,吓得急忙跑到京師向皇帝謝罪,“乃留京不敢歸”,連老家都不敢回。

洪武八年,劉伯溫身染重病,朱元璋就派胡惟庸帶領禦醫來給他看病。吃了他們送來的藥物後,劉伯溫感覺肚子裡有了像石頭一樣堅硬的積滞,病情越發沉重,不久後病死。胡惟庸後來倒了台,禦史中丞揭發說,胡惟庸在給劉伯溫的藥物中下了毒,毒死了劉伯溫。

劉伯溫萬萬不該對朱元璋說的8個字,緻使丢掉了性命

劉伯溫死後,兇狠的胡惟庸依舊不依不饒。劉基的長子劉鍊才學出衆,品性賢良,深受朱元璋器重,步入仕途後升遷很快。胡惟庸看在眼裡恨在心上。《明史》記載,胡惟庸利用職權之便,千方百計打擊陷害劉鍊,劉鍊走投無路,竟然投井身亡。

一代人傑劉伯溫,身負絕世奇才,能在戰場上奇謀妙計安天下,卻在激烈的仕途傾軋中敗下陣來,慘遭小人暗算而家破人亡,實在令後人歎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