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病逝後,為何司馬懿就不再攻打蜀國?司馬昭心中有數

若說《三國演義》中有誰能和諸葛亮的相匹敵,一個是英年早逝的郭嘉,一個則是小心謹慎的司馬懿,比起性格狂妄的郭嘉,司馬懿的性格反而更像諸葛亮。作為司馬士族出身的司馬懿,不像别的謀士,講究“出名要趁早”,他為了不被征召為官,裝病裝了好幾年,最後被曹操強迫拉出來的。自從曹氏家族最厲害的軍事指揮者曹真去世,司馬懿就坐上了他的位置,與率大軍北伐的諸葛亮交戰。

司馬懿的謀判之心

諸葛亮病逝後,為何司馬懿就不再攻打蜀國?司馬昭心中有數

北伐之戰十多年,諸葛亮帶領了五次。司馬懿在與諸葛亮的交手中,自從第一次戰敗後,不管諸葛亮怎麼羞辱司馬懿,他就是不出來迎戰了。直到諸葛亮因為長時間為蜀漢工作,累死在五丈原上,蜀軍被迫撤退,司馬懿與諸葛亮的“消耗戰”,以司馬懿勝利而告終。但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再也不去北伐,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跟魏國當時的皇帝曹叡有關。曹真作為魏國的最高軍事指揮官,主要是因為他既有豐富的經驗,又是曹氏家族的人。

諸葛亮病逝後,為何司馬懿就不再攻打蜀國?司馬昭心中有數

當他去世,司馬懿坐上這個位置,魏國朝廷上關于司馬懿要造反的流言,曹叡也對這個輔佐了三代曹氏主公的老臣起了猜忌。為此,司馬懿每一次的上朝都規規矩矩,不顧自己已經六十多歲的年齡,對曹叡行禮都要恭恭敬敬趴地上行大禮。但這并不意味着曹叡對他的忌憚會減低,畢竟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自從諸葛亮死後,曹叡不僅自己心裡松了口氣,還将司馬懿從軍權上挪下來,換上自己家族的人。是以司馬懿并非不去北伐,而是因為自己主公猜忌,讓他沒機會參與。

諸葛亮病逝後,為何司馬懿就不再攻打蜀國?司馬昭心中有數

第二個原因則是跟司馬懿自身有關。司馬懿與曹氏的關系并非諸葛亮與劉備的關系,雖然司馬懿的才華被曹操發現并且重用了,但司馬懿看重的主公并不是曹操。若不是曹操派人去威脅司馬懿,告訴他不能裝病,恐怕司馬懿會一直在家中避禍。

諸葛亮病逝後,為何司馬懿就不再攻打蜀國?司馬昭心中有數

雖然司馬懿很有能力,但曹操夢裡曾經夢見他和狼,說他有“顧狼之相”,是以多次想将他殺死。曹氏家族一個遺傳的毛病就是多疑,而司馬懿确實就像曹操夢裡的那樣,他早就有異心,以他的年紀和威信,與其跑去北伐受累,還不如經營自己的勢力。有句諺語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的逆反之心和造反目的,隻有他的兒子司馬昭看得清清楚楚,并繼承了下來。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