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瑾得勢之後大肆斂财,抄家時發現黃金上千萬兩

明朝出現過一些權勢熏天的宦官,最著名的也就是劉瑾、王振和魏忠賢。劉瑾往往和“八虎”聯系起來,他不僅禍亂朝綱,還大肆斂财。最後抄家之際,在他家裡發現的黃金就有上千萬兩,再加上白銀之類的東西,真可謂是富可敵國。他是如何弄到這麼多錢的呢?當然是A錢。他之是以能有A錢的手段還要從他的升遷開始說起。

《明史》記載,“劉瑾,興平人。本談氏子,依中官劉姓者以進,冒其姓。孝宗時,坐法當死,得免。已,得侍武宗東宮。武宗即位,掌鐘鼓司,與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并以舊恩得幸,人号‘八虎’,而瑾尤狡狠。”也就是說在朱厚照還在當太子的時候劉瑾就跟随在他身邊,朱厚照登基之後劉瑾自然得到了提拔,極受寵信。而這“八虎”每日敬獻鷹犬戲物,無所不用其極地讨皇帝歡心。《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瑾朝夕與其黨八人者,為狗馬鷹犬、歌舞角鬥以娛帝,帝狎焉。”

劉瑾等人是以更受重用,而很多大臣看不下去了。很快,便有朝中重臣以“八虎蠱惑,禍亂朝綱”的罪名,彈劾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外廷知八人誘帝遊宴,大學士劉健、謝遷、李東陽驟谏,不聽。”“尚書張升,給事中陶諧、胡煜、楊一瑛、張襘,禦史王渙、趙佑,南京給事禦史李光翰、陸昆等,交章論谏,亦不聽。”

劉瑾得勢之後大肆斂财,抄家時發現黃金上千萬兩

劉瑾

最終沒辦法了,擔任五官監候的楊源,靈機一動,借君王笃信的“星象之說”,向朱厚照上書,稱最近夜觀天象,見星象有變,若不處理劉瑾,恐釀大禍!“五官監候楊源以星變陳言,帝意頗動。”但他還是念及從小就跟劉瑾的感情,不想誅殺劉瑾,于是找來司禮監太監陳寬、李榮、還有以忠心聞名,實則是劉瑾死對頭的太監王嶽,找他們仨來到内閣商議,最終決定将劉瑾派往南京,遠離紫禁城,算是明哲保身之計。

然而不管王嶽等人如何苦口婆心地勸說劉瑾,後者就是不同意前往南京,同時他心裡也很慌亂,因為一旦離開朱厚照身邊,那劉瑾在朝中的對頭們,可有一百種法子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另外離開朱厚照,也意味着劉瑾必将失寵。“瑾大懼,夜率永成等伏帝前環泣。帝心動,瑾因曰:‘害奴等者王嶽。嶽結閣臣欲制上出入,故先去所忌耳。且鷹犬何損萬幾。若司禮監得人,左班官安敢如是。’”“帝大怒,立命瑾掌司禮監,永成掌東廠,大用掌西廠,而夜收嶽及亨、智充南京淨軍。”

“旦日諸臣入朝,将伏阙,知事已變,于是健、東陽皆求去。”本來這些人認為集體辭職會給朱厚照一些壓力,沒想到朱厚照竟然準許了他們的辭職。“帝獨留東陽,而令焦芳入閣。”

劉瑾得勢之後大肆斂财,抄家時發現黃金上千萬兩

李東陽

這時候的劉瑾終于清除了朝上的政敵,但他還不滿足,還要斬草除根,于是他派人“追殺嶽、亨于途,箠智折臂,時正德元年十月也。”“瑾既得志,遂以事革韓文職,而杖責請留健、遷者給事中呂翀、劉郤及南京給事中戴銑等六人,禦史薄彥徽等十五人。”

自此之後,劉瑾再無顧慮,仰仗着朱厚照的寵信,他開始對付每一位自己看不順眼的官員,在各種細微小事上吹毛求疵,但凡找出一丁點問題,立馬就嚴加懲罰,同時還各種誣陷,朝中上下遍布劉瑾的鷹犬,每天不間斷的監視各路大臣,一旦發現問題,不是治罪,便是誣陷,乃至于各種冤假錯案頻發。另外劉瑾還胡亂提任,就連給宮中刷牆的瓦匠,隻要美言兩句,他也會将其提升為官,劉瑾的權勢愈發猖狂,甚至還把五官監侯楊源給活活打死。“瑾勢日益張,毛舉官僚細過,散布校尉,遠近偵伺,使人救過不贍。因颛擅威福,悉遣黨閹分鎮各邊。叙大同功,遷擢官校至一千五百六十餘人,又傳旨授錦衣官數百員。”“凡瑾所逮捕,一家犯,鄰裡皆坐,或瞰河居者,以河外居民坐之。屢起大獄,冤号遍道路。”

劉瑾的政敵幾乎全被除掉,而八虎則全部被提拔,将明朝政壇攪得烏煙瘴氣。

劉瑾為了A錢,想了不少法子。“瑾故急賄,凡入觐、出使官皆有厚獻。”“其黨張彩曰:‘今天下所饋遺公者,非必皆私财,往往貸京師,而歸則以庫金償。公奈何斂怨贻患。’瑾然之。”“至近代京債之例:富人挾赀往京師,遇月選官之不能出京者,量其地之遠近,缺之豐啬,或七八十兩作百兩,謂之扣頭,甚至有四扣、五扣者,其取利最重。”人人畏懼劉瑾的權勢,隻得連連點頭,皆是敢怒不敢言。“方瑾用事,橫甚,尤惡谏官,懼禍者往往自盡。”“是時,内閣焦芳、劉宇,吏部尚書張彩,兵部尚書曹元,錦衣衛指揮楊玉、石文義,皆為瑾腹心。變更舊制,令天下巡撫入京受敕,輸瑾賂。延綏巡撫劉宇不至,逮下獄。宣府巡撫陸完後至,幾得罪,既賂,乃令試職視事。都指揮以下求遷者,瑾第書片紙曰‘某授某官’,兵部即奉行,不敢複奏。邊将失律,賂入,即不問,有反升擢者。”

劉瑾得勢之後大肆斂财,抄家時發現黃金上千萬兩

有了如此之多發财門路的劉瑾,仍然不滿足,他另派許多親信,到各地任職,再默許他們以職務之便為自己斂财,未過多久,這些親信通過收刮民脂民膏,變得一個比一個肥,而劉瑾本人更是以擷取巨額暴利。

劉瑾一度無法無天,不管官員是辦事還是進京朝見,就連公事出使,皆要向他行賄,後來甚至鬧到有官員想辦事卻苦于沒錢辦不成,最後直接自殺的地步,比如任給事中一職的周鑰。“給事中周鑰勘事歸,以無金自殺。”

總而言之,這劉瑾的欲望,和無底洞完全沒有差別,為了滿足心中貪念,劉瑾斂财的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短短數年間,便獲得黃金千萬兩,白銀更是不計其數。

當然,這些資料都在日後劉瑾勢力垮台,被抄家時統算所記。《明通鑒》記載:“诏籍沒劉瑾家,黃金一千二百五萬七千八百兩,白金二萬五千九百五十八萬三千六百兩。”明朝名臣王鏊所記劉瑾被抄家時的家産為:“正德中籍沒劉瑾貨财,金二十四萬錠又五萬七千八百兩,元寶五百萬錠,銀八百萬又一百五十八萬三千六百兩,寶石二鬥,金甲二,金鈎三千,玉帶四千一百六十二束,獅蠻帶二束,金銀湯五百,蠎衣四百七十襲,牙牌二匮,穿宮牌五百,金牌三,衮袍四,八爪金龍盔甲三千,玉琴一,玉珤印一顆。以上金共一千二百五萬七千八百兩,銀共二萬五千九百五十八萬三千六百兩。”這個數字的确足夠驚人,僅僅是這上千萬兩黃金就足夠令人瞠目結舌了,再加上其他的東西,估計十輩子他也花不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