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文帝以德治國,不僅開創了文景之治,還使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西漢初年,經曆了秦末的戰亂以及與匈奴的戰争和數次内亂,民生凋敝,百廢待興。漢文帝在呂後死後被擁戴為皇帝,他吸取了秦王朝二世而亡的曆史教訓,登基後勵精圖治,廢除苛法,推行德治,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漢高祖劉邦在攻占長安之時,曾向百姓表示會廢除秦朝的各種苛法。然而在漢朝建立之後卻基本保留了秦朝的各種法律,官府一旦判定某人有罪,其家屬往往連坐。漢文帝即位後,立即開始與大臣讨論廢除連坐等苛法。

漢文帝以德治國,不僅開創了文景之治,還使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當時的大臣們認為,如果不采取嚴格的刑法,百姓就不能夠很好地限制自己的行為。實行連坐可以讓人犯罪時具有更大的心理壓力,可以減少犯罪的機率。而且這個辦法由來已久,官員和百姓都已經适應,是以應當繼續實行。然而漢文帝覺得,施行法律的目的應該是禁止惡行,引導善行的。實行連坐,不僅讓犯罪者被治罪,還讓那些并沒有罪行的親屬受到懲罰,并不符合制定法律的目的。而且法律公正合理才能夠讓百姓認同,處罰适當才能讓百姓服從。如果治理百姓的官吏不能夠引導百姓向善,卻要用嚴酷的刑法來處置他們,反而會造成更多的犯罪。大臣們無話可說,實行已久的連坐法就這樣被廢除了。

漢文帝以德治國,不僅開創了文景之治,還使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當時的法律之中,肉刑占很大的比例,一旦受刑,過後就成為殘疾,即使想改過自新也十分困難。後來由于缇萦救父一事,漢文帝深感肉刑的殘酷,他自責自己的教化不足,于是下令取消了使人變為殘疾的肉刑。

為打消大家進谏的顧慮,漢文帝還特意廢除了法典中的诽謗造謠罪:“古人治理天下,并沒有設立诽謗造謠這項罪名,是以所有臣子和百姓都敢直言進谏,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然而,如今的法律中卻多了一項這樣的罪名,臣子們擔心獲罪,都不敢進谏,百姓們怕被懲罰,也不敢談論政務,朕是以受到蒙蔽,察覺不到自己的過失,蒙受了極大的損失。是以,從現在開始,朕要廢除這項罪名,大家可以打消一切顧慮,暢所欲言。”

漢文帝以德治國,不僅開創了文景之治,還使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漢文帝放松了對臣民言論的束縛,進一步提升了臣民們進谏的積極性。當時,漢文帝在朝堂上,時常鼓勵大臣們大膽發表白己的意見,出宮走在路上,聽到有百姓在路邊議論國事,也會馬上駐足,認真聆聽。

漢文帝多次下诏鼓勵臣民大膽進谏,無論是針對自己還是朝中重臣,都可直接明言,不必有任何隐瞞,又一次掀起了臣民進谏的高潮。很多人在進谏時措辭激烈,有些人甚至直斥漢文帝,漢文帝也絲宣不以為忤。好的谏言他會積極采納,并對進谏者予以重賞;不好的谏言也不指責,還會出言鼓勵進谏者。在漢文帝看來,要成為明君,廣泛聽取臣民谏言很重要,懂得分辨這些谏言的好壞,不同谏言不同對待,則更重要。

漢文帝以德治國,不僅開創了文景之治,還使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在廢除各種苛法的同時,漢文帝大力倡導教化。百善孝為先,漢文帝将“孝”擺在各種美德中的第一位。他曾專門下旨,要求各地照顧孤寡老人,為天下人孝敬老人做榜樣,後來對于年齡超過八十和九十歲的老人又給予更多的照顧。漢文帝不僅要求百姓行孝,自己更是以身作則,為百姓做出榜樣。漢文帝的生母營太後身體不好,曾經患上重病,三年才好。在患病期間,漢文帝一直盡心地照顧母親,不僅母親的湯藥是他親手熬制的,為母親喂藥的工作也是他這個一國之君親自完成。為了不讓藥燙傷母親,每次他都是提前嘗試藥的溫度,直到不燙嘴才喂給母親吃。漢文帝的孝行在當時廣為流傳,大家都知道當今的皇上是一位仁孝之君。後來元朝人編寫《二十四孝》時,漢文帝親嘗湯藥也位列其中。

漢文帝以德治國,不僅開創了文景之治,還使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漢文帝還着力倡導節儉,他本人可以算作中國曆史上最節儉的皇帝。據史書記載,在漢文帝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他沒有建立任何的宮殿和園林。曾有一次,漢文帝想在宮中修建一個露台,工匠經過預算說需要花費一百兩金子。漢文帝認為一百兩金子對于普通百姓實在是太多了,是以就沒有舍得花費,将修建計劃取消掉了。漢文帝甚至連日常出行的車輛、自己的服飾也都極少增添。他将皇宮的馬匹大量調配給驿站,僅在宮中留下勉強維持運轉的數量。他身上所穿的也是便宜的黑布衣服,即使是他寵幸的恒夫人也沒有賞賜任何奢華的衣物。

漢文帝以德治國,不僅開創了文景之治,還使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古代帝王最為注重自己的陵寝,一般都要大興土木幾十年,用無數寶物作為陪葬,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漢文帝在修建自己的園陵時,卻力求簡樸。整座陵墓依據地勢修建,同時要求所有器皿裝飾都不得使用金銀等昂貴的金具,而采用瓦器。漢文帝的節儉行為,展現了他對百姓的愛惜,對群眾疾苦的體諒,他以身作則,帶領當時的官員共同追求提高百姓的生活水準。

漢文帝以德治國,不僅開創了文景之治,還使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為了提高百姓的生活水準,漢文帝開放了以前居于國家的山林水澤。百姓得以開發礦産,進行漁牧,農民的副業生産得到了較快發展。漢文帝又大大減輕了賦役。他曾經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将田租減為三十稅一,也就是繳納收成的三十分之一。三十稅一也由此成為漢代定制。他還将成年男子服徭役的時間改為三年一次,大大減少了農民負擔,使得百姓能夠安心從事生産。為了鼓勵百姓參與生産建設,他多次帶領百官親自下地耕種,并将皇帝耕種,皇後種桑當作禮制固定下來。對于勤于生産的百姓,政府給予财産獎勵。

漢文帝以德治國,不僅開創了文景之治,還使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漢文帝以修身躬行大行德治,在當時和後世一直被當作是明君的典範。而當時的百姓更是因為德治的影響,生活水準大大提高,整個國家的實力也大幅增強,開創出“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