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距今已有580餘年曆史,蘇州絲綢博物館耗時四年修複明代“聖旨”

近日,蘇州絲綢博物館将耗時四年修複成功的明代“聖旨”交還給況氏家族後人,這是明英宗朱祁鎮賜蘇州知府況鐘之父況仲謙和況鐘之妻萬夫人的兩道“聖旨”,距今已有580餘年曆史。見到修複完好的“聖旨”,況氏家族後人十分感動。

距今已有580餘年曆史,蘇州絲綢博物館耗時四年修複明代“聖旨”

況氏家族後人慕名而來,想要修複“聖旨”

“當時況氏家族後人剛找上門時,我有些猶豫,沒有直接同意修複。” 蘇州絲綢博物館研究員王晨說,“但是後來與朋友交流時,也聊到相關話題,朋友提到況氏家族後人收藏至今的‘聖旨’的修複是有實質性意義的,況鐘作為古代廉政清官的代表,為蘇州做出了很多貢獻,老百姓非常愛戴他,有曆史遺存留下來是非常難得的。”于是,當況氏家族後人再次前來想要修複“聖旨”時,王晨毫不猶豫同意了,作為修複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她開始了長達四年的修複曆程。

距今已有580餘年曆史,蘇州絲綢博物館耗時四年修複明代“聖旨”

蘇州絲綢博物館研究員王晨介紹,蘇州絲綢博物館擁有政府部門頒發的可移動文物、紡織品類文物修複資質。目前已有20多年的文物修複曆史,算是名聲在外。是以,況氏家族後人慕名而來,通過各個管道,與蘇州絲綢博物館取得了聯系,打算要修複這兩道“聖旨”。

耗時四年修複,解決諸多難題

記者了解到,這兩道 “聖旨”在況氏家族之間流傳,想要修複這兩道“聖旨”,需要解決的困難比較多。王晨拿到“聖旨”原件時,發現破損的地方有很多處,有的地方出現了撕裂,最嚴重的地方已經脫離了本體且有所缺損。“聖旨”上有不少地方,經線斷了,緯線還留着,有很多絲線浮在表面。

距今已有580餘年曆史,蘇州絲綢博物館耗時四年修複明代“聖旨”
距今已有580餘年曆史,蘇州絲綢博物館耗時四年修複明代“聖旨”

修複初期,先要對“聖旨”原件進行除塵去污,由于面料為絲織品,且“聖旨”上有明英宗朱祁鎮題字,為了最大程度不改變現狀,王晨使用了局部幹洗的方法,使用軟毛刷、毛筆、棉簽等細小的工具在污點處進行除污。“聖旨”背面是棉質的布,十分結實,王晨對其進行簡單清理加強後,與“聖旨”本體進行縫合。

距今已有580餘年曆史,蘇州絲綢博物館耗時四年修複明代“聖旨”

“剛開始修複時,打算采取托裱的方法,用裱畫的方式将其原件進行加強。”王晨說,“然而,詢問了幾個手藝精湛的裝裱師傅,他們都不敢接這個活。于是,我推翻了最初的想法。”經過查找資料以及對原件狀态的深入研究,王晨最終确定的修複方案是利用複制品将破損的地方進行修補。

距今已有580餘年曆史,蘇州絲綢博物館耗時四年修複明代“聖旨”

王晨此前學的是紡織工程專業,對絲綢制品非常熟悉。但是,“聖旨”複制品的制作卻不簡單。制作“聖旨”複制品的過程最有難度的地方,一是顔色,二是字迹。“聖旨”原件的顔色較為暗沉,曆史留下的印迹将“聖旨”上絲綢的顔色增添了一層灰暗的色調。其中一道“聖旨”,總共有五種顔色,複制品的顔色需要與原件進行反複比對,然後再進行調整。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将近一年時間的調整,複制品終于制作完成。

另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是字迹。王晨本來想讓況氏家族中的書法家,對明英宗的字迹進行仿寫,這樣也有傳承的意味。經況氏家族後人商讨決定,打算邀請修複專家代為解決。王晨說:“字迹複原其實已經超出了對紡織品的修複範圍,但是況氏家族後人既然拜托了我們,我們也會想辦法解決。”為了還原“聖旨”上的字迹,王晨将掃描的原件發送給印刷廠,由于圖案上面不僅有文字還有花紋,印刷廠印制出來後,需要把上面文字一個個扣出來,再進行排版。另外,還需要對油墨進行調整,在絲綢上印制和在紙上印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按壓的輕重不僅會影響到墨迹的深淺,還會影響到暈染的範圍。為此,王晨嘗試了很多遍,就為印制出與“聖旨”原件上相同的字迹。最終,複制品得以成功制作,也為修複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幫助。

驗收鑒定修複成功,還原度非常高

經過專家鑒定,修複後的“聖旨”在原件基礎上,保留了曆史痕迹,達到了最佳的美觀度、加強度,修複與複制水準較高,為曆史遺存提供了更好的儲存條件,供後人進行研究。

為了見證聖旨的修複成功,況氏家族後人從各地趕到蘇州,原本破損的“聖旨”重新恢複新生,讓他們非常感動。為此,《中華況氏族譜》編修委員會主任況勳澤先生代表況氏家族将“聖旨”複制件贈予蘇州絲綢博物館。實習生 陸胤文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畢榮

校對 蘇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