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的代碼」“碼上公益”平台自推出以來,已彙聚了6000+愛心極客,他們在業餘時間,用代碼為那些從未謀面的人提供幫助,捕捉瀕危動物的行蹤、為事實孤兒遮風擋雨、為弱勢群體鼎力相撐…我們想持續記錄這些‘小’故事,喚起更多人心底的善意。
塵肺病患者的“數字救助快線”
摘要:愛心極客48小時完成塵肺病求助申請系統,為塵肺病患者搭起數字救助的快線。
據媒體報道,中國有600萬塵肺病患者。因為生産環境及工藝材料等因素,塵肺病患者主要集中在礦山開采、煤礦掘井、爆破、礦石粉碎、石料生産等行業,他們呼吸所需要的力量相當于正常人憋氣二十秒的呼吸難度,近于窒息。
北京大愛清塵公益基金會是專門為塵肺病人提供救助的機構。十年來,累計幫扶近9萬塵肺病患者,其中累計救治塵肺病患者6575人次、發放制氧機5643台。
“我們一直努力用更快、更有效的方式,幫助更多塵肺病患者”,北京大愛清塵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窦璐說,“但是,每天龐雜的資訊和申請表單處理,人員的精力快被耗光了。”
在大愛清塵的幫助下,陳大哥用上了制氧機,并住進了定點合作醫院,呼吸情況有了改善。
想用技術讓塵肺病患者快一點獲得救助
此前,機構的工作方式是通過志願者走訪,一點點幫助受助人完善資料後,再回傳進行人工錄入,過程漫長且繁瑣。這讓人手本就緊缺的窦璐非常着急,每耽擱一秒,塵肺病人就晚一秒獲得救助。他意識到必須要通過技術的手段尋找出路,将材料的送出、審批、落地執行與回報的線上化,提高效率。
數字化之路的開頭,并不順利。窦璐想通過商業技術公司解決問題,但是不懂技術、缺少費用,甚至連需求都描述不清楚,慢慢也就擱淺了。
沒錢、不懂技術,也搞成了數字化。
2021年7月,窦璐加入了碼上公益營活動,發起了塵肺病患者求助系統的申請,向志願者尋求幫助。
一家網際網路軟體公司的合夥人張國強看到後,立刻召集團隊接下了這個需求。盡管日常工作非常繁忙,張國強團隊擠出時間,全身心開發公益系統,時常忙到淩晨。基于宜搭低代碼技術,他們用48小時就搭建好了系統。張國強表示,過程雖然很累,但是能用自己寫的代碼真的為社會做點事情,大家都覺得非常值得。
團隊成員張國臣正在進行項目開發。
項目的快速落地,讓窦璐很驚喜,“沒想到,這麼快就做出來了,我們試用了幾個星期,合作醫院志願者、患者對于這個系統的評價很高,大家都覺得比原來省時間,省事兒,可以把精力用在拓展患者受助面積,優化項目上。”
從技術幫助,到持續陪伴,基金會多了一個“部門”
數字化應用的開發不是一蹴而就,後續會面臨功能的調整。面對這樣的顧慮,張國強表态說:“可以把我們當作基金會的一個部門,我們可以長久的支援,後續也希望把大愛清塵這個項目做成樣闆,幫助更多機構。
目前,項目已上5周,基本實作求助申請審批及機構合作流程的高效管理,整體效率提升了5倍。面對未來,窦璐有了更多的期待,“兩年之後,我們的團隊用人腦去做需要人腦幹的事。重複性工作就交給線上系統去解決”,他表示。
————————————————————————————————————————————————
這樣的故事,在碼上公益平台上還有很多。
這些愛心極客成為了隐藏在公益組織背後的公益人。
他們當中,有17歲的高中生,有累計投入970個公益時的技術大咖,
有創業公司的高管,他們從未見過他們幫助的人,
也不求任何物質甚至是榮譽上的回報,在無數個默默敲擊鍵盤的夜晚,
他們堅信技術的力量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一點點溫暖的改變。
1205國際志願者日,碼上公益邀請各位極客加入!
用技術的力量,做公益的俠客,給世界帶來一點點溫暖的改變
點選立刻報名【活動時間】2021年12月-2022年3月
【活動目标】招募技術公益志願者,應用宜搭低代碼等技術,為公益組織完成公益項目的技術需求。
【活動規則詳情】
請見碼上公益官網【我們招募這樣的志願者】
(1)有公益心,認可公益的價值,願意用技術幫助更多人。
(2)有低代碼開發能力,有使用宜搭平台進行低代碼開發的經驗,或者具備一定的正常代碼能力。
(3)在項目期間,能投入足夠的志願服務時間。
項目完成後,更多驚喜獎勵
- 志願者服務證書
- 宜搭模版永久署名
- 碼上公益平台定制紀念品
- 公益時……
報名期間,前10位報名者贈送雲小寶抱枕;參與項目開發,送雲小寶帆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