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覺得到目前為止,第一部可以拿來當主力機的折疊屏手機。
就在剛剛,榮耀終于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折疊屏手機——榮耀Magic V。然而在這個時間點釋出必然要面對着很大的壓力,因為它不僅要面對同期新旗艦的競争,還要面對來自同類産品的挑戰,例如華為Mate X2、三星Galaxy Z Fold 3、OPPO Find N等。

但榮耀Magic V作為後來者,卻可以後發制人,同時榮耀Magic V帶來了自己的理念——讓一部折疊屏手機創造出遠超兩部手機的價值,并貫徹始終。以此為出發點,榮耀Magic V有了高度可用的内外屏、完善的系統适配、旗艦級别的配置以及極具審美的外觀設計。
實用主義至上的設計思路
榮耀Magic V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大,這也是設計思路在外觀上一種展現。
它采用了内折方案,外屏尺寸為6.45英寸,21.3:9的螢幕比例使其具備足夠大的顯示面積,使用感受與一部正常的直闆手機并無差別。是以在進行出示健康碼、掃碼支付、回複資訊時,榮耀Magic V可直接使用外屏完成,與正常的直屏手機使用并無差別。
正因為外屏具備了高度可用性,榮耀為它準備了非常亮眼的參數。
外屏分辨率達2560 x 1080,介于2K和1080P之間,支援120Hz重新整理率,且對絕大多數APP都做了高刷适配。同時,該機還支援100% DCI-P3廣色域、10億色彩顯示、HDR10+,全局最大亮度達1000尼特,在陽光下也有高度可視性。同時,榮耀Magic V外屏搭載了前置4200萬像素攝像頭,讓其在前置自拍方面也足以替代直闆機。
注意,榮耀Magic V外屏的外側做成了微曲,這樣做是為了閉合狀态下更友善握持,而且沒有出現螢幕邊緣偏色的問題,視野非常幹淨。盡管一側是曲面,但榮耀在視覺上做成了四周等窄的效果,觀感不違和。另外,外屏還覆寫了一層納米微晶玻璃,增加螢幕的抗摔性。
顯然在榮耀看來,外屏和内屏同樣重要,他們不想把外屏做成一個預覽資訊的存在,而是提升實用性,加重外屏在到折疊屏日常用機中的使用比重。
榮耀Magic V機身做工非常精緻,在折疊狀态下,嚴絲合縫。而将手機展開後,就是一塊平整的寬闊大屏。
榮耀Magic V的内屏是一塊分辨率接近2K的7.9英寸打孔屏,分辨率為2272 x 1984,前置4200萬像素攝像頭,螢幕比例為10.3:9,看着更像一個正方形,四周基本等寬。内屏參數與外屏基本一緻,不同的點在于亮度和重新整理率,全局最高亮度為800尼特,雖然不及外屏,但是陽光下的可視性依然是可以保證的。重新整理率為90Hz,流暢性不錯,也做了近乎全局的高刷覆寫,體驗上沒有明顯的撕裂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榮耀Magic V采用了磁控納米光學膜以降低螢幕反光率,螢幕反光率5%,可進一步提升螢幕的顯示效果。另外,由于光線反射率的下降,對于人眼自然更為友好;另一個是AF防指紋塗層,能增強防塵、疏水、抗指紋、抗油污能力。
至于折痕,不算明顯,隻有當把光打到螢幕上才能看到兩道很淺的折痕,正常角度看或顯示内容,幾乎察覺不到折痕的存在。
螢幕顯示上,榮耀Magic V的内外屏均使用了類鑽排列,螢幕觀感不輸三星屏,并且都支援1920Hz高頻PWM調光。最重要的是,榮耀Magic V内外屏在比較大的側視角度下,螢幕沒有出現的偏色,螢幕素質進步很大。
在細節層面上,榮耀Magic V展開狀态下的左右兩側機身厚度一緻,加上足夠大的機身,手機重心不會過于集中,這也是為何明明有293g的重量(這是玻璃版的重量,橙色素皮版288g),用起來也比較輕松。
我手上這台是銀色版本,機身背面設計非常具有辨識度。機身背面用縱向線條覆寫機身,攝像頭模組為正常的縱向矩陣三攝,用三個相交的星環進行點綴,并覆寫一層雙曲鏡頭玻璃。
顯然榮耀做了很多精細化處理,榮耀Magic V整體用線性紋理突出辨識度與進階感,沒有用誇張的鏡頭模組吸人眼球,而是用規矩大方的設計美學獲得好感。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外觀與社交場合非常搭調。
一般來說,大螢幕手機相對很難做出精緻感,但榮耀Magic V通過精細的做工,單曲面外屏以及和諧的外觀設計解決了這個問題,做到“大而不糙”,乍看之下或許不見端倪,但拿上手,就能感覺出高端感和精緻感。
另外,高素質的内外屏勢必要承擔起更好的用機體驗,在大屏體驗方面,榮耀Magic V也帶來了自己獨創的解題思路。
大屏體驗的延續與創新
如何利用好大屏,是所有采用橫向内折的手機都要面對的問題。
榮耀的解決思路總結下來就是平行視界、智慧分屏、懸浮視窗以及創新的分屏導航。
平行視界可将内屏切割成兩塊21.3:9比例的螢幕,分别用于展示一個APP的主界面和二級界面,例如可以一邊看商品詳情,一邊看電商平台的其他資訊。
雖然平行視界放在今天不算一個很新鮮的功能,但是榮耀完善了一些使用上的問題。例如在微網誌點開一張圖檔,一般的邏輯是将圖檔直接放大,但放在折疊屏上會導緻圖檔顯示不全。榮耀反其道行之,用另一半螢幕展示圖檔,使其可以全部顯示。
對于折疊屏手機來說,平行視界或許不是最優解,因為本身也需要後續适配,但确實是眼下有效解決辦法之一。榮耀的平行視界适配了目前了大部分日常會用到的APP,同時也為這項功能做了開關,手機上的應用是否需要激活平行視界都可以手動開啟或關閉。
智慧分屏很好了解,就是大屏同時呈現兩個APP,例如我可以一邊在B站看視訊,一邊用備忘錄記下一些視訊靈感或筆記;亦或是一邊編輯WPS,一邊從圖庫中選圖插入。分屏後的應用傳回邏輯也符合直覺,例如左側APP需要傳回上一級界面,直接從左側側滑即可,右側同理,榮耀對于分屏後的系統邏輯也進行了梳理。
懸浮視窗就是将應用小窗化,如果不用可隐藏到側面,而且可以隐藏多個應用。由于榮耀Magic V的内屏足夠大,像微信、QQ、釘釘這些應用小窗化後,打字時不會因為鍵盤彈出而影響到小窗的可視性。有了小窗後,如果操作足夠極限,甚至可以同時最多顯示三個視窗。
值得注意的是,小窗邊界用藍色線條做了強調化處理,當小窗懸浮于其他APP之上時,更友善分别,進行放大或縮小操作。
除了上述三種分屏模式,榮耀這次還加入分屏導航功能,點選螢幕上的小灰條就能喚出。
簡單地說,分屏導航是将平行視界、智慧分屏、懸浮視窗三種分屏模式做了一個快捷入口,免去了中間的手勢操作,通過簡單的點按就能完成過去需要複雜手勢的才能實作的分屏功能,降低了使用門檻。例如需要同時顯示兩個APP的時候,系統會把所有可以分屏的APP都列出來,供使用者選擇。
這項功能在折疊屏上顯得非常實用,榮耀Magic V後,它或許會更多地出現在榮耀的其他大屏裝置上。
除此之外,榮耀還加入調整APP比例功能。今天折疊屏手機遇到的問題很多是過去安卓平闆的遺留問題,例如APP放到大屏後,不會針對螢幕大小進行自适應,而是粗暴地等比例縮放,這就導緻大屏展示出的資訊并沒有正常手機多,甚至更少,不僅浪費了大屏的優勢,也不利于使用者使用。
調成16:9後的效果
在這項功能中,使用者可以自己調整APP顯示的比例,而且這項功能與平行視界等分屏功能不沖突。不過,調整比例後,内屏左右兩側會出現一部分不可操作區域,有些浪費,建議優化成可控制區域,讓使用者不滑動APP區域也能正常操作。
榮耀Magic V作為手機,自然也能融入榮耀智能生态,可像榮耀的手機、平闆一樣與電腦進行多屏協同。與電腦協同後目前最多可顯示兩個視窗,投屏的大小也會随折疊狀态變化而改變。順帶一提,榮耀後續會進行OTA更新,讓它可以充當筆記本的副屏拓展電腦顯示面積,實作雙屏辦公,亦或是鏡像電腦螢幕。而且這一過程中,可實作了鍵鼠共享,提升手機+電腦的工作效率。
從産品的角度來說,榮耀Magic V沒有懸停确實少了一些折疊屏的可玩性,但是懸停的意義不在于其本身,而是相關的适配有沒有做好,如果隻有一兩個應用做了适配,支援懸停的意義也不大。而且懸停之後,往往會浪費一半的内屏顯示面積。榮耀之是以不做懸停,大概還是希望使用者把外屏和内屏完整地用起來,兩側螢幕都能充當使用主力。
大屏的使用效率的提升,來自榮耀Magic V本身的生産力屬性和跨裝置互聯兩個次元,而這也得益于榮耀Magic V不同于普通直闆手機的預置系統。
榮耀Magic V預置Magic UI 6.0,新增大檔案夾的功能,既能整理APP又能直接打開。系統邏輯針對折疊屏進行重新梳理,調整顯示比例、平行視界等,都可以在顯示或應用一欄中找到,邏輯簡單,沒有上手門檻。
在UI設計上,Magic UI 6.0對圖示進行了重繪,部分APP上滑可直接預覽功能或設定桌面插件,另外桌面卡片中還多款小元件供使用者選擇。
動畫效果與前代基本一緻,簡單直接,但是系統運作穩定流暢。雖然Magic UI 6.0在部分功能和邏輯上與鴻蒙相似,但是底層依然是基于Android 12。
總體而言,榮耀Magic V在分屏功能以及系統功能邏輯上,相比之前的折疊屏手機更為完善,在學習前輩的同時,也加入自己對于大屏使用的思考,做到領先一步,特别是分屏導航。總結起來就是,分屏邏輯做減法,使用者體驗做加法。這讓使用者在使用時不需要做閱讀了解,便于使用者操作,這也是其能夠替代直闆機成為主力機的因素之一。
除了系統層面,榮耀Magic V在硬體上也準備得相當完備。
真正意義上的折疊屏旗艦
榮耀Magic V搭載了全新一代骁龍8移動平台,其性能表現在之前進行過多次介紹,作為一款跑分超百萬的晶片,性能無需擔心。那麼榮耀把這顆晶片調教得怎麼樣?
在《王者榮耀》最高畫質和幀數下,榮耀Magic V運作流暢,但是目前最高隻能到90幀,預計是照顧内屏重新整理率(90Hz),是以沒有實裝120幀模式。
但由于它的内屏和外屏都可以玩遊戲,是以也帶來兩種遊戲體驗。
在續航上,榮耀Magic V内置4750mAh電池,支援66W超級快充,從0%電量開始充電,完全充滿共耗時37分鐘,充電15分鐘就能充滿60%的電量,但不支援無線充電。
在3小時續航測試中,每個項目測試半小時,榮耀Magic V開啟高重新整理率模式,其中《王者榮耀》使用外屏測試,其餘項目為内屏,因為這樣更為符合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最終剩餘電量還能有53%,表現還不錯。
一些細節配置上,立體聲揚聲器、紅外遙控、NFC、WiFi 6等也都配齊了。榮耀Magic V定位是折疊屏旗艦,核心參數并沒有掉隊,是以不僅是生産力屬性,旗艦的娛樂屬性也是過關的。
當然,讓我願意一直把它用下去的原因,還有拍照。
影像系統再進化
在去年榮耀Magic3系列的測評中,我曾經吐槽過該系列手機拍攝夜景時容易出現過曝(後續OTA已完善),榮耀Magic V則改正了這一問題。不得不說,它的夜景表現真的很好。
榮耀Magic V後置三攝,分别是5000萬像素廣角主攝、50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和5000萬像素光譜增強攝像頭。
在暗光環境中,榮耀Magic V的主攝表現優秀,第一張樣張整個畫面噪點控制得很好,畫面純淨度高,夜景相當幹淨,色彩表現也十分接近當時人眼所見。
這張則是拍攝了一個光線條件複雜的場景,但是畫面中的高光部分基本沒有出現過曝,高光壓制明顯,早期固件版本就能有如此水準,後續上市的零售版預計會有更好的拍照表現。但在室内環境下,榮耀Magic V的表現如何就要看個人喜好。
預設模式+開啟AI
專業模式+手動調整白平衡和對焦
榮耀Magic V延續了一貫的真實風格,室内直拍後的畫面風格偏冷,畫面的對比度和飽和度其實還有提升的空間,虛化表現則非常自然。
超廣角攝像頭在夜景中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夜晚場景中的高光部分也有很好地壓制,也沒有出現明顯地過曝,噪點控制得當,色彩風格與主攝基本一緻,不過還是有上升的空間。
現在的旗艦手機,基本的拍照品質都是可以保證的,真正比較的是能否有自己的影像風格,這也是解決影像同質化的手段之一。榮耀Magic V堅持了一貫真實系路線,這也符合榮耀的閱聽人定位,并以此為基點改進早前提出的一些諸如容易過曝等問題,值得點贊。
如何評價榮耀Magic V?
從一開始,榮耀Magic V就有非常明确的産品思路,就是讓内外屏的使用價值最大化,讓兩者互為表裡,實用主義貫徹始終。是以,它才有高素質的内外屏,以及相當到位的系統優化,表現非常亮眼。
消費者對旗艦機的期待,向來不僅是做出所有廠商都能做的配置堆料,而是做出讓人眼前一亮且舒适的使用體驗。榮耀Magic V不僅延續了之前的“大屏三件套”,還創新性的加入了分屏導航,讓更多的消費者能盡可能簡單地享受到折疊屏帶來的快樂。
站在這個角度,榮耀Magic V毫無疑問是一款融合舒适互動、滿配硬體和功能創新的折疊屏旗艦。
之是以會有這樣的看法,是因為在同樣的價格下,消費者恐怕會更傾向于買兩部手機或者一部手機加一部平闆。除去價格因素,是因為折疊屏本身由于形态的改變有個适應的過程。
之前的折疊屏手機,盡管功能完備,但更多的是讓人适應折疊屏,熟悉各種為了适配大屏而衍生的手勢操作。榮耀給我的感覺恰恰相反,它更傾向于讓折疊屏适應人,更像一部正常手機,能快速上手,是一部實用主義至上的折疊屏産品。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隻有服務于人的科技與創新才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