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

自從薇娅被罰13.41億後,網紅這個高薪職業,成功地走到了大家的面前。在這條龐大的利益鍊之中,涉及到了生活底層中的不同人群。為了可以成為日進鬥金的選手,不少父母将目光,放在了孩子的身上。

央視就曝光了一則新聞,不少家長一片嘩然,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孩子淪落成為吃播,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流量”的侵蝕下,這些稚嫩的花朵肩負起了養家的重擔。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

口口聲聲的“愛”

從視訊中可以看到,這些寶寶們對于生活沒有任何的認知,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其他人都在玩耍,享受着新玩具的快樂。而視訊中的寶寶,穿着紙尿褲,開始了忙碌的做飯生活。廚房成為了“遊樂場”,打蛋、下鍋翻炒、添加一些調料品,腳踩着凳子烹饪美食。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不像是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

如果說幫助父母做家務,那麼就是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而進出廚房,開始各種美食的操作,那麼一定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野心”。如今越來越多的萌寶,踏上了這樣的征程。小小年紀,成為了百萬網紅,備受叔叔阿姨們的喜愛,甚至不少人誇贊,想要和對方成為親家。

每一個萌寶的界面,都是生活中的細節,但是翻看首頁之後,可以發現“合作添加xxx”的字樣。看似是溫情有愛的一面,實則已經在流量的加持下,成為了利益鍊。相比較選秀節目,短視訊這個平台的門檻更低,沒有任何的要求,隻要創作的内容精緻,足以吸引大衆的眼球,就算是比較出色的作品。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

而這些作品的背後,則是源源不斷的商業合作,作為一個對生活毫無認知度的萌寶來講,錢到底意味着什麼,稚嫩的臉龐根本就不清楚。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野心勃勃”的父母。為了可以得到粉絲的關注,各種各樣的套路,應有盡有的招呼在孩子身上,僅僅隻是為了利益,犧牲“童真”值得嗎?

甚至還有和父母“鬥嘴”的行為,人小話經典,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再到後來,主播行業拓展到了貓、狗、低齡兒童等形形色色的版本。恰恰印證了那句,人人都可以成為網紅,在龐大的網絡中,沒有想不到的,隻有創作者找不到的素材。形形色色的套路,各種粉絲的互動,說到底都是為了錢。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

作為成年人,在成年之後,做出這樣的選擇,可以了解是為了生活。但是作為萌寶,生活掌握在父母的手中,正需要正确的引導,就被推進了流量池,肩負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啃娃”月入15萬,父母口口聲聲的愛,難道不覺得很違心嗎?在利益的趨勢下,完全将孩子當作工具,過早去接觸鏡頭,何談未來的夢想。

從前人人都想成為科學家,成為發明家,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當下的子女,有多少人渴望成為明星,成為前呼後擁的網紅。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坐在家中就可以月收入過萬。年輕人都失去了上進心,開始了渾水摸魚的日子,何談對子女的教育,樹立一個正确的風向标。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

無形中的“黑手”

甚至很多學齡前的兒童,奶聲奶氣的話都說不全,還要按照父母給出的劇本,談論“什麼是渣男”、“精緻的女人應該好好愛自己”、“有錢人的煩惱是什麼”。網紅兒童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稚嫩的聲音,成為了視訊中的背景音樂。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同樣身為父母的我們,不覺得這是一顆“毒瘤”,正在侵蝕下一代的成長嗎?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

反而覺得找到了,打開财富之門的鑰匙,根據有關部門的資料表示。萌寶營銷的賬号,每一場銷售額數字都非常可觀。甚至還有專業的團隊,專門針對“萌寶”孵化,與父母進行簽約,進而掌握利益的走向。甚至在每一個領域的對标下,都有專業的團隊進行講解,需要如何去操作,給孩子樹立一個什麼樣的人設。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利益之下,有什麼比寶寶的健康更重要。有的父母将孩子當作工具,有的父母将孩子當作豬一樣來喂。不僅讓人感歎,“流量”真的是一個好東西嗎?對于年輕人來講,也許意味着“财富”。但對于孩子們來講,更像是無形中的“黑手”,喪失了美好的童年。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

各種各樣的拍攝場景,誘導孩子們做出一些呆萌的表情,經過一系列的剪輯,加上搞笑的配音。沒有人關心孩子,是否真的喜歡,父母隻關心,今天有沒有給網友,創造出更好的素材。如今的短視訊,不僅僅侵蝕了孩子的健康,也在誘導青少年,正能量的内容少得可憐,各種擦邊球的内容接踵而來。

為了利益,多少人喪失了良心,為了金錢,多少明星晚節不保。雖說生活中,每個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但是作為一個成年人,尤其是父母。難道不應該注重孩子的成長,在流量池中聚焦的光環,可以帶給孩子什麼樣的未來?食欲不振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健康,不是孩子的脾胃,而是所謂的補藥。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

什麼時候,這些父母才能清醒,認真地去審視“生活”這兩個字。面對外界善意的提醒,這些父母反而怒氣沖沖,并沒有覺得做錯了什麼。曬孩子本是幸福的瞬間,在資本的加持下,卻成為了撈金利器。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也是當下環境中的“毒瘤”。“流量”見縫插針在了每個人的生活中,激活了虛榮熏心了利益。

家長“啃娃”月入15萬,2歲娃穿尿不濕做飯,愛孩子還是坑孩子?

結語

在央視進行報道後,網紅兒童遭到明令禁止,未成年人終于退出了網絡空間。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謀深遠,希望每個寶寶因為愛來到這個世界,而不是在搖籃中淪為資本的“工具”。對此你們如何看待,網絡中那些“萌寶”的父母?

繼續閱讀